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27童元彬

药品评价 2020年22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因素

童元彬

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目前临床在窗口期内多以阿替普酶溶栓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但对于部分患者的疗效有限。相关研究表明,吸烟史、饮酒史、疾病史以及溶栓治疗时间窗等均能影响AIS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60 例AIS 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IS 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6 年6 月—2018 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60 例AIS 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 例;年龄53~64 岁,平均(59.13±1.58)岁;体重48~88 kg,平均(68.27±10.60)kg;左侧偏瘫29 例,右侧偏瘫31 例。

1.2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CMA)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年版)》[3]中AIS 的诊断标准;(2)发病后3.0~4.5 h 入院接受溶栓治疗;(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5 分;(4)年龄50~70 周岁;(5)临床资料完整。

1.3 排除标准(1)非AIS 的其他类型卒中;(2)舒张压≥100 mm Hg 或收缩压≥180 mm Hg;(3)合并颅内出血性疾病或伴有严重出血倾向;(4)心、肝、肾功能障碍或不全;(5)癫痫史或恶性肿瘤病史。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注册证号S20110052,规格:50 mg)溶栓治疗。根据患者体重情况(0.9 mg/kg),取出10%的本品在1 min 内静脉推注;剩余90%的本品以500 mL 0.9%生理盐水稀释后,在1 h 内静脉滴注。

1.5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采用NIHSS 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失越严重。治疗后NIHSS 评分减少≥18%为治疗有效,<18%为治疗无效;(2)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由专人建立Excel 表格,汇总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溶栓治疗时间窗等资料;(3)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 mL,使用ADVIA2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及相关配套试剂测定总胆固醇(TC),结合Excel 表格进行单因素分析;(4)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比较治疗前,60例AIS 患者NIHSS 评分为(9.29±3.27)分,经过溶栓治疗后,NIHSS 评分降为(4.23±2.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单影响因素分析按治疗效果,将60例AIS 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减少≥18%)41 例和治疗无效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减少<18%)19 例,其中治疗效果与糖尿病史、溶栓治疗时间窗以及TC 水平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单影响因素分析 例

2.3 影响治疗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术后治疗效果为因变量(治疗后NIHSS 评分减少≥18%=0,治疗后NIHSS 评分减少<18%=1),以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糖尿病史(否=0,是=1)、溶栓治疗时间窗(<3 h=0,≥3 h=1)和TC 水平(≤5.69 mmol/L=0,>5.69 mmol/L=1)为自变量并进行赋值,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糖尿病史、溶栓治疗时间窗以及TC 水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治疗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AIS 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或麻木、语言及认知出现障碍、面部瘫痪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失明、昏迷等情况,目前各医疗单位多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为主要治疗原则,在发病后24 h 内入院、立即采取溶栓治疗,但治疗效果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还会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旷怡等[4]研究发现,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IS 具有临床效果,但容易受到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后收缩压、NIHSS 评分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因素影响。

本研究发现,60 例AIS 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NIHSS 评分显著下降(P<0.05),这是由于阿替普酶能够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有利于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起到溶栓的效果,通过加快脑部供血,达到降低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改善卒中症状的目的。戴美芬等[5]研究发现,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IS 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本研究中41 例(68.33%)患者治疗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18%),说明治疗效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既往研究基础上,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自定义赋值后,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糖尿病史、溶栓治疗时间窗以及TC 水平是影响AIS 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较高,从而导致在脑缺血再灌注的过程中显著提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水平以及乳酸堆积浓度,从而增加了再次出血的风险。黄镪等[6]研究发现,处于高血糖水平的AIS 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影响,本研究与其结果一致。由于AIS 的治疗效果对时间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溶栓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佳。郭章宝等[7]研究发现,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越早,对于AIS 的预后影响就越弱,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于TC 水平过高会导致血液呈稠状,甚至在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一旦斑块发生脱落或破裂会导致血管发生堵塞,从而诱发AIS。李姗姗等[8]研究发现,高血脂水平的AIS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影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IS,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其治疗效果容易受到糖尿病史、溶栓治疗时间窗以及TC 水平的影响。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因素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阿替普酶治疗老年和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