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理念下的高校器乐慕课探究
2021-01-28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一、“金课”教学内涵简述
金课这一概念最初被提出是在2018年所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教育部门便开始着手实施。教育部门开始通过出台文件《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这就意味着金课便开始正式写入了教育部文件。这一文件出台对于金课在学校开始大力实施,为金课能够有效实施发挥良好的保障作用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而对于本科来讲,金课的提出旨在能够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改革创新,为人才质量高水平培养奠定基础。具体而言,金课的提出主要指的是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其中,高阶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实现融合。尤其提升学生面临问题时候,能够形成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创新型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能够跟随时代和水发展,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创新水平。此外,挑战度则要求学生在个人水平提升基础上,注重个性化的发展,能够保证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深度和难度。整体上而言,以上三个方面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1]
二、高校器乐慕课的优势特点与局限
(一)器乐慕课的优势特点
1.大规模:慕课的大规模指慕课的学习者规模之大。传统器乐教学多是一对一或小班制授课 ;即使是理论类的教学,也至多只有几十个学生同时上课。而慕课则不受上课地点的限制,一门课程同时学习的人数可达上千人甚至上万人。
2.开放性:慕课平台是全球性的开放平台,上线到慕课平台的课程可对所有人开放,学习者来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慕课的开放性有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共享。
3.网络性:是指学生的学习完全在网上完成,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网络性有助于促进慕课课程的在线传播,亦拓宽了传统艺术的传播途径。
4.互动性:慕课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能够整体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难点等方面有着较大便利性。同时,慕课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实现在线互动,对于为学生提供帮助有着很大便利性。“在线提问的互动机制可通过自由讨论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主动认知,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1]当然,人机互动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但两者可以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的相互补充。
(二)器乐慕课的局限
1.评估机制模式化,无法适用于器乐课程教学。器乐课程教学中使用慕课教学方式,则需要适用此种评估机制。而这种评估机制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考试两种方式进行。这样,无法针对器乐课程实现科学化的衡量,对于器乐课程教学来讲。而器乐课程本身主观评分性质强,与慕课的评估机制是非常不符合的。
2.人际传播效果差,与慕课本身性质不符合。如果器乐课程使用慕课,那么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器乐课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慕课则使用的是信息化技术,这样人和人之间无法实现有效沟通交流。从根本上而言,网络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人和人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师生教学互动是非常不利的。
3.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课程体系。高等院校在针对器乐课程教学中,没有针对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课程体系,因此在面对学生中,对于教学思想传播等是非常不利的。
三、高校传统器乐教学特点与慕课的切入点
在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冲击下,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化程度的影响,传统艺术教育也不例外。高校的传统器乐教学模式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一)器乐教学资源获取的有限性
与师徒制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是,师父掌握着大部分的学习资源。在过去,对于拜师学艺的学生来说,想要扩展演奏知识、增长演奏技能只能求助于师父。在今天,尽管从网络和电视传媒上获取器乐资源已经变得容易,但是对于非器乐专业的人士来说,想要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却依然很难。因为优质的器乐教育资源主要来自在有限范围内进行教学与传播的音乐类院校以及专业艺术院团。
(二)器乐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器乐课程的单一性是指在器乐教学中只注重与器乐演奏相关的技术训练课程。器乐课程的单一性容易阻断学生对艺术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的修习。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常常以技能学习为核心,容易忽视器乐演奏技能与中国美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传统音乐与综合艺术素养等相关学习生态间的联系。而艺术通识教育的相关学习生态虽然看上去不如器乐演奏技术技巧的习得重要,但确是由演奏员成为演奏家的必经之路。
四、高校器乐慕课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塑造精品化的网络课程
器乐课程教学中,应该认识到这一课程与传统音乐课程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相关技能训练中需要多次联系和打磨,才能够真正领会到其技术。如,教师在针对器乐慕课打造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进行专业录像,将理论知识点录制成为时长10-15分钟左右的精品视频。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权限登录的方式,在手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上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加强创新,提升创新水平
随着时代社会发展,全新的器乐教学应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一体化,实现分散和集中处理。通过“互联网+” 器乐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能够将学习知识点更好地内化为学生知识。学生在通过器乐课程慕课平台进行学习时,能够提前学习相关理论,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五、“金课”理念下的器乐慕课设计思路
依照“金课”内涵的“两性一度”理念,按照受众群体的类别、专业与课程性质等,可将器乐慕课的设计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器乐通识类慕课
1.受众群体:通识类慕课是受众群体最为广泛的慕课类型。因为对学习者的器乐基础要求不高,所以,所有对器乐演奏感兴趣的,包括寻找器乐教育资源的学生群体、教师群体,或是对器乐感兴趣的社会人士都可以通过线上注册来学习器乐通识类慕课。例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器乐通识类慕课来了解某一种或多种乐器;中小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的学习加强特长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利用器乐慕课学习乐器演奏、辅助课堂教学等。
2.内容设计:鉴于对受众群体学习意向的分析,器乐通识类慕课的授课内容可以设计得广而精。以琵琶演奏为例,首先介绍琵琶的形制、发音特点及审美特征;其次对琵琶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指法进行具体的讲解示范,如弹挑、轮指、扫拂、摇指、推拉音等左右手基本演奏技巧;最后进行琵琶独奏乐曲的赏与学,如《老六板》《茉莉花》等经典曲目的讲解。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比较全面地包含了琵琶基本知识,是一个案例性的器乐慕课设计方案。
(二)器乐专业类慕课
器乐专业类慕课主要面向器乐演奏专业人士,包括建立名家资源库和网络学习库、开发器乐网络资源课程等。
1.受众群体:器乐专业类慕课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器乐相关专业的学生及专业院团的器乐演奏者,或者有乐器演奏基础并想获得更多的专业资源的学生或教师。器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慕课来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性学习 ;其他专业人士可以利用器乐专业资源库获取演出和教学所需的相关器乐演奏资源。
2.内容设计:器乐专业类慕课在设计上可以尝试建立“专题”的形式来进行专深的器乐知识讲解,每一课时讲解一个专题;或者建成器乐演奏名家资源库和学习库来丰富资源。
(三)器乐实践类慕课
1.受众群体:器乐演奏艺术本身就是一门以舞台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所以在慕课平台上开设器乐演奏类的慕课,受众面也非常广。对器乐演奏感兴趣的普通高校学生、中小学生可以在慕课上学习由演奏家教学的经典乐曲;器乐演奏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学习其他流派名家的表演:社会上的业余器乐爱好者也可以通过慕课来学习更加专业的乐器演奏。
2.内容设计:器乐实践类慕课在设计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种是“大师课”的形式,课上由一位演奏名家做主讲人,每一课时选择一首代表性曲目,对学生和青年演奏员的演奏进行讲解和教学;另一种类型是根据乐曲流派的不同邀请多位流派代表人物来进行示范表演与教学。
六、慕课在高校器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创新教学方法
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相比,慕课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慕课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学生向教师反馈建议,学校定期收集相关平台,以此实现信息的收集。这样能够进行课程教学的灵活调整。现今在许多高校教学中,慕课大范围使用,重点在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上而言,慕课能够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器乐课程教学中,营造全方位的空间氛围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二)推动教育方法革新
慕课作为现今新型教育,与传统教育存在的很大区别则是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方面信息的收集。[2]这样,在慕课教育下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极大推动了教学方法创新。高校在应用慕课针对学生教育时,能够鼓励学生实现学习,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七、结语
通过上述对“金课”理念下器乐慕课建设的分析可以看出,器乐慕课在设计上与传统的器乐教学不同。我们在设计器乐慕课时,首先,应对器乐慕课的受众群体进行准确的学情分析,之后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慕课的内容。其次,在设计慕课的内容时要考虑每课时内容的安排。不同于传统的40分钟课堂,慕课的微视频时间很短,每节慕课只能解决一个重点内容,所以在安排乐曲内容的讲授时就一定要注意使用极度精练的语言,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移动式学习和碎片式学习方式。尤为重要的是,在设计慕课考核的内容时,要充分体现出“金课”内涵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挖掘考试内容的个性化,注重学生对新曲目的解析能力和视奏能力,体现课程的挑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