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差异的跨境电商人才英语需求分析研究
2021-01-20史雯娜
史雯娜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近年来,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缺口日益凸显。由于跨境电商不像传统产业,并非其他行业经验丰富的年长者转行即可胜任,所以目前跨境电商人才主要来自近几年的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毕业生。跨境电商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英语则是该行业工作的主要语言媒介,良好的英语水平对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有效工作尤为重要,因此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英语课程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境电商本土化人才的英语需求如何?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收集特定行业或教育群体的需求信息的过程,目前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研究领域。语言需求(Language Needs, 缩略为LN)可以被理解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要求或工作环境中的语言要求,以及学习者需要做什么来真正学习一门语言,也可以指学习者自己希望从语言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1]Berwick则将“需求”定义为“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是什么”是指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应该是什么”是指目标情境的要求。[2]48-62语言需求分析(Language Needs Analysis, 缩略为LNA)则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解释特定学习群体的特定技能、文本、语言形式和交际实践,为语言课程和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信息,并强调了该项目与职业、学术和专业现实的多元互动。
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需求分析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本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研究较多,尽管也有学者从社会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分析学习者需求和设计教学大纲和课程,但很少有研究从群体差异的视角来进行英语语言需求和课程需求分析研究,特别是跨境电商行业作为新兴贸易业态,在该行业领域中的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弥补以上不足,将跨境电商人才界定为跨境电商方向的在校在读学生和在跨境电商行业的企业工作员工(包括应届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准员工”),以群体差异的视角从过程需求、目标需求和课程需求三个维度对跨境电商人才中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群体的英语需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两个群体的需求差异及影响其差异的主要因素,为跨境电商方向英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从而满足为跨境电商行业培养国际化、综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要。
一、研究回顾
(一)国内研究
我国研究并提出外语需求分析理论模式的主要有夏纪梅和王海啸等人。夏纪梅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是从总体情况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和社会需要三个维度分析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职业技能。王海啸提出的需求分析理论框架是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学习者状况、教师状况和教学管理状况五个方面设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陈冰冰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中则将学生个人需求分析分为“学习能力差距”“学习者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和“学习环境需求”四个维度,同时将社会需求分析细化为“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和“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 ”四个维度。[3]国内关于需求分析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本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多;也有不少学者如郭春梅、付红霞和陈宏志、王雪梅等分别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和英语专业研究生做了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并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魏芳对跨境电商人才外语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指出跨境电商人才需要了解客户的文化传统和商业习惯,掌握贸易术语,具备线上线下沟通能力等。[4]
(二)国外研究
国外需求分析模型主要以Hutchinson & Water 的以学习为中心的目标情景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相结合的需求分析模型和Dudley Evans & St John的从学生作为自然人、语言使用者及语言学习者等角度出发的需求分析模型为代表。正如Elisha-Primo, Sandler, Goldfrad, Ferenz, and Perpignan指出,仅仅倾听学生的需求是否真正能代表学生需求并作为满足学生英语需求变化的基本依据。对于没有任何行业工作经验的英语教师,他们是否真的知道学生在工作时需要什么。[5]因此,国外学者针对来自商业、工程等行业领域中企业雇主或管理者的需求分析进行了相关研究,如Kassim和Ali对马来西亚工科学生在工作场所的英语沟通活动和技能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英文口头沟通能力比书面沟通能力更重要。Spence的研究则是对高科技行业工程师的英语语言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邮件、报告和备忘录等书写和阅读,以及会议、电话会议和演示文稿等口头活动被认为是工程师重要的沟通活动。同时,为了拜访客户并建立关系,演讲技巧是相当重要的。他们还建议在具体的交流活动中包括真实的培训,如写作风格(电子邮件、报告和备忘录)、CMC沟通(电话和电话会议)以及如何进行演示。Elamin和Osman调查了苏丹学生英语产出技能(口语和写作)的需求分析,结果表明苏丹学生需要综合学习英语语言技能,以满足学生的英语需求和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根据Berwick对“需求”的定义,旨在了解两个群体的英语需求“是什么(英语语言现状)”和“应该是什么(目标情境要求)”,即了解过程需求和目标需求及其差异性,同时还对课程需求的差异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问题:1、跨境电商方向的在校学生与跨境电商行业的企业员工两个群体在相关英语活动上的时间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分别在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各项英语技能的使用频率如何?2、两个群体的目标情景需求是否存在差异?影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两个群体的课程需求是否存在差异? 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员工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他们对英语课程的建议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分别对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个人英语学习基本情况、英语需求情况两个部分,第二部分分为过程需求、目标需求和课程需求三个维度,问卷中的重要程度采取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的“五级量表”。
第一部分个人英语学习基本情况的问题分别涉及到个人性别、年龄、英语程度、英语课程时数等,旨在了解受试者目前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现状。第二部分的过程需求情况主要是调查每周课外在相关英语活动上如阅读英语课外书籍、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或电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节目的投入时间,其中在校学生的英语课程时数是指教学计划中的英语课程时数,企业员工的英语课程时数是指业余时间参加线上或线下英语课程培训时数。通过英语相关活动上的时间分布情况了解受试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自我评价。英语目标需求部分的英语预期目标主要涉及到在学习过程(在校学生)或工作过程(企员工)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英语技能以及跨境电商行业所需的职业英语技能,旨在了解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对于相同的学习任务在正确发音、听力理解、普通词汇、专业词汇、语法知识等方面的预期目标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未来工作预期要求。英语课程需求部分的问题则涉及不同类型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课程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课程或培训分别影响未来工作以及帮助其提高英语的有效程度,旨在了解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在英语课程需求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各自的英语课程需求。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本研究采用访谈的方法,通过一些开放式问题,找出影响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英语需求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了解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员工的期望和要求并对英语课程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的各个自变量分为不同等级,由低向高依次取值。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使用的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计算各变量的平均值M、标准差ST和P值,分析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不同群体的英语学习活动时数分布、英语语言知识能力重要程度和英语EGP和ESP课程需求是否存在差异。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有87名在校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他们均为高职院校的大一、二学生,分别来自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共有来自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36名(26名男性,10名女性)员工完成了问卷调查,其中18名为企业“准员工”,即参加顶岗实习超过半年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同时对6名在校学生、6名企业员工和4名企业管理者进行了开放式访谈。
四、结果与讨论
(一)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中,在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岁,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为25岁,说明跨境电商本土化人才呈现低龄化趋势。从专业分布看,51.3%为商务英语专业,23.2%为国际贸易专业,17.6%为电子商务专业,7.9%为其它专业,结果表明近年来,跨境电商企业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非商务英语专业的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中,92.6%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其中40.2%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商务英语专业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中,76.3%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其中26.4%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
(二)过程需求
根据英语学习时数分布差异统计结果(表1),在校学生每周各种类型的英语活动过程中投入的平均总时数为10.23小时,而企业员工平均总时数为12.96小时,P值为0.636,说明两个群体在英语活动投入时间上并无差异。但是表1表明各项活动时间分布明显不同,除英语听力活动外,其他的P值均小于0.01或0.005,表现出具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参与英语活动和提升自我英语水平的途径各不相同。在所有英语学习活动中,平均每周投入时间最多的两项分别为英语课程学时数(4.58hr)和英文资料阅读时数(2.33hr),最少的两项分别为英文会话时数(0.53 hr)和英文广播节目收听时数(0.75 hr)。与之相比,企业员工在工作环境下的所有英语相关活动过程中,平均每周投入时间最多的两项分别为英文资料阅读或英文网站浏览时数(4.67 hr)和英文资料翻译或写作时数(2.83 hr),最少的两项分别为英文广播节目收听时数(0.58 hr)和英语线上或线下课程培训时数(0.88 hr)。
表1 英语学习活动时数分布差异统计结果
心理学认为,人的态度与行为一般具有一致性,态度能够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态度。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企业员工,英语相关活动的投入时间多少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态度,个人的主观因素和教学或工作安排上的客观情况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在校学生平均每周英语课程学时数占总时数的45%,说明在校学生参与英语活动和提升自我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来源于课堂,学生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主观意识不强,个人主观需求不足;而企业员工的英语课程线上或线下培训时数只占总时数的9%,说明多数企业员工在职场中少有机会参加专门的英语课程培训,他们英语方面的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工作实践积累进行自我提升。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英文资料阅读或英文网站浏览(时数占46%)和英文写作或资料翻译时数(时数占28%)成为他们参与英语活动的主要内容,这是由于在工作环境中需要大量地阅读英文资料包括产品描述或浏览与跨境电商相关的英文网站并适当地进行一些资料翻译或撰写相关英文文本。两个群体的英语听力投入时间都是最少,P值为0.305,无显著差异。尽管目前如TED演讲之类的英语视频材料比较丰富,可以对学习者的听力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单纯收听英文广播节目或听力APP学习的态度是消极和被动的。
(三)目标需求
表2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英语目标需求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它们分别为英语专业词汇、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谈判、英语语音知识、跨文化交际和英语语法知识。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校开设的课程类型以及授课教师认识是影响在校学生目标情景需求的主要因素;职场岗位的英语实际使用情况则是影响企业员工目标情景需求的主要因素。除听说以外,商务英语阅读(M=3.83)和商务英语写作(M=3.67)是在校学生认为比较重要的两项任务,这是由于他们的在校英语课程如《综合英语》或《实用英语》等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技能。企业员工认为最重要的两项目标分别为专业英语词汇(M=4.50)和英语日常会话(M=4.08),说明在跨境电商行业,无论什么岗位,专业英语词汇都是至关重要的。英文客服沟通能力的需求较高表明大多数受试者的岗位是需要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包括售前的咨询回复以及售后的问题解决。表2结果还表明,在校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和英语普通词汇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企业员工。
访谈中,在校学生表示因为需要参加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语法知识较多,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需要一定的词汇量;而企业员工则表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国跨境电商平台虽然以英文设置为主,但是平台可以提供机器翻译服务,并逐渐开始配备专门的人工翻译团队,另外诸如有道翻译等翻译软件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在商务信函书写中的英语词汇匮乏、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较弱等问题。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需求差异表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需要分析客户的文化传统和运用跨文化沟通技巧,避免因为跨文化交际失误造成对订单量的影响,而在校学生多数未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因此对该项能力在未来职场中的作用不够重视。
表2 英语语言知识能力目标重要程度统计结果
两个群体在英语日常会话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英语普通词汇五项目标需求上未发现明显差异。结合表1结果,我们发现尽管在校学生和公司员工两个群体在英语听说上投入时间很少,但他们对英语沟通交流和听懂他人说话均表现出一定需要。通过访谈,62.5%访谈对象表示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弱,但又难以快速有效提高,尽管认同其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还是缺少听力专项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愿望和能力之间存在差距,外在需求高于内在需求。
(四)课程需求
在通用英语(EGP)课程方面(表3),英语阅读(P=0.008**)和英语写作(P=0.000***)两门课程是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群体之间需求差异较大的课程,阅读和写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大于对公司员工的吸引力,因为多数企业员工没有英语考试压力,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多地依赖机器翻译软件解决阅读和写作中的困难。所有受试者最需要的两门课程是英语口语(M=3.54)和英语听力(M=3.42),虽然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口语和听力缺乏信心,但意识到听说的重要性,该结果与语言目标需求结果是一致的。
表3 EGP课程需求统计结果
在特殊用途英语(ESP)课程方面(表4),跨境电商英语是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群体之间需求差异最大的课程(P=0.004***),其次是商务英语(P=0.021*)。 跨境电商英语是对企业员工最具有吸引力的课程(M=4.17),因为这是出于在该领域工作的实际需要;而部分在校学生并不确定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有可能是跨境电商行业,也有可能是境内电商或传统外贸行业,所以跨境电商英语并不是在校学生的首选。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最希望学习的是商务英语课程(M=4.00),由于所有在校学生受试者全部来自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三个专业的商科方向学生,所以商务英语课程对他们来说在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上更有价值。
表4 ESP课程需求统计结果
访谈要求每位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改进英语课程的建议。其中两位受访者表示刚刚踏入该行业的毕业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较弱,因此建议英语课程要有提高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所有受访者都提出需要加大跨境电商平台实操的实践课程,利用平台促进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学习和了解该行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和风格,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过于依赖机器或软件在线翻译。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在发布产品描述等信息时,多数从业人员通过机器或软件在线翻译出来的直译内容无法将产品的特性和优势有效传递出去,因此建议开展针对产品特性说明等方面翻译方法的专项培训,比起单纯的翻译课程更为重要。
五、结语
本研究分析了跨境电商人才中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群体在过程需求、目标需求和课程需求三个方面的英语需求差异,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两个群体在过程需求、目标需求和课程需求三个方面均呈现出某些方面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而影响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受试者个体差异的主观原因,也有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差异的客观原因。第二,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企业员工,听说能力存在过程需求和目标需求相悖,虽然他们充分认识到听说能力在未来工作目标情景中的重要程度,但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行为是投入时间甚少。第三,两个群体在EGP和ESP课程需求上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企业管理者对课程的建议包括增加跨文化交际课程、加大跨境电商平台实操的实践课程以及开展针对跨境电商领域翻译方法的专项培训等。在LNA中,语言需求信息来源主要有学习者本身、语言教师和行业专家三个途径,只有结合三方来源的分析结果才可以作为人才培养中的英语课程设计的依据[6]19-76。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比较在跨境电商领域中不同专业背景群体之间的英语需求差异并通过增加教师的建议来进一步充实研究,以培养出符合跨境电商行业需求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