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困境·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的“慢新闻”
2021-01-21魏晓芳
魏晓芳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的即时性和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新闻业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然而,在过度追求时效性的新媒体环境中,大众往往被湮没在信息的洪流里,有限的注意力被无尽的信息裹挟,并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正因如此,具有反思意味的“慢新闻”应运而生,成为迎合受众多元信息需求的一种合理存在。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的“慢新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较为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期我国“慢新闻”能够在新媒体时代走得更远。
【关键词】慢新闻;新媒体;新闻价值;时新性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8014053022)研究成果。
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新闻采写的效率,自媒体参与公共新闻的生产,可视化新闻、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随处可见。然而,海量信息的分发与高速更替的资讯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同时,也使广大用户遭受着“信息过载”和“信息碎片”的双重困境。面对如今庞大杂芜的信息世界,用户开始渴望获得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媒体也开始重视“慢新闻”。
一、“慢新闻”的前世今生
(一)“慢新闻”的概念及特点
“慢新闻”是相对于“快新闻”而言的,两者的概念皆指向新闻的时新性。新闻作为社会现象最为敏感的反映载体,“快”是它的核心价值之一,互联网技术为“快”提供了无限可能。从微博到微信到如今的短视频,不难看出“快”已成为当下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快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慢新闻”成为媒体对新闻速度和新闻价值反思下的产物。
“慢新闻”的说法早在亨利·R·卢斯创办《时代》周刊时就出现了,2007年英国罗汉普顿大学教授苏珊·格林伯将其作为概念在英国杂志《前景》上再次被提出,她强调“慢新闻”作为一个既重事实又重叙事的高端产品,慢的目的是为了质量。[1]在我国,林玮认为“慢新闻”的标准不局限于报道时效、篇幅长短和叙事结构,而在于对新闻事件的深入调查和反思,它的出现并不是彻底否定“快新闻”的存在,只是反对其一统天下。[2]由此可知,“慢新闻”是一种注重对新闻事件深入调查,致力于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结果和影响等多方面要素,采用叙事性的手法进行写作,并为受众带来一定思考的新闻报道。
“慢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在报道深度和广度上类似于传统的深度报道和调查式报道,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新闻报道的深入性。“慢新闻”要求记者深入到新闻事件中去探寻最真实和最深层次的故事;二是强调新闻背景的厚重性。“慢新闻”内容一般要求详细交代新闻发生的背景,梳理出清晰的新闻事件脉络,从而使新闻更具有可读性;三是强调新闻报道的完整性和追踪性。即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持续报道和深入调查,关注事件的真相。
(二)“慢新闻”的发展现状
“慢新闻”作为有理念、有组织、自觉的新闻实践大致产生于2010年左右。2011年英国“慢新闻公司”公开要与主流媒体的“快新闻”决裂,反其道而行,创办了《延迟满足》杂志。《延迟满足》在内容上不做“新闻”,而是深耕三个月前甚至更早的“旧闻”,专门等到大部分人忘了当初闹哄哄的热点后,再提供更全面、更深度的报道。杂志创办者和主编奥查德认为,“热点新闻出来的时候,全世界好像一下子都扑上去想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冒出来的,但很少还有人耐心去关注,它最终会怎么结束。”[3]比起速度,他们更注重准确、质量和深度,认为“慢新闻”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延迟满足的、慢慢品读深度报道的乐趣。”2018年英国Tortoise Media公司的“Tortoise”新闻众筹项目,将“慢新闻”作为着力点,强调以严谨深入的调查内容,“向受众提供未知、须知、应知的东西,让人们摆脱对速度和效率的过度追求,探讨新闻事实中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4]
和西方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对“慢新闻”理念的实践才刚刚起步。2011年金陵晚报开始了我国最早的“慢新闻”探索,推出“慢新闻工作室”微博,并创设慢新闻专版,强调“因为慢,所以深刻”,但探索无疾而终。[5]直到2016年底,重庆晚报推出“慢新闻”APP,提出“慢者匠心”的理念,希望通过这种理念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精品新闻,以此“引导深阅读,探寻新价值”。[6]
二、“慢新闻”的价值与困境
(一)“慢新闻”的价值
1.“慢新闻”是对传统新闻的一种回归
从某种程度上说,“慢新闻”是对传统新闻的一种回归。“慢新闻”倡导广大媒体从业者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新闻专业主义来深耕内容,而不应以读者喜好为导向。 “慢新闻”的出现并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它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学新闻、九十年代的公民新闻都有所继承,其基本的新闻理念和工作人员多数来自传统新闻业,是部分传统新闻人对新媒体时代新闻深度和新闻真相的坚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快新闻”的崛起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慢新闻”的复返则更像是在反思新闻速度崇拜下的一种缅怀。[7]一直以来,新闻专业主义都强调准确、调查、解释、背景、品质等要素,可反观当下,少数媒体对于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求出现了偏差,一味追求速度导致“新聞反转”事件频频爆出。大众长期处于新闻媒体灌输的“信息麻药”之下,虽然每天接收到大量碎片化的新闻信息,却麻木地忽视信息的结构性意义。在这样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慢新闻”便是要回归“告知”在新闻学的原始定义:脉络、分析、意义与专家意见。[8]
2.“慢新闻”对传统新闻价值理念的调和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总和,其要素包括时新性、客观性、重要性、显著性和趣味性。[9]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及时报道和真实客观是新闻工作者最能达成一致的价值观念,时新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的速度是重点、客观是核心。如今,“快新闻”占据整个互联网空间,新闻报道不仅要及时,甚至要“全时”,其背后指向了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严苛要求和对事件真相不求甚解的态度。
与“快新闻”不同, “慢新闻”要求记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它不追求报道的速度,提倡新闻慢做,对新闻作品精雕细琢,从不同的视角深入地挖掘新闻事件的真相,尽可能呈现出事件完整的面貌。然而,与传统新闻价值理念不同的是,“慢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语言组织的本身就是选择的过程,没有客观的选题,更没有客观的记忆。内容重要的不是客观,而是准确和公平,所以“慢新闻”不完全追求新闻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是说“慢新闻”赞成后现代的构建理论所说的“没有客观的现实,只有主观的构建”的说法,而是认为“慢新闻”应该同传统新闻理念进行调和,承认主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存在,同时通过积极的主观来保持新闻事实的准确,并努力接近和完善新闻真相。此外,“慢新闻”还强调主体性,要求新闻人不仅要承担专业和职业责任,而且新闻的议程应该由新闻人来确定,新闻人不是简单的记录者,而是要根据具体需要对新闻做出验证和判断。
(二)“慢新闻”面临的困境
1.“慢新闻”对记者和读者提出更高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赋权改变了媒介话语权的分配格局,大众开始参与到公共新闻事件的写作和传播中。尽管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记者获取多元化新闻素材的渠道不断拓宽,但是这对记者的新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的快速传播导致记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采访,媒体发布的信息随波逐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加之部分记者对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缺乏综合分析能力,造成了情绪大于真相的后真相时代的产生,一向严谨的传统新闻行业甚至出现失实报道。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慢新闻”写作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記者能把握事件发生的脉络,深入事件的中心去捕捉写作素材,挖掘事实真相,还要求记者要有多学科的知识积淀,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写作功底。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应用使得新闻传播速度开始进入了以秒计算的时代,不仅记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读者的快速阅读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在信息的海洋里,读者的阅读呈现出了“浏览”状态,试图在最少的时间里阅读尽可能多的内容。其次,在手机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之后,读者面对庞杂信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浮躁,他们开始倾向于简短有趣且不用深入思考的内容,快速浏览的阅读心理和“滑屏”式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慢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2.“慢新闻”生产面临高成本问题
从“慢新闻”的意涵和内容上看,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精致文化产品”。一方面,“慢新闻”强调新闻作品的高质量,注重新闻生产的精细化和新闻消费的长尾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求记者在“慢新闻”的生产环节,包括选题、策划、调查、写作等过程中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延长发行周期,这无疑给“慢新闻”生产带来了高成本低收益的困境。另一方面,新闻生产效率和传播速度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经过精雕细琢的“慢新闻”难以与流水线生产模式下的“快新闻”相抗衡,在市场化的运作中“慢新闻”更是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在媒介市场化运行的逻辑中,流量至上,短时间高收益是长期市场化运营的根本,这也导致了“慢新闻”目前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三、“慢新闻”的发展策略
(一)形成“快”“慢”优势互补的局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群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个体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慢新闻”的生产则是对这两方面需求的呼应。“快新闻”与“慢新闻”二者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因为并非所有的新闻内容都要追求深度和品质,对于“硬新闻”的报道仍是“快新闻”擅长的领域,而“慢新闻”则是在深度和调查上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最终形成“快”“慢”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
(二)深耕新闻内容,争取年轻受众
不管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大众接触媒介的目的依然是为了获取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信息,内容才是媒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未来,“慢新闻”要注重对新闻内容的优化,用独特的视角透析新闻事件的本质,通过专业性的解读,以呈现出新闻事件更为立体的全貌,并且肩负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此外,年轻的高学历人群是“慢新闻”的主要目标群体,因为他们不仅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用户,而且对于高质量的新闻也有着比普通大众更高的需求,“慢新闻”的内容定位能够满足他们的消费习惯,因此争取年轻的高学历群体是“慢新闻”长久发展的关键之一。[10]“慢新闻”只有不断深耕内容,挖掘当代年轻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争取年轻受众群体,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拓宽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报道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慢新闻”首先要积极拓宽传播渠道,利用各种媒介的传播特性进行全媒体推广。其次,“慢新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生产方式,打破传统的体裁限制,以多样化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如重庆晚报的“慢新闻”就包含了通讯、新闻特写、述评、杂文等众多体裁,而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推出的“新闻舞台剧”更是创新了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11]“慢新闻”的发展要把握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并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新闻报道方式,才能在众多流量信息中获取受众的注意力。
结语
“慢新闻”和“快新闻”看起来是速度和时间问题,但并不是说“慢新闻”一定要“慢”,也不是对“快”的全盘否定,而是强调要“用心”来做专业的新闻。但就目前而言,“慢新闻”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慢新闻”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走得更远仍需要业界和学界进一步探讨。
注释:
[1]彭增军.慢新闻:回归还是反叛[J].新闻记者,2018(11):42-47.
[2]林玮.慢新闻:概念界定、实践模式与生活美学指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2-8+163.
[3]BottleDream.在热点满天飞的今天,他们做了一本“慢新闻”杂志[EB/OL].[2020-09-22].http://www.sohu.com/a/278460506_650547.
[4]王宁芳.快节奏时代下“慢新闻”媒体的实践经验——以英国Tortoise Media为例[J].传媒,2019(12):57-58.
[5]王宏旺.慢夸“慢新闻”[J].南方传媒研究,2019(03):153-156.
[6]刁竹.论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从抢新闻的“乌龙事件”到慢新闻的慢、准、狠、深[J].新闻研究导刊,2018(10):86+180.
[7]赵盼盼.快时代下“慢新闻”的坚守与创新——以重庆晚报“慢新闻”APP为例[D].广西大学,2018.
[8]中国新闻网.台媒:“慢新闻”以第一道曙光颠覆“快新闻”霸权[EB/OL].[2020-10-18].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503/17/t20150317_4847009.shtml.
[9]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0]赵盼盼,马扬乐.慢者匠心:快时代下“慢新闻”的发展研究[J].视听,2017(09):123-133.
[11]朱伟光.互联网语境下中国“慢新闻”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作者: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