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2021-01-20郑璟

教育界·A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郑璟

【摘要】传统作业设计着眼于机械、重复的作业形式,既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此均有抱怨。“双减”政策实施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坚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要求,以“减负增效”为核心内容,对作业模式进行一系列调整,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前言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作业设计一直是教师、学生、社会关注的重点。“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纸质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平均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新的规定对小学生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既要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也要做好作业设计的优化,坚持提质增效的整体思路,切实优化现有的作业设计[1]。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持续优化,在具体优化过程中要掌握基本思路。

(一)作业与教学目标一致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作业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作业的内容要贴合课程实际,注重基础知识作业的布置和知识衔接、综合作业的设计,对现有作业的形式进行分析,剔除一些不符合教学目标的作业内容、形式,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2]。

(二)层次性与趣味性统一

这一思路主要是指教师要突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设计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要求,同时适当设计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

(三)适度性与多样性统一

这一思路是指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要坚持适度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作业要求设置不同的作业量。同时,在作业内容方面,要突出多样性,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应增加探索性的作业形式,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求知,从而满足作业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案

(一)注重课堂训练

小学数学教材中设有练习题,教师通常将练习题以作业形式下发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目的是预留更多的上课时间。但课堂中的练习题可能和练习册中的作业题产生重复,以致学生既要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也要完成练习册中的作业,作业量比较大。教师可以将一部分课下作业转移到课堂上来完成,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课下作业的量,又可以实现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便于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走动管理和批改反馈。因此,教师要做好数学课堂的当堂训练[3]。

以“小数乘法”的教学为例,在练习一中,教师可以将习题以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如,练习一第一题是计算题,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0.86×7、3.3×16、12.8×42、0.19×40”四个算式(小数乘以整数)。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进行走动管理,看到学生的计算情况:“0.86×7”与“3.3×16”的计算结果正确率比较高,“12.8×42”与“0.19×40”正确率偏低,特别是在计算“0.19×40”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忘记了“40”后面的“0”,导致计算错误,“12.8×42”则是因为计算量增加而导致学生出现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在“12.8×42”的计算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到计算失误的地方,交流计算经验,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4]。对于“0.19×40”,教师可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涉及带“0”计算)。教师可以先讲解算理:“‘0.19×40’是否可以看成‘1.9×4’?理由是什么?如果转化为连加思路,连续40个0.19相加不太现实,那么是否可以转化为‘40×0.1+40×0.09’?”教师通过多种思路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了解算理并引导学生在竖式计算中掌握末尾为“0”的整数乘小数的计算逻辑,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总之,当堂训练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练习册的内容可能存在重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专门腾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并在走动管理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最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作业师批生改

作业师批师改是作业批改时常见的思路。师批师改是指教师对收集上来的学生作业进行评分批改,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也有家批家改的情况,即作业由学生家长帮忙完成批改,并在作业上签字,教师只需要对作业再次进行检查即可。以上两种思路不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应转变傳统作业批改的思路,采用作业师批生改的教学思路,积极开展作业批改指导,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作业的有效批改[5]。

师批生改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小数除法”为例,教师布置两道习题。习题一:“《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习题二:“妈妈给舅舅打长途电话,一共通话23分钟,花费了8.4元,平均每分钟话费多少钱?”从完成情况来看,有的学生错误理解题意,用乘法进行计算,这说明学生由于疏忽出现错误;有的学生虽然用了除法但计算结果不对,在计算方面存在失误。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点评以后,让学生根据点评内容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在学生修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修改错误,使其在评改的过程中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候会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相互之间无法说服对方。此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干预,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并给出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除了应用题,教师在常规的作业中也可以采用师批生改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与否进行判断以后,让学生根据点评修改计算结果,然后教师再对修改结果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

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坚持师批生改的基本原则,将作业的修改交给学生来完成,从而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三)注重错题整理

错题整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常规思路,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在“双减”政策下,错题整理作为作业设计的重要思路,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将每日作业错题整理出来,通过错题整理的方式分析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存在的问题,利用错题整理帮助学生反思这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将作业设计作为单元总结的一部分进行指导,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错题整理是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内容,整理的内容包括:①摘录本单元的错题;②研究总结自己的“犯错”特点;③制订自己的“少出错”练习计划。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错题整理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作业训练应以练习题的方式完成,学生出现错误直接修改成正确答案对其实际影响并不大,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中的错题进行整理,先摘抄到自己的错题本中,然后是课后作业错题的摘抄,错题出现以后学生不能简单修改,而是需要再次将错题本上的错题进行整理,找到问题。摘抄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以一周為周期或者以学完一个单元的时间为期限对整理的所有错题进行统一分析,这一过程主要是对错题进行系统分析,对错题进行分门别类。在分类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模式,引导学生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构建并将错题作为典型的内容完成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对错题知识的汇总能力。

总之,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错题整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错题整理本身就属于作业设计的一部分,是学生深化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错题设计的优势,在学生实践中合理应用。

(四)作业延时服务

作业延时服务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小学教育的亮点。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小学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可以争取每周一次的服务计划,教师通过作业延时服务的方式辅导学生作业,提高学生写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作业延时服务中如何做好作业优化与辅导,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通常会有多种计算方式。根据组合图形计算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申请课后延时服务,专门辅导学生学习组合图形面积并布置作业。在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先将历年的小升初考试中涉及的组合题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教师通过走动管理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偏向于找到一种解决方式而不是找到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由此造成不同学生在解题和用时方面的差异性。在学生完成作业以后,教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析思路,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说明,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找到不同解决思路并分析哪种解决思路最快,进而举一反三,提高有效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作业延时服务,有效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提高学生作业质量,体现延时服务在数学作业应用和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五)设计探索性作业

设置探索性、实践性作业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探索性作业的设计,适当增加数学知识应用性的内容,增强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探索性数学作业的优势,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

以“统计”为例,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布置探索性、实践性的作业,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数据,用表格进行分析以后,制作成统计图,从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到统计图的选择都由学生来完成。这类作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强。从学生的探索实践来看,学生关注最多的是学校垃圾桶的数量、学校各个班级学生分布情况;有的学生从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入手分析各种地形,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在总面积中的占比情况;有的学生则以社区为主,分析近三年社区常住人口的分布情况。学生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先做好数据表,然后根据表格内容尝试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从而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探索性的作业设计注重开放性、实践性、探索性,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应抓住这些特点设计数学作业,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中对数学产生足够的

兴趣。

探索性的作业设计需要数学教师对学生学情准确把握,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拓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六)分层设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给学生分层布置作业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也能满足不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分层作业的优势,通过作业分层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增强作业对不同层次小学生的针对性。

以“圆”的知识为例,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作业、普通作业和拓展作业三个层次。基础作业以基础知识为主。如,“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普通作业注重知识的应用,但基本以公式套用为主。如,“一个圆的半径为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   )厘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12.56米,圆的面积是多少?”拓展作业则注重知识的逻辑培养,强调公式的灵活应用和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如,“两个圆面积的和是31.4平方厘米,已知小圆周长是12.56厘米,求大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针对三种不同层次作业,教师可鼓励学生优先完成基础作业、普通作业,拓展作业可以选做。作业分层的方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能力。分层作业的实质是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点的分解,实现从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公式应用到知识拓展与结合的学习过程。

四、结语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作业设计要贴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作业设计与优化工作,通过课堂训练、师批生改等多种形式做好作业的调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设计当中,同时利用作业设计的优势指导学生开展作业设计、作业实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帮助小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李小强.高质量作业设计的“三性”与“三观”—以小学数学作业为例[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09):31-32.

应君莉.立足学情,多元设计—对小学低学段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师,2021(27):35-36.

郑琰.以评促练,生生互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多元化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26):75-76.

李仁文.设计“独具匠心”,效果“立竿见影”—例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优势作用及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4):66-67.

陈幼玲.对接·融合·拓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例1”为例[J].福建教育,2021(31):41-43.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