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两仪拳的传承与路径研究

2017-03-07王圣焘邓思璇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遗产体育

王圣焘,邓思璇

非遗视角下两仪拳的传承与路径研究

王圣焘1,邓思璇2

运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两仪拳传承脉络、两仪点穴特点、当代传承价值、传承困境与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认识和了解两仪拳存在价值。针对两仪拳目前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仪拳在国内外更好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两仪拳;沈丘;点穴;传承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随着时代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改变,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两仪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的发展相比上个世纪,已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与河南省另外两大拳种,太极拳和少林拳相比,发展仍很缓慢,传承人数少,影响范围小。因此,开展对两仪拳的研究,促进其传承,对保护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两仪拳传承脉络考究

两仪拳是由太极拳派生而来,属内家拳术。但历史上由于内家两仪拳门规极严,很多武术爱好者无法窥其门墙。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从第10代掌门人开始,清朝嘉庆年间,河南固始县的武状元武凤来在四十多年间研习了各种武术,学习了两仪拳。他对两仪拳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把两仪拳与《脉络学》、《纳卦经》、《内功经》、《五禽戏》等结合起来,取不同流派的技法之长,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内功练法,并完善了点穴手法,尤其是两仪拳阴阳手中的身法[2]。

武凤来收魏洪申为其关门弟子,将其立为两仪拳第十一代掌门人。而后魏洪申授功于段升堂,并立其为两仪拳第十二代掌门人。段升堂又将功法传给其侄子段勤功,并立段勤功为两仪拳第13代掌门人。段勤功对两仪拳功夫勤练不缀,为将两仪拳传承下去,招张震领为婿传授两仪拳。1972年立张震领为两仪拳第14代掌门人,并邀请普继众、段玉明二位主持接掌仪式。2007年之前两仪拳传人从不对外收徒。2007年两仪拳第14代掌门人张震领开始正式收徒,传授两仪拳。张震领为一代武术大师,德高望重,虽年事已高,依然专职从事两仪拳的传承与发扬;张坤是两仪拳嫡系传承人,两仪拳14代掌门人张震领长孙。张震领决心在辅助张坤把这一集武术、武医及养生为一体的绝技传承弘扬下去[2]。

2 两仪拳当代传承价值

2.1 科研价值

两仪拳目前仅存于河南省沈丘县一带,(现在河南郑州和北京两仪拳培训基地对外传授两仪拳)别处并无此拳种,两仪拳集气学、医学、经络学、力学及武术技击于一体,由中医理论演变而来。开展对两仪拳这一稀有拳种的发掘、抢救、保护,不仅对中国武术乃至对世界武术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2.2 实用价值

两仪拳是一种融强身、养生、健身等多种功效为一体的传统功夫。中国的传统体育历来重视运动,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两仪拳既能点穴又能解穴,制人而不伤人,不仅能够防身自卫,同时也能治病救人,尤其是治疗有关经络的疾病疗效十分显著,对跌打损伤、摔伤也有着较好地医治作用。

2.3 经济价值

练武者在不断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也靠一技之长,靠拳技、靠医武结谋生计,造福一方。一方面,以武创业。由于两仪拳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健身性,可以充分利用两仪拳举办各种表演、比赛、开办培训班和武馆等形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加传承者的收入,同时把它做强、做大、做成品牌、做成规模,形成产业化,活跃市场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武医并举。武术与中医是在相同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武术的拳种主要是由搏击格斗的实战要求,在长期社会发展中演变而来的。每一个拳种的形成、发展,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医学的影响,从而具有很高的健身医疗价值。而“武医同源”是两仪拳的特点,两仪拳的掌门人在开武馆的同时,还开医馆。将两仪拳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疏通经络、筋骨疼痛等疾病,增加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创作了丰富的经济价值。

3 两仪拳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习练人数少,培训需规范化

两仪拳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科学规划,更需要人才的培养。虽然目前有若干个两仪拳传承人在北京、郑州、沈丘等地开设培训基地、办研发中心,创办两仪武校,但比起国内其他武术门派,如:少林拳、太极拳和形意拳等。学习两仪拳的人数明显偏少,尚未形成规模,需要规范培训,让两仪拳人才辈出。两仪拳传承者可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培训基地,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和大纲,吸纳全国各地人才,逐渐形成培训基地网络化,以扩大两仪拳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2 两仪拳的外部支持力度、内部动力不足

近年来以张震领掌门为首的,包括段保华、李强和韩东岳为代表的两仪拳传承人们纷纷开办“两仪”武术院校及培训机构。但是要想让两仪拳做强做大,不仅需要两仪拳弟子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沈丘县政府应进一步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挖掘工作,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存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一些有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被当下的年轻人所关注,人们倾向一些短期内见到效益的普通工作,或外出打工、或个体经营等。因此,学习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的力度不够,两仪拳传承人在平时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内在动力,使得传承工作发展滞后。

3.3 传承人后继人缺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项目大多面临着后继人缺乏的问题。并且民间武术传承中的大部分武术家们文化水平不高,功夫上境界,表达能力弱,人亡艺息。据了解,两仪拳当代主要的传承人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令人堪忧,这很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仪拳的传承,因此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传承人,并对其源流、造诣系统梳理和记录的任务迫在眉睫。

3.4 两仪拳理论研究、科研动力不足

目前,沈丘地方志中对两仪拳记载的整理较少,有待继续挖掘。目前对两仪拳的拳术风格、技战术特征和功能价值研究不够。特别是对两仪拳健身价值、养生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研究尚且没有开展。通过对中国知网,对1994年至今的,以“两仪拳”为关键词,论文进行模糊检索,仅有一篇相关论文。笔者呼吁各方学者加强对两仪拳文化的研究,壮大理论研究队伍。

4 两仪拳的传承路径

4.1 加强两仪拳的科学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在两仪拳的理论研究中,要始终坚持与实践相结合。两仪拳的弟子们及其研究人员和应当在充分尊重两仪拳传承人的基础上,帮助其挖掘和整理两仪拳拳术技艺,出版两仪拳系列教学光盘和理论专著,使其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此外,可以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加强大家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两仪拳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传统武术两仪拳植根于民间,科研人员应跻身其中,向两仪拳传承人和名家学习,以申报课题、合作研究、协议资助等多种方式开展两仪拳研究。

4.2 培养优秀的传承人,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传承人对于拳种的存活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一辈拳师们的年龄增长及精力减退,导致两仪拳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两仪拳各地协会应积极吸纳青少年人群加入到传承的队伍当中,开展两仪拳进小学、中学的活动,同时可以在大学开设两仪拳选修课,不但可以通过各级普通学校课外武术社团中的极少数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专业院校的武术专业学生进行传承。

4.3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

自然传承模式下的口传身授传承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需要,国家传承模式和社会传承模式应运而生,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新老媒体和声、光、电等传播技术,促使非遗的传承手段和效果得到极大拓展和延伸。同时在运动会和武术比赛中做出有效的宣传。虽然两仪拳曾出现在《武林风》、《艺苑春》、《天天向上》、《谁与争锋》等一些综艺节目上,但宣传力度仍然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两仪拳的信息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所以,两仪拳的传承者要高瞻远瞩,抓住时机,促进两仪拳高速发展,扩大其在国内乃至国外的知名度。

4.4 坚持两仪拳原生态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原生态”概念的提出,其目的在于扭转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化发展趋势,使各民族文化保持其固有特色,从而促使世界文化再次呈现多元共生的生态格局。因此,对“原生态”的定位应该是“没有受到现代性或工业文明影响,按照固有的规律,自然而然的生长或发展状态”。而两仪拳就是属于土生土长的民间传统武术,而非竞技武术或段位制武术。在对两仪拳进行原汁原味传承的同时,应进行适当的发展创新,切勿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而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高层次思维,将两仪拳的传承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同时开展。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92.

[2]张震领,段秀梅.两仪拳秘籍[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15:3-9.

[3]刘喜山,邓星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其变迁[J].体育学刊,2016(1):25.

[4]杨建营,王家宏.“非遗”武术保护问题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57-60.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ath of Astrotech Box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NG Shengtao1,DENG Sixuan2

This essay used field inestigation,expert interviews,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several problems,such as Astrotech boxing heritage context,features of Astrotech,contemporary heritage value,dilemma and path of inheritance,aimed to recognize and know about the value of Astrotech..Aiming at the Astrotech punch current transmission problem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made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trotech boxing better at home and abroad.

astrotech boxing;Shenqiu;acupuncture;inheritance path

G80-05

A

1003-983X(2017)03-0216-03

2016-11-02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WSH2015D016)

王圣焘(1987-),男,山东东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

1.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t lEducation,Wuhan Hubei,430079;2.Gragute School,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 lEducation,Wuhan Hubei,430079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遗产体育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