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辨精审与学力精赡
——评刘冰莉《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

2021-01-29夏荣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蒋捷蒋氏家风

夏荣林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 250100)

近年来,家族文化研究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曾说:“以家族主义为中心,一切制度、祖先崇拜的信仰,和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等等,都是从这里产生的。”[1]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制度、信仰和道德观念都从家族中产生,要研究制度、信仰和道德观念必须以整个家族为考察中心。罗时进先生亦认为“‘文学家族学’之成立,是基于文学与家族之间存在的特定的、几乎与生俱来的联系。它主要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地域及文化风会对家族的影响,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对家族成员文学创作、对一时一地乃至更广阔时空文学发展的作用与规律。它是文学与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相交叉而派生的研究方向,是文学研究力求吸纳不同知识体的思想资源以深化本体研究的路径和方法”[2]。考察一个家族文化必然会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等发生关系,家族是串起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的链条,所以家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义兴蒋氏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是如今宜兴(古时为义兴)排名人数第一的大姓,支脉众多,四处迁徙,遍布江南,涌现了诸多优秀的文人,如蒋防、蒋之奇、蒋捷、蒋士铨等,并且义兴蒋氏在当地素有“九子八封侯”“尽是九侯家”的美誉,故深入挖掘蒋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家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冰莉的专著《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是研究蒋氏家族文化的典范之作,该书既有细致的文献考索,又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更有对蒋氏族人文学的诗意阐发,可以说这是一部付出艰辛努力的学术著作,也是家族文化研究界的重要成果之一。

一、富赡的文献与精审的考索

学术研究要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考索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则学术研究往往是无根之树,无稽之谈。一位优秀的学者必须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才能保证学术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理根基,刘冰莉的文献考索工夫在专著中处处都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如下:

沿波讨源,考索蒋氏家族世系。本书虽然冠以唐宋蒋氏,但并没有把眼界仅局限于唐宋蒋氏家族的研究,而是追根溯源缜密地考索了蒋氏家族的源头,使我们对蒋氏家族的世系有清晰的认识。经过严密的文献爬梳,作者最后得出:蒋氏出于姬姓,是周公的后裔,周公的第三子伯龄被封于蒋,于是后世子孙以蒋为姓氏。记载蒋氏世系的传世文献比较丰富,如《汉阳期思蒋氏宗史》《杜陵世表》《蒋氏近祖考要》等,作者对这些文献没有不假思索地吸收,而是经过严密地辨析,考订其真伪。期思是西周初期的蒋国都邑,据《茗岭谱》记载,蒋氏三十五世裔孙宗周曾辑期思蒋氏宗史。但是每一世的享年都在八十以上,所结姻亲多为陆贾、贾谊等名门,而且宗周此人身上具有神话色彩,但没有相关文献佐证。经过细致考证,刘冰莉认为《汉阳期思蒋氏宗史》并不可信。《杜陵世表》记载蒋氏从三十七世到四十七世,虽记载较为详尽,但是经过考证这一世表也有每一代年龄偏大,人物记载具有神话色彩,与史实不符等弊病,亦认为其不可信。北宋蒋之奇的《蒋氏世系赋并序》中对蒋氏自伯龄到蒋堂进行了两千年发展的梳理,叙述较为详细,支脉清晰。刘冰莉认为这一世系较为可信。

高屋建瓴,拎出蒋氏家族发展中的三次高潮期。时代巨变和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会对家族的发展产生影响,蒋氏家族就在时代的巨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中出现了三次发展高潮,主要在汉末魏晋、唐宋、明清这三个时期。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或盛或衰,或起或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时段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名人。如汉末魏晋蒋默之子蒋何任东汉前将军,被封为邵陆侯,蒋默的后代在当时多有威望并任武职,族人多有尚武传统。蒋氏后代有一位传奇人物蒋歆,孙权于山中建蒋公庙,敕为土地神,以保佑当地百姓,加封中都侯,将此山命名为蒋山(今南京紫金山)。孝文帝时蒋少游为都城洛阳宫殿做过设计,并且具有极高的书画造诣。唐宋时期,传奇文学《霍小玉传》的作者蒋防,亦是义兴蒋氏的后裔;蒋涣入《新唐书·廉吏传》;蒋孝璋是唐时医术非常高明的御医。蒋捷,南宋著名词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为“宋末四大家”,著有《竹山词》。明清时期,我国书画艺术发展到鼎盛,诞生了大量书画兼备的人才,其中蒋氏后裔蒋子成就是一位山水人物画名家,他曾奉命画“天子真相”,当时名动京城;蒋如奇书法潇洒脱俗。清代的蒋景祁亦是著名文人,著有《瑶华集》,与陈维崧过从甚密;蒋锡震仕宦三年,实行善政。刘冰莉提纲挈领式地拎出蒋氏家族历史发展中的三次高潮期,并介绍了众多出色的蒋氏后裔,对我们把握蒋氏家族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顺着这一脉络,能够清晰地看出蒋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迁,并从显赫的蒋氏文化名人中汲取精神力量。

广泛搜罗,辑佚蒋氏家族散失的诗文。辑佚诗文非常能见出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文献功底,想要全面客观地做研究,辑佚是第一步,诗文收集完备方可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且辑佚出来的诗文为后人进行文学研究也提供了诸多便利。作者通过查阅地方志、家谱、笔记小说等文献,辑佚出佚诗14首,佚句4句,佚诗序1篇,佚文6篇。这对全面研究蒋氏家族文学有着重要意义,有益于更加全面地评价蒋氏家族文学成就。梁启超先生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曾对辑佚工作提出四条标准,其中有一条标准即是:“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贪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则劣。”[3]求备求真是辑佚的重要标准,而本书作者既做到了求备,又做到了求真,于蒋氏宗谱、后人语录、县志中广泛搜罗,并且以求真求实严格要求自身,不掩盖自身的瑕误,《山前寺题壁》曾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蒋捷研究》中被列于蒋捷名下,作者据多本蒋氏家谱记载改为蒋珙。

二、新颖的视角与方法

古典文学的研究注重“三新”,即“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发现新材料、引入新方法、提出新观点,追求学术研究的创新是每个研究者的职责。《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一书具有独特的视角与方法,借鉴陈寅恪先生的“地域——家族”的研究理念,打破从文学到文化的单向格局,从科举、党争、地域等角度考察蒋氏家族文化,将蒋氏家族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中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正史、谱牒、地方志等多方搜集材料,去伪存真,做到材料的完备。

具体研究中,又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一是宏观与微观并重。既有宏观的家族发展考察,亦有重要的个案研究,如蒋之奇和蒋捷单独成章,突显他们在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纵向与横向结合。将蒋氏家族置于历史长河中作细致考索,又对蒋氏家族在科举、婚姻、交游等方面进行横向研究。由于家族发展历史悠久,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主线,刘冰莉博士用姻亲、交游、科举、为官、家风、家学、文学等建立起了宏观框架,体现了作者宏观架构能力。此外,作者还紧跟学术前沿,引入“基层写作”这一概念,这是罗时进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家族文学研究方法。基层写作,与乡土社会联系紧密,大多反映地方文化生活,没有功利性色彩。蒋捷身处宋末,山河飘荡,故土沦陷,作者以蒋捷漂泊行踪为切入点,将蒋捷词中的文学场景和版图加以复原,类似于王兆鹏先生的宋词现场还原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能窥探出词作生成的地域文化背景。如《喜迁莺·金村阻风》,写词人在长兴县金村港遭遇大风,被迫泊舟,表达了词人漂泊不定的苦闷之情。再如《一剪梅·舟过吴江》,吴江即江苏吴江市,南宋亡国后,词人经常漂泊于太湖流域,词中所到之地,构成了词人漂泊行迹,可以说,一部《竹山词》即为漂泊史。作者巧妙地引入这一研究方法,无疑是非常恰当而新颖。通过“基层写作”研究,将词中一个个地点现场还原,可以看出一位词人的心路历程,每到一个地点,词人必然与当地风俗人情、地域文化发生着关联。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作者还关注战乱与党争对蒋氏家族的影响,地域环境对蒋氏家族文学创作的影响。战乱中见出蒋氏家族的气节,北宋末出现“一门殉节”的惨烈;“牛李党争”使蒋氏后人仕宦暂时受阻。而江南优美的地域环境为蒋氏后人人生失意提供了归隐的便利条件。这些都体现了刘冰莉研究思路的铺衍与整合。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作者选择了两位较有代表性的蒋氏后人——蒋之奇和蒋捷。蒋之奇是北宋末的治世能臣,又是个笃信佛学的人,其作《香山大悲菩萨传》直接促进了近一千年来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4]。蒋捷是南宋著名词人,“平生著述,一以义理为主”。作者通过考辨蒋捷本人及前人著作,得出理学对蒋捷有着深刻影响的结论。如《恋绣衾》“奈一点、春来恨,在青蛾、弯处又生”。美好春光逗引了女子的心绪,但内心愁绪的铺写并没有和盘托出,而是委婉含蓄,隐而不露,怨而不怒,很好地体现了以理节情的理学思想。

在独特视角与方法之下,借助文史互证和“基层写作”的两大研究方法,作者既有宏观的架构,又有清晰缜密的微观阐发,于细腻的阐发中见出作者扎实的功力与宏观架构能力。

三、关注女性品德与女性文学才华

虽然中国历史上诞生过像蔡琰、谢道韫、李清照、柳如是等优秀的女作家,但是给予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一书单列一章考察义兴蒋氏家族的姻亲、交游与女性,将义兴蒋氏家族的女性纳入研究视野中,将女性及女性文学才华放在和男性同等重要的地位,见出作者敏锐的学术眼光。在古代,女子主要扮演着相夫教子的角色,尤其要遵从“三从四德”,故蒋氏家族在姻亲的选择上非常注重女子的品德以及门当户对,如“婚男嫁女之事须是称家有无,而其始第一要门户相当,看是读书质朴,家风便是上等。世俗有攀附富贵,不惜倾赀者,殊不知娶妇有娇贵气习,未必操家,嫁女适豪富之门,恐非书种,殆误儿女终身,追悔何及”[5]。蒋氏男子选择配偶有三重标准,其一重有上等家风的家族,质朴读书是看重的首要条件,其二不攀附富贵,其三不娶有娇贵习气的女子,而是看重是否能持家。如此看重女子品德,为蒋氏家族兴旺发达提供了基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蒋氏家族中基本是不存在的,其家族女性大多有文化涵养,她们不仅具懿容闺范,而且还大多有文学才华。如蒋伦妻子“敬以睦亲,慈以抚下,洁于时享”;蒋孝璋妻子“三从早备,四德咸修。举案申齐眉之礼,奉馌展如宾之敬”;蒋兴祖女儿被俘虏北行,途经雄州,作词写道“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如上所述,义兴蒋氏家族中涌现过诸多具有美好品德及文学修养的女性,这些女性对蒋氏家族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女性的懿容闺范与文学才华,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整个家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家族文化方面之一。作者单辟一个章节给予蒋氏家族女性,可以见出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对蒋氏家族文化研究有自己内在的逻辑建构,是作者研究视野开阔的表现。

四、注重家风与家学

我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家风家学,好的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所在,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时进先生云:“家风是家族声望最重要的维系,是家族传统最根本的体现。家族成员之道德取向、学问兴趣、人文意识,无不根植于此。”[6]家风随着家族世系一代一代传承延续,能够反映出一个家族的道德传统、学问兴趣、人文传统等,一个好家风对于家族的兴盛至关重要,是家族发展的内驱力。徐少锦、陈延斌教授亦指出家风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包括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7]。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将良好家风家学代代传承下去。基于此,家族成员往往把传扬家风当作人生使命。

家风家学是《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一书的核心部分之一,该书从忠君孝亲、兄友弟恭、隐逸传统三个方面准确把握了蒋氏家族的家风。忠君孝亲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向来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既是忠君的体现,也是他们的最高政治理想。蒋氏家族非常看重忠君孝亲,如唐代的蒋俨,唐太宗讨伐高丽招募使者,众人皆惧怕不敢出使,惟有他不惧生死敢于出征,怀有“有如不幸,固吾死所也”(《新唐书·蒋俨传》)的志向,后被高丽囚禁在洞窟中达六年之久,忠心向国,至死不渝。北宋末,蒋兴祖为了抵抗异族入侵,壮烈殉国,这无不体现着蒋氏家族对国家的忠贞。忠孝传家亦是蒋氏家族的传统,蒋氏家族有后人以孝廉被授予官职的,如唐代蒋沇“博学有名,以孝廉授洛阳尉”。兄友弟恭是维持一个家族内部和谐的重要纽带,蒋氏家族有诸多兄友弟恭的例子,蒋之奇在堂弟蒋之翰卒后,“东望号恸不能胜哀,即日上书求罢帅,东归以送公葬”[8],体现了兄弟之情深。隐逸亦是蒋氏家族的传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困厄不得志时修身养性,仕途通达则想着为国出力。蒋氏后人的隐逸,经过刘冰莉深入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身处乱世而隐逸,如蒋诩、蒋鹄、蒋如霖等;二是天性所致,有人天性喜恬淡自然,悠然闲适,如蒋隽、蒋建等;三是因仕途或者科场不得志而隐逸,如蒋珙、蒋诠祖等。

一般而言,好的家风必然伴有好的家学,蒋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可谓人才辈出,于儒学、史学、佛学、医学、书画等都有较高的造诣。“奉儒守官”是古代士人的家族传统,儒学是一个家族的根基,亦是士人为官必备的修养,蒋氏后人也不例外,他们在仕宦时体现出浓厚的儒者情怀。如蒋昂为官时不忍杖罚,对待百姓有恻隐之心,在当时被称为“仁主”。唐代蒋氏有蒋乂、蒋係、蒋偕父子三人三世修国史的优良传统。蒋氏后人于佛学、医学、书画成就也很突出,这无不说明了蒋氏家族非常重视家学的传承。

刘冰莉对蒋氏家风家学的梳理研究,有益于我们深刻认识建设家风家学的重要性。一个家族只有拥有良好的家风与家学,才能兴旺发达。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每一个家族拥有良好的家风与家学,我们的社会才能有良好的风气,有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国家才能繁荣兴盛。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刘冰莉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家族文化研究日益兴盛,但学界尚无涉及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的专门著述,有的研究亦多是有关蒋氏族人的个体研究,如学界对唐代传奇作家蒋防、宋末词人蒋捷的研究成果就较为丰富,所以刘冰莉的《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可谓是蒋氏家族文化研究的开创性著作。该专著具有完善的学理思考、缜密的逻辑推理、独到的学术眼光、新颖的研究方法,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阐释,既有精审的考辨,又有文学性的阐发。《唐宋义兴蒋氏家族文化研究》是刘冰莉学术道路上的一次尝试,已经见出作者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这种严谨的著述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夏荣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蒋捷蒋氏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清女诗人庄盘珠外家蒋氏家族考
《蒋捷·虞美人 听雨》
浅析蒋捷之记梦词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鲜明的对比 逐层的揭露
《捕蛇者说》中的“异”字辨析
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