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20彭建群

求知导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彭建群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数学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师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革新自身陈旧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现阶段学习水平以及数学逻辑层次出发,在教学中运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互动教学

引 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六大核心素养,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习数学才能够更加顺利,数学成绩才能获得提升。“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在数学课堂上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致力于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一.应用“问题—互动”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改革,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一方面,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好坏,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然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 成长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学习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教师只注重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成果,忽视教学内容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一直无法提高。另一方面,过去的教育要求使得教师一直采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教育观念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并不契合,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开展教学,学生却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及程式化,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本身就非常重,教师如果长时间如此开展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或是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很难提升。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非常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十分考验学生天赋的课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天赋有一定差别,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本内容,但是理性思维较弱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很难理解课本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重视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忽视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短时间内很难提升。教师要确保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理念相契合,必须从能力培养出发,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学习能力。

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意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中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较强,知识点相互串联,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情况。然而由于学习时间过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的状况,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方式。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将教学重点放在新知识教学上,将旧知识复习放在期中或是期末总复习中,学生学习的科目多,课程内容繁复,自主学习时间少,教師和学生都忽视复习的重要性,这是学生出现“边学边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兼顾复习旧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通过旧知导入新知,运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做到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并重,避免学生出现“边学边忘”的情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平衡新知识教学以及旧知识复习之间的关系,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法,复习知识的最好时间是学习知识一小时之后、学习知识一天之后以及学习知识三天之后等。按照当下课程安排,教师只需要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对前一天讲过的课程知识进行复习就能够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而且因为复习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用很短一段时间唤起学生的记忆,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必须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激 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并以综合素质基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发挥“问题—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枯燥,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几何这类抽象性比较高的知识时,教师如果一直依照课本内容进行理论,短时间内学生还会有一定兴趣,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因为课程内容过于复杂以及教师讲解过于枯燥等原因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材,寻求教材与学生生活及兴趣能够结合的地方,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发挥“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初中的数学课程学习是进行高中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高中生学习数学与小学生、初中生有较大区别,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说,高中生学习数学主动性更强。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数学习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相关探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培养,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愈加明显。

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且长久的过程,教师设置习题练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学会如何解答此道题目,而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做题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既能了解不同数学知识点的鲜明特色,又能够实现对其的整体把握。这样能够纾解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点的畏难情绪,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函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是通过“问题”开展教学,首先,通过设问进行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迅速集中注意力投入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函数知识点进行区分,避免学生将相关知识点搞混,如“直线与方程”和“圆与方程”这两大知识点之间有很多相似点,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明显。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两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区分,通过提问以及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似之处。

(二)确定问题以及互动的主要方向

高中数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确保问题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在数学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捋清数学学习的思路、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明确这个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不能盲目提出问题,如果问题包含的知识点过于繁杂以及联系性不强,可能会导致学生混淆知识点,反而得不偿失。

此外,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过去沉闷的课堂氛围,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教学起点,营造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互动”模式可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都是目前课堂上最为常见也是教学效果最为突出的互动模式。这两种互动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或者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在带领学生复习知识的时候检查学生的笔记或者让学生交换笔记互相查验,或者互相讲解题目,必要的时候还会让学生上讲台代替教师进行习题的讲解。这些互动模式都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集合与函数”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大致讲述之后先让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运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通过良好的互动以及问题的展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将“问题”与“互动”完美结合

“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整体,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能刻意将两者分开,任何单一的教育模式时间久了都会导致学生厌烦及疲倦。相关实验表明,将两个导向性较强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单独来讲,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体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认真进行思考及选择。在选择问题时,既要保证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知识点的考察也要与教师的教学进度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互动”是为了转变过去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家独大”的局面,改变教师主体性过强,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教学的状况。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改变过去沉闷的课堂氛围,进而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将这两者合在一起,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彻底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数学课堂的核心位置,以“问题”促自主,以“互动”促和谐,并将两者紧密的、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不断发展,逻辑思维以及数学综合能力能够更上一个台阶,继而取得更加优秀的数学成绩。

同時,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大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缺乏逻辑思维以及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对高中生学习数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把数学课程中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长期坚持能够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固有的印象,方便学生记忆知识点,通过串联知识点充实自身的数学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

高中数学知识点比较分散,框架并不完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连接比较紧密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汇总以及知识梳理,通过习题对应让学生完成查漏补缺工作,让学生逐渐掌握所有重要以及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以及自觉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四)“因材施教”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新颖的教学模式尽管能为高中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数学学习不仅依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生天生的理性思维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运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在问题的选择上,不仅要兼顾问题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还要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从学生个体性出发进行选择。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有一定差别,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只从自己教学进度出发,应该从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进度出发。班级是一个整体,针对学习进度过慢或者过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利用微课等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要从学生自身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能力出发,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急功近利”,要在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结 语

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综合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亚利.正方体截面问题的几何作图法及案例分析——浅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数学课堂[J].新课程(中学), 2019(4):58-59.

[2]杜剑南,王鑫.图形直观在“函数及其表示”中的呈现——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3):44-47.

[3]杨宗敏.立于神而利于形,形虽散而神必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高考试卷一致性探讨[J].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20(4):6.

[4]本刊编辑部. 广西普通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建设柳州高中数学课程基地与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研讨会暨第六届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广西)论坛成功举办[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4):2.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