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材料看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2020-03-23朱梅
朱梅
摘 要:黔北一带的汉墓主要集中分布黔东北、务川、正安、道真[1]。乌江以北地区今称为黔北,司马迁称为南夷,即夜郎的北端。在商周时期,黔北地区属于濮人居住区,其地就因盛产丹砂而文明,《逸周书·王会》有“卜人以丹砂”[2]贡献方物的记载。黔北由于盛产丹砂,从商周以来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在黔北遵义地区发掘的汉墓不是很多,经过发掘的地区有仁怀市、赤水市、务川县、道真县等地。文章以考古材料为主,结合部分文献材料,试讨论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关键词:黔北;汉墓;丹砂;乌江
黔北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贵州北部。在秦汉以前,交通极为不便,也很少与外界进行联系,故秦汉在此地区设置郡县以前,该地区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业形态。在汉文化大量输入贵州地区之前,这块土地上生活着众多土著民族。他们分属于南方的濮、夷、蛮、越四大族系。历史文献里很少记载汉代贵州土著民族怎样与外来汉族移民交流、互动[3]。据清人郑珍考证:遵义县在战国秦汉时期属“鄨邑”范围。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通夜郎,“约为置吏”,鄨与南夷诸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汉武帝于此设“犍为郡”,遵义县系犍为郡“鄨县”辖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击灭南越,“引兵还,行诛头兰”,“遂平南夷为牂牁郡[4]。
1 黔北地区发现的汉墓
1.1 沿河洪渡汉墓群
沿河洪渡汉墓群分布在洪渡河入乌江口南北两侧的坡地上,这里地处贵州最北端,与重庆酉阳县和彭水县紧邻。2005年至2008年为配合彭水电站工程建设共发掘汉墓15座[5],墓葬分土坑墓、砖室墓和石室墓几种,多数墓葬被盗,出土物有陶器、青铜器和铁器、钱币等[6]。1989年夏,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配合乌江彭水电站水库淹没区文物考古调查中,在洪渡镇发现汉代墓葬十余座、窑址5座、明墓3座、并对窑址进行了试掘。洪渡镇位于贵州东北部的沿河县城北70余公里处,镇东与四川彭水辖地隔江相望。汉代窑址位于该镇附近的乌江西岸的一级台地上,发现5座,窑址内均有绳纹板瓦、筒瓦、瓦当、花纹砖等堆积物。调查时仅对2号窑进行了试掘。遗物主要以砖、瓦为主,少许瓦当,零星陶器口沿及制陶工具等[7]。
1.2 务川大坪汉墓群
今贵州务川县在汉代属于涪陵县辖治。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开通西南夷之后,汉王朝先后在贵州境内设立了犍为郡、牂牁郡,将贵州纳入了汉王朝的行政区划[8]。务川地区由于在汉代产丹砂,该地区应有大量的汉人以及少数与产砂有关的官吏,所以该地区的汉墓分布比较广泛,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已发掘汉墓44座[9]。出土物包括陶器、铜器和铁器等,铜器有蒜头壶、洗、鼎、镜、带钩、印章、俑、车马残件和摇钱树等文物400余件。约44.44%的墓葬都出土了朱砂,而且个别墓葬还出土了许多粒朱砂,如M7号汉墓就出土100多粒[10]。M7应是身份比较高贵者的墓葬。在新石器时代,较高级的墓葬也有随葬朱砂的现象。这些朱砂的出土,与大菁洞遗迹一起证明了洪渡河流域是古代的重要的丹砂产地。
1.3 赤水河流域發现的汉墓
赤水河流域及其附近区域主要包括今赤水市、仁怀县和习水县一带,发现的遗存有居住址、土坑墓、砖室墓、崖墓等,但材料都比较单薄[11]。仁怀合马发现有较多汉墓,并发现有汉代遗址[12]。目前仅清理汉墓2座,一座土坑墓,一座砖室墓,出土物中有不少青铜器[13]。居住址位于仁怀合马大渡口村卢缸嘴,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土很多板瓦、筒瓦遗迹青铜鍪、鼎、剑等[14]。其中的一座土坑墓出土40余件器物,陶器主要有罐、碗、甑、钵、盒等,铁器有刀、釜、锯、锸等,铜器有弩机和釜等以及钱币“宣弟五铢”、“大泉五十”、“大布黄千”。时代在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15]。在仁怀合马大渡口村[16]和习水陶罐乡小沟村[17]各发现砖室墓一座。大渡口村这座墓位于赤水河谷台地上,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出土陶器有敞口圆唇曲折腹平底碗,碗内底部有方形印章,字迹不清,陶俑有抚琴俑、扶案俑、持锸俑和箕的立俑、长裙女俑,陶模型有猪、子母鸡、狗、屋,铁器有剑、刀,钱币为东汉五铢。出土的陶俑和陶模型明器说明其时代属于东汉晚期[18]。习水兴隆镇陶罐乡小沟村砖室墓为长方形券顶墓,左侧有一耳室。残存陶钵、罐、盖,青铜蛙饰件,铁斧、环首刀、剑,银手镯以及东汉五铢。这座墓也属于东汉晚期[19]。
赤水河流域是贵州东汉至南朝时期崖墓集中分布区域,目前已在赤水市复兴马鞍山清理东汉晚期崖墓21座[20]、习水县土城镇清理东汉崖墓4座[21]和习水三岔河清理蜀汉时期崖墓5座[22]。许多崖墓被破坏,墓室内几无遗物。据习水镇4座墓和赤水复兴镇马鞍山21座墓来看,随葬品有陶罐、甑、釜、钵、碗、豆、杯、三足器等使用器和陶屋、仓、鸟、鸡、狗、俑、房屋模型等明器。铁器有木柄铁刀、环首铁刀、斧、构件。钱币为东汉五铢。个别墓出铜匜、铜指环,银指环和石砚。马鞍山M16、17、20出土青瓷四系罐、青瓷罐、碗、双系壶等。这些崖墓与四川盆地的崖墓在时代上和文化内涵上都比较一致,时代当为东汉中后期[23]。
1.4 黔北其他地区发现的汉墓
道真陈家坡汉墓、道真忠信镇的团堡汉墓、芙蓉江流域的秦子坝,均是汉墓分布区域,道真忠信镇的团堡汉墓其墓室采用砖石建筑,由甬道和墓室组成,均为券拱,具有较高的建筑工艺;1978年2月16日,遵义县乐山乡龙塘村农民赵九仙挖到青铜釜、铜铣、铜壶三件,均属汉代青铜器,属同一墓葬出土;1985年5月在遵义市南面马家湾粮站地下三米深处发现一座用木炭防潮的西汉土坑墓葬。木炭在棺椁四周构一长方形边框,随葬品有青铜釜等。像这样高档次的西汉墓葬在贵州尚属首次发现;1992年县文管所抢救清理的遵义县沙湾镇小关汉墓,出土了石猪、石鸡、石乐俑及青龙、白虎、奔马图、百戏图、对奕图等画像石,是黔北地区宝贵的艺术遗产和重要史料[24]。
2 汉代,进入黔北地区的通道
在汉代,从巴蜀进入贵州除了主要的两条通道南夷道和符关道外,还有乌江及其支流洪渡河、芙蓉江也是汉代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进入贵州的重要通道。洪渡河发源于贵州省湄潭县的西河乡,流经贵州的湄潭、正安、凤冈、务川、绥阳、道真、德江、沿河等县,在沿河县的洪渡镇注入乌江,是乌江一级支流[25]。洪渡河流域的正安、务川、道真等地都有汉墓的出土,尤其是务川大坪汉代崖墓群的发现,证明了洪渡河是汉代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传入贵州的重要通道,也是黔北地区的丹砂进入巴蜀乃至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赤水河古代称为安乐水,是长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云南镇雄,流经贵州赤水,在四川合江注入长江。仁怀合马赤水河边的大渡口村发现一批汉墓和汉代居住遗址、赤水市复兴镇赤水河边的马鞍山发现大量汉代岩墓群、马鞍山岩墓附近发现的汉代居住遗址。这些证明了赤水河的确是汉代黔北地区通过巴蜀同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芙蓉江古称濡水,是乌江左岸支流,发源于绥阳县,由南向北流经遵义东北部和重庆市的彭水、武隆两县,在武隆县江口镇注入乌江。芙蓉江流域的道真陈家坡汉墓、正安新洲毋敛坝的发现,证明了芙蓉江也是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传入贵州的一条通道。
3 结语
中原文化进入黔北地区主要的交通手段是经过乌江及其支流,所以在乌江及其支流沿岸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是中原文化进入该地区以及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汉代文化进入贵州地区,使得贵州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五铢钱的使用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黔北地区民族的汉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和民族融合的过程。表现在墓葬形制当中的主要是自东汉以来,贵州地区的墓葬形制由单一的土坑墓转向多元的石室墓、砖室墓和土坑墓,其墓中还随葬五铢钱、陶俑等。也出现了买地卷。墓葬装饰还出现了画像石。这些都是黔北地区汉化的表现。由于人力、物力的缺乏等影响,虽然近几年来贵州的考古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例如,赫章可乐遗址和一系列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等,但是贵州地区目前的考古工作仍然做得比较少,且有些发掘的材料并未整理报告出版。所以,对于能解释该问题的材料并不是很充分,期待以后有更多的考古发现[26]。
参考文献
[1]邱洪.秦汉时期贵州黔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发.贵州文史丛,2006年第1期.
[2]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325页;
[3]张勇.贵州汉墓所反映的汉文化与土著民族文化的交流.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月,第24卷第1期.
[4](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本.
[5]贵州省考古所、贵州省博物馆.沿河洪渡汉墓.内部发掘资料.
[6]张合荣.贵州出土汉代灯具与郡县地理考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5期.
[7]貴州省博物馆考古队.贵州沿河洪渡汉代窑址试掘.考古,1993年第9期.
[8]颜建华.论汉王朝在贵州的行政建置.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9]程学忠等.务川县汉砖室墓清理简报.贵州文物,1986年第1期.宋先世等.贵州务川新出两汉铜器.考古与文物,1991年2期.务川大坪2007年发掘汉墓资料现存贵州省考古研究所.
[10]李飞,胡昌国等.贵州务川大坪汉墓群第一期发掘出土大量朱砂.中国文物报,2008.05.09.
[11]叶成勇.黔西滇东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研究——以南夷社会文化变迁与文明化进程为重点.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2]周必素.仁怀发现汉代遗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7月18日.
[13]顾新民,汤鲁彬.仁怀合马东汉砖室墓清理简报.贵州文博,1993年第1、2期合刊.
[14]周必素.仁怀发现汉代遗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7月18日.
[15]张合让.从考古资料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16]顾新民,汤鲁彬,蔡永德.仁怀合马东汉砖室墓清理简报.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312-315页.
[17]周必素.习水县陶罐乡小沟汉墓清理清理情况.贵州文物工作,2003年第2期.
[18]叶成勇.黔西滇东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研究——以南夷社会文化变迁与文明化进程为重点.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9]叶成勇.黔西滇东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研究——以南夷社会文化变迁与文明化进程为重点.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0]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贵州赤水市复兴马鞍山崖墓.考古》2005年第9期.
[21]张合荣.习水土城东汉崖墓.考古,2002年第7期.
[22]黄泗亭.贵州习水县发现的蜀汉岩墓和摩崖题记及岩画.四川文物,1986年第1期.
[23]罗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24]《遵义县文物志》第二辑。
[25]郑朝彬,吕幼樵.汉代中原文化在贵州的扩散.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第34卷总第152期).
[26]郑朝彬,吕幼樵.汉代中原文化在贵州的扩散.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