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学原理在光伏硅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2021-01-29马禄彬

科技视界 2020年33期
关键词:晶硅硅片原理

马禄彬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4)

0 引言

光伏硅产品检测是保障光伏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要求检测人员熟悉检测原理,并能将所学的检测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而物理学原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光伏硅产品产业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熟悉所需物理知识并掌握物理学原理在其中的应用,一方面,可加强检测原理的深入理解,为学生检测技能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帮助教师根据专业需求设计教学重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 光伏硅产品检测类型及项目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光伏硅产品的检测可以划分为:晶硅原辅料检测、硅锭(棒)的检测、硅片的检测、晶硅电池片的检测、光伏组件的检测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检测[1]。也可根据检测的性能参数分为:光伏硅产品的外观检测、机械强度检测、电学参数检测以及光学性能检测[2]。例如:硅锭(棒)电学性能检测项目主要有导电类型的检测、少子寿命的检测以及电阻率的检测;晶硅电池片电学参数的检测项目主要有电池漏电缺陷检测、接触电阻、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检测。晶硅电池片光学检测项目主要有光致(电致)发光检测、电池片厚度及折射率检测、电池片表面反射率的检测;光伏组件电学性能的检测项目主要有光伏组件I-V特性检测、PID检测以及绝缘性检测等。

2 光伏硅产品检测中的物理学原理

光伏硅产品检测中的物理学知识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以及电磁学。物理实验方法中蕴含的思想可以提升思维能力,给思考过程带来灵感和创意[3],还能促进工艺改善、推动技术革新,进而为培养创新型高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光伏产业检测岗位的职业规范以及光伏产品的检测标准,现就一些主要检测项目的物理学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2.1 力学应用

力学原理在光伏硅产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指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测量受力下的形变,或是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规律判断其性能及品质。在晶硅电池及光伏组件的原材料检测中较为常见,如硅太阳电池浆料附着力检测:主要针对烧结后形成的铝硅合金,应用拉力计,采用拉开法检测铝浆与电池硅基体之间的附着力;钢化玻璃的钢化强度检测:采用钢球在距离玻璃一定高度处自由下落,撞击后检查玻璃是否破碎;光伏组件的背板层粘接强度检测:要求划开夹层,一边夹紧,另一边用拉力计测试粘接拉力;光伏组件机械强度以及最大承压检测:采用一定质量的冰球以一定速度进行撞击,测试是否产生严重缺陷;接线盒连接器抗拉力检测:接线盒与连接器连接,固定接线盒,用拉力器测量能承受的拉力;组件机械载荷及冰雹撞击检测: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积雪、冰雹,采用一定动量的冰雹从不同角度撞击组件,检测其外观缺陷及电性能的衰减情况。

2.2 热学应用

热学原理在光伏硅产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温度或能量的差异,检测与热力学性质相关的性能参数并对其分析和判断。如冷热探笔法测单晶硅的导电类型:在待测样品上压上两根金属探笔,一根通过电阻丝加热作为热探笔,在两接触点上产生温度差,根据塞贝克效应,就会在检流计回路中形成一定方向的温差电流,以此判断晶硅的导电类型;晶硅电池漏电检测: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如果硅太阳电池以某种形式注入能量,电池内部就会形成温度场分布,缺陷部位的温度与周围形成差异,漏电区域产生的热量会向周围扩散,形成温度梯度分布,由红外热像仪接收红外辐射,形成热像图;组件热循环检测:在自动控温的气候室内进行循环测试,并在极端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检测组件短路、电性能衰减、绝缘电阻等情况,以此判断组件由于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变能力。

2.3 光学应用

光学原理的应用,在光伏硅产品的检测中十分重要,特别在单晶硅料、硅片的检测中较为常见,主要通过光波与物质间的作用,产生激发、发射现象,根据光波的反射和衍射,利用接收到的红外光谱、可见光光谱或X射线衍射光谱,对检测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如单晶硅定向检测:主要包括光图定向检测和X射线定向两种方法,都应用到了光学原理,在光图定向检测过程中,当平行光入射到硅单晶腐蚀坑时,会被密排平面反射到不同的方向,反射光会在光屏上显示晶体的光象,根据光象的对称性以及光图中心的偏离角,确定晶体的生长方向;单色X射线定向检测:是利用单色X射线照射到待测晶体上,使其在某晶面产生衍射,改变晶体位置,使该晶面放置位置相对入射的X射线满足布拉格方程,不同结构的晶体和不同晶面其衍射线方位不同,根据衍射线的方位来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硅中碳氧杂质的红外光谱检测:分子中原子键的振动频率与红外光某一频率相同时,分子就会吸收此频率的光发生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晶体硅中的碳氧杂质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光学投影法对硅片直径的检测:利用光学投影仪放大待测试样图像,通过调节使硅片边缘轮廓清晰地显示在显示屏上,利用螺旋测微计进行读数测量;掠入射干涉法对硅片平整度的测量:硅片待测表面尽可能平行地靠近干涉仪基准平面,单色光源平面波受待测平面和基准平面的反射,形成干涉条纹,分析干涉条纹可度量待测平面的平整度;金相显微镜法观测位错密度: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位错腐蚀坑进行放大观察,近似计算硅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大小;硅太阳电池光致发光(PL)检测,使用激光或LED光源照射硅片表面,在内部产生非平衡载流子,一部分激发的电子与空穴复合,多余能量以光子释放,通过CCD摄像头接收发光光谱形成2D图像,从而对硅太阳电池少子寿命以及晶体缺陷进行分析判断。

2.4 电磁学应用

电磁学原理的应用在光伏硅产品检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光伏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质量参数多以电磁学参数表现,例如:晶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填充因子FF、转换效率η等。另外,在晶硅的电阻率检测、硅片的厚度测试中也都应用到了电磁学原理。如四探针法硅单晶电阻率的检测:应用四根等距的探针压在样品的平整平面上,给外面两根探针通以恒流电流,然后应用电位差计检测中间两根探针间的电压,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样品的电阻率;直流光电导衰退法检测少子寿命:待测样品在光脉冲照射下,产生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引起样品的电导率及电压的变化,用示波器记录光照停止后,待测样品两端电压或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得到非平衡载流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衰减曲线,再由此衰减曲线得到单晶材料的少子寿命;静电电容法测量硅片的厚度:将待测硅片置于高频电场中,电容传感器的电容极板与硅片的表面构成一个电容器,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与传感器中标准电容的偏差,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及振幅成比例关系,通过一个标准线性电路求出电流的变化量,再通过电流的变化量求出硅片的电容量,进一步得到待测硅片的厚度。

3 结语

物理学原理在光伏硅产品检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贯穿于整个光伏晶硅产业链。力、热、光以及电磁学的应用,是硅产品检测和光伏产品检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检测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了检测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与原理,并能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灵活运用,才能真正的满足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科技进步的需要。

猜你喜欢

晶硅硅片原理
一种钙钛矿/背接触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激光推进纳米硼浆在N型高效晶硅电池制作选择性发射极中的应用研究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金刚石砂轮磨削贴膜硅片崩边的研究*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镶嵌纳米晶硅的氧化硅薄膜微观结构调整及其光吸收特性
晶硅光伏急盼加工贸易政策延续
用于硅片检测的精密直线运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