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缕玉衣的故乡——中山靖王汉墓

2021-01-16王若夏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汉墓

摘要:1968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满城西南角的陵山上发现了一座汉代墓穴。在这座汉墓之中,出土了一件珍贵的文物—金缕玉衣,它的完整性令人惊讶。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室或贵族在死后所穿的一种入殓服,由金丝缀连玉片编织而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座汉墓是西汉时期中山国王刘胜的墓。根据史料考察,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正式立为中山国王,他是中山国的第一代王,这座墓以所在地的名称被正式命名为满城汉墓。基于此,文章对中山靖王汉墓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金缕玉衣;中山靖王;汉墓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是我国考古的重要发现,它的发现对于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胜墓(图一)与王后窦绾的墓合葬在一起,这一发现举世瞩目。两座墓葬共出土文物四千多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河北博物院专设“满城汉墓”这一专题,将三百余件文物进行展示。

一、出土背景

满城位于河北保定,西南有几座山峰,呈椅形环状围绕,背后的主峰相对较高,登上主峰,就能看遍满城区的景观。

1968年,解放军在满城西南地区进行隧道工程挖掘,在某天的挖掘中,工程兵偶然发现隧道打眼出现下线的情况,发现了几个洞口。几个工程兵带着探照灯深入洞穴,他们借助灯光用手拨开了脚下的泥土,发现了一些大骨头,还有一些铜制品,战士们随后向领导进行报告。在经过领导批准后,考古专家前来参与指导挖掘工作[1]。

这两座墓规模宏大,极具考古价值,墓穴内部的构造完全与地上宫殿建筑一样,极尽奢华。墓穴出土的文物约一万多件,涉及的用途比较广泛,从衣食住行到货币计量,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细致分为上百个品种。其中,很多器物是之前考古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的,令考古学家惊叹。此次挖掘也为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实物资料。满城汉墓文物不仅数量多,制作也较精致,陈列铜器鎏金银、错金银、镶嵌宝石,玉器雕琢精细。这些文物反映了西汉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文明程度、文化审美趋向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就出土于此。

二、墓主人身份之谜

考古人员最先对其中的四件文物进行了研究,文物刻有“中山内府”字样,考古人员推测此地可能为历史上的中山国。

考古人员深入古墓洞穴,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惊:墓室内部犹如一座宏大的宫殿,两边室内的陪葬品众多,大厅中,铜器摆放整齐,数量众多,很多铜器上还刻有“中山府”的铭文。考古工作者还挖掘出了大量的古代钱币,根据史料分析,这些钱币是西汉时期的货币。汉武帝之前的帝王没有年号,他们都是以在位的年份纪年,历史记载西汉中山国一共有十代王,第一代王刘胜在位时间最长。细心的考古人员发现铭文上写有“三十二年”“三十四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的数字符号,这些符号都代表哪些信息?只有一种解释:这是墓主人生前的纪年,而中山国在位超过30年的国王,只有中山靖王刘胜。最后,考古队对墓葬的后室进行探索,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文物—金缕玉衣(图二)。金缕玉衣的出现为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考古人员在第二座汉墓中发现印文为“窦绾”的铜印,由此断定此墓的主人为刘胜的妻子[2]。

三、金缕玉衣之谜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起初在故宫博物院的保和殿展出,这件玉衣全长1.88米,外形符合成年男子的体形,体躯肥大,腹部突出,两手握着玉器,全身上下由五部分组成,包括十二个部件。为了方便穿戴,金缕玉衣在很多部分都有开缝。在面部清晰刻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制作工艺极其精细。

金缕玉衣由玉石精工琢磨而成,玉石被雕琢成形状不一的小薄片,薄片的厚度约为0.2~0.35厘米,薄片的不同部位穿孔,以四孔居多,并用黄金制成的细丝对薄片进行编制。据统计,刘胜的金缕玉衣所用的玉片一共有两千四百八十九块,金丝有1 100克重,含金量为96%。玉衣的各部分边缘都是以织物锁边,进而加固。这件金缕玉衣的制作工艺水平极高。专家推测,金缕玉衣是按照人体结构进行设计的,它根据人体部位的特殊性,决定每一部分玉片的大小和形状。在清理修复期间,考古人员还发现玉片背后残留着一些花纹,这说明玉片可能是用残破的玉璧改制的。有些玉片背后还能看出制作时所选用的玉片的编号,这也说明古代工艺技术的完善。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12根金丝的横截面直径只有0.08~0.13毫米,柔软却具有韧性。

按照《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只有部分皇帝在死后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而中山靖王的地位只是诸侯,为什么他可以使用?郭沫若先生认为,分等级使用玉衣的制度是在西漢晚期,而刘胜所处的西汉中期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至于金缕玉衣为何偏用玉器,考古学家认为,古人看重“玉器”,认为佩戴玉器可以辟邪,吞食玉器可以长寿。实际上,尸体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是否穿着玉衣关系并不大。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年代还是从文物价值来看,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最具有珍藏价值的一件玉衣,它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金缕玉衣现被收藏并展览于河北博物院。

四、大型崖墓之谜

古人开凿山崖,将洞穴当作墓穴,这种墓葬形式被称为“崖墓”。崖墓具有多种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等。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的崖墓都是人工开凿,铁工具的广泛应用为后来崖墓的开凿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此期间,崖墓形式被广泛应用[3]。

刘胜、窦绾的墓葬发掘,使人们更加了解汉代大型崖墓的真实面目,进一步掌握了西汉墓穴的特点。两墓的墓葬形式与修筑艺术比较独特,其构造大体一致,都是由同样的几个墓室构成,包括甬道、墓道、中室、后室、南北耳室。在进行密封时,工匠堆砌墓道口的土坯,再灌溉铁水,将门彻底封死。墓的结构与地面的宫殿建筑一致,以地面建筑为蓝本,尽显奢华。

五、工艺品之谜

随葬品中的铜器造型华丽优美,铸造工艺精良,很多殉葬品都刻有“中山内府”的字样。在随葬品中,长信宫灯以其精良的工艺成为汉代宫灯的代表,在199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长信宫灯整体鎏金,外形是一名宫女跪坐,双手持灯,极具艺术气息。宫灯上刻有“长信”字样,因此被称为“长信宫灯”。

折叠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也是刘胜墓出土的主要文物之一,高59.5厘米,重16.25千克,体积巨大,装饰富丽堂皇,格外引人注目。它的珍贵不仅在于制作工艺,更在于出土地点。它通体鎏金,以鎏银工艺装饰,采用复杂的化学工艺绘制,纹路清晰,震撼人心。在清理这件铜壶时,考古人员发现壶内有一层朱漆,壶底还刻有铭文,据此推测,这件铜壶在当时不仅用来观赏,也可能被当作酒具。

如果说金缕玉衣带来的是一种艺术美,那么墓中出土的铁铠甲和铁剑则呈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铁铠甲保存比较完整,属于“鱼鳞甲”类型,在西汉时期极为罕见。有一件保存完整的西汉铁架,对于研究汉代防御武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有一把一米长的铁剑,是在刘胜的金缕玉衣旁发现的,它保存良好,应是刘胜生前的佩剑,作为贴身物品被葬入墓中。

在发掘期间,考古人员还意外地发现了九枚被用作医疗工具的针。其中,有四枚针是金针,五枚是银针,长度都为6厘米左右,上端是方形的柄,宽约0.2厘米。这些针符合汉代医书的描述,即汉代医生所使用的医针。这一发现也印证了我国古代的医疗发展水平。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整座墓室宏伟大气,在洞穴内铸造如此巨大的墓室,就算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也要花费近一两年的时间。在当时开凿这样一座墓室,最少也要上万人,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因此,中山靖王刘胜墓的发现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其出土文物破解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谜团,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若夏,1987年生,女,汉族,陕西蓝田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学、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谢安琪,党丰.试析汉墓砖砌穹窿顶的分类[J].南方文物,2020(5):257-262.

[2]刘瑞.地无远近,同传盛名—记两件马王堆汉墓宣传品[M]//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公众考古学(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278-289.

[3]趙晓瑞.从汉墓随葬品看汉代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J].名家名作,2020(9):110-111.

猜你喜欢

汉墓
吉水东吴墓考察
从考古材料看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试论山西汉墓的发展规律与区域特征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安徽省寿县工业园区汉墓出土器物赏析
扬州汉代漆面罩赏析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陶器浅析
两广出土汉俑的类型及文化因素考察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陶灶分析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