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
2016-08-23田婷
田婷
[摘要]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与老百姓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因而广受读者关注。要写好“接地气”的民生新闻,就要在选题、采访、写作三个环节下功夫:挖掘有新闻价值的选题,多方采访确保内容的“客观性”,写作上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价值;采访;接地气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套用这一定义,民生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与城乡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的报道。“接地气”的新闻,才是读者爱看的新闻。而要写好“接地气”的民生新闻,就要在选题、采访、写作三个环节下功夫。
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独辟蹊径找切口,在选题上力求“棋高一着”
古人作文讲究立意。唐代诗人杜牧曾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这里的意,指的就是文章的主题。这也启发我们,要写好民生新闻,首先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好选题。
判断新闻价值,首先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读者关心不关心,爱不爱看。
由于人社部门职能范围包括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内容,相关报道大多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例如服务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企退人员养老金上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因此,可纳入民生新闻范畴。
在贴近性方面,人社领域的民生新闻有先天的优势。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讨薪等话题,无疑都十分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属于社会热点话题。
新闻是易碎品,最讲究的就是“时效性”。以我省举办“春风行动”为例。通常,第一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往往是最有采写价值的,它是“春风行动”启动的标志。今年与去年的活动相比,多了哪些岗位?形式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读者想在“春风行动”启动之时立刻获取的信息。如果记者写作不及时,或者花费更多精力、笔墨去报道第二场、第三场招聘会,新闻价值就打了折扣。
新闻价值的判断,还往往与某项政策、活动的推动节点密切相关。以2012年7月1日《安徽日报》见报的《老有所养,千年夙愿今成真》为例。稿件写的是6月30日,来安县纳入我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的事情。实际上,我省从2009年10月就启动了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7月,又同步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可以说,在2012年,全省任何一个县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都不是个稀奇事了。然而,来安县作为我省最后一批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件来安本地城乡居民关心的事,从全省范围来看,更是意味着我省正式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当然,很多时候,记者身边并没有特别重大的新闻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写好民生新闻,就要在新闻独特性、新闻亮点上找突破口。
2016年春节前夕,《安徽日报》推出了一组治理欠薪调查。可以说,春节前是传统的农民工讨薪案件高发期,各地劳动监察部门的新闻素材也很多。海量的信息中,怎样的选题才能抓人眼球呢?答案是:一定要“特别”。通常来说,临近春节,大多数劳动监察员的工作都非常繁忙,但是,2016年2月6日《安徽日报》见报的《劳动监察员的闲与忙》一稿,写的就是合肥市新站区的一位劳动监察员,在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我这两天真不忙”。为什么不忙?原来是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执行到位,工作做在了平时。其实,“两网化”工作各地人社部门都在做,但是稿件巧妙地运用劳动监察员“闲与忙”的状态对比,切入点新颖,对读者有较强吸引力。
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层层推进挖掘故事,多方求证确保采访的“客观性”
要写出有品质、有新闻价值的稿件,离不开写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采写民生新闻,常常需要记者深入群众,广泛交流。如何取得被采访对象的信任,采用恰当的提问和沟通获得新闻素材,是新闻采写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采访对象各有各的性格,有些人热情外向,很容易与陌生人打成一片;有些人却内向拘谨,不太愿意与记者沟通。这就需要记者学会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同时,在采访中注意倾听,抓住有用的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递进式采访。
2016年3月7日《安徽日报》刊登的《求职路上,女性如何更从容》,就是记者在“妇女节”前夕,深入人才市场,一个一个地寻找女性求职者并与之真诚交流,最终采写而成的。由于此次采访大多是随机采访,并没有提前沟通,因此采访过程十分艰辛。
采访中,由于与记者互不了解,不少女大学生在交谈中只提自己来找工作,而不愿多谈其他细节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没有抛出一连串的提问,而是一边跟随她们找工作,一边也谈一些自己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表达自己对求职者的理解。这样一来,就渐渐与被采访者拉近距离。采访对象愿意打开话匣子了,记者才提出了更细致、更具体的问题。交流畅通之后,有的采访对象告诉记者,“婚育情况”已成为自己求职面试中的“必答题”;有的则表示人到中年之后,家务事较多,确实很难坚持长期出差的工作岗位。面对完全陌生的采访对象,记者在掌握对方基本情况之后,通过层层追问的办法,继续挖掘求职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稿件主题更丰满、更客观,此次采访,记者也不单单倾听女性求职者的声音,而是多方了解,采访各类招聘企业,询问他们招聘过程中是否对男女求职者一视同仁,以及为女性员工生育额外承担了多少成本;咨询职业分析师等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从社会分工、招聘现状等角度分析女性就业的难点,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各方对女性求职的看法与态度。在积累了大量采访素材之后,记者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求职者的自身选择——“二孩”政策放开,女性求职者“生”还是“升”;部分岗位优先考虑男性的原因——高强度工作多数“男士优先”,对女性是歧视还是保护;社会对育龄女性的固有印象——女性年龄大了家庭事务增多,是惯性思维还是事实如此。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当前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思考,呼吁在求职市场中公平对待女性。
在这篇稿件中,记者既采访了普通求职者,也采访了职业分析师等专业人士。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方式也不尽相同。采访普通求职者时,要注意体谅她们急切找工作的心情,耐心等待、真诚交流,同时,尽量提一些“封闭式”问题,控制谈话节奏,别让对方“跑题”。采访专业人士时,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专业一点,需要提前做一些相关话题的采访准备。
运用独特的新闻语言,注重多种表现手法,“有点有面”体现记者思考力
新闻写作使用的是新闻语言,讲究客观、简练、通俗。
新闻讲究客观。在新闻写作中,应该尽量少用“成绩斐然”等主观评判的词语,而是多举具体事例、数据来印证。例如,写2016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记者可以多列举一季度就业的各项数据,并采用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的方式,来表现今年就业形势的稳定。新闻语言注重简练。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写新闻提倡写短句,尽量不使用复杂的句式。类似工作总结中的“在……努力下”等句子应该避免。新闻语言要通俗易懂。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使用一些专有名词,最好能加上必要的注释,比如就业报道中经常提到的“求人倍率”。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能更“接地气”。
与稿件内容相比,标题更应体现新闻语言的这几个特点。一篇新闻报道,标题亮眼,才能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还是以2012年7月1日《安徽日报》见报的《老有所养,千年夙愿今成真》一稿为例。稿件的主题是“我省正式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但标题并没有生硬、直接地这样写,而是采用“老有所养”“千年夙愿”等更通俗、简练、有美感的词语,既突出了新闻点,也更吸引人。
至于新闻内容的写作,从通讯类新闻来看,首先要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以《安徽日报》2014年12月15日见报的《依法讨薪为农民工“撑腰”》一稿为例。记者跟随合肥经开区劳动监察工作人员,直击农民工工资清欠现场,文章开头就是一段细节描写:“12月10日下午2时40分,在合肥市经开区临湖社区管理委员会服务中心,胡国翠第一个从劳动监察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被拖欠的10月份工资:1787元。她身后,100多名工友有秩序地排成了两列长队,领取被拖欠的工资。领到工资后,面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仲裁调解书,胡国翠仔细看了两遍,郑重地签上了名字。”这段开门见山的场景描写,不仅给稿件带来更强的现场感和故事性,也使得稿件对事实的表达更加多样化。
要使稿件内容更深刻,光有描写、叙述肯定不够,还需要分析、归纳和思考。在《依法讨薪为农民工“撑腰”》一稿中,记者既叙述了一起农民工工资清欠案件,也通过采访劳动监察执法工作人员,对当年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新的特点做了分析。最后,还请省人社厅有关的人士探讨如何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升华了主题。
由此可见,民生新闻的写作必须“有点有面”,既要采访“点”上的具体事例,也要采访有关部门“面”上总体情况和政策措施,更要体现记者的思考,这样稿件才更有看点,更能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