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广出土汉俑的类型及文化因素考察

2017-09-22马啟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9期
关键词:汉墓

马啟亮

【摘 要】两广地区迄今已发掘出数量庞大的汉墓,其中不乏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随葬墓俑。通过服饰、肢体动作等身份信息可将俑分成九类,并在类型学型式划分的基础上分为四期。最后初步推测出其工艺及造型大致受中原汉式、楚地、滇东、海外异族形象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两广地区 两汉时期 汉墓 俑

两广地区出土的墓俑,目前所见最早为西汉初,盛行于东汉,西晋后逐渐式微,南朝几乎绝迹,唐以后仅有零星发现。与中原、长江流域历秦汉至唐宋时期不断出土的墓俑形成较大差异,因而两广墓俑的研究重点为两汉时期。本文试对两广出土汉俑进行较系统的类型研究,并试析其中的文化因素影响。

一、类型及型式划分

根据服饰、动作、所持物等信息,两广出土的汉俑可分为侍女、家仆、主人/宾客、乐舞百戏、武装、劳作、驾驭、灯俑、镇墓俑等九种类型。

1.侍女俑(图1中1~8)。侍奉墓主起居生活的贴身侍女形象,她们皆着及地长衣,双手多前拱。据下肢形态可分两型。

A型跪坐俑,据材质顺序及发型分三式:Ⅰ式,铜俑,脑后束银锭状垂髻。见广州M1175:39、40[1]148。Ⅱ式,滑石俑,脑后盘髻。见合浦文昌塔M149:26[2]150。Ⅲ式,木俑,高髻,见广州M4029:36[1]356。B型站立俑,据材质顺序及具体形态分四式:Ⅰ式,木俑,身形细长,双腿略屈,下摆外撇,似着曲裾深衣。见广州M1134:159,平头,无发饰[1]178;贵港罗泊湾M2:69,圆头,梳分髾髻[3]。Ⅱ式,滑石俑,体态较Ⅰ式均匀,平头,见藤县鸡谷山M1:34[4]。Ⅲ式,木俑,具体头饰或发型不详。见广州M4029:42[1]356。Ⅳ式,陶俑,高髻,见贵港梁君垌M14:32[5]。

2.家仆俑(图1中9~17)。墓主居家事务管理者及杂役操持者的形象,皆站立,服饰多样,据手部动作可分三型。

A型拱手俑,级别相对较高,应为管家一类的身份。据服饰分Aa和Ab两亚型。Aa型梳髻,着长襦或短袍,据材质顺序分两式:Ⅰ式,铜俑,头顶束髻,着窄袖短袍,见广州太和岗M112[6]174。Ⅱ式,陶俑,梳盘髻或高髻,见合浦望牛岭墓[7]107。Ab型戴有帻小冠或平上帻,着及地长衣,陶俑,见韶关西河水M1[8]、贵港梁君垌M14:30[5]等。B型平举俑,双手似作托物、捧物等杂活,皆为陶俑,据服饰分Ba和Bb两亚型。Ba型缠头,穿耳(环),着上下通体的宽松长裙,见广州M5064:32[1]432、佛山澜石M14:15[9]。Bb型披发,部分戴帽。见番禺M34:83,上身着窄袖对襟衫,下身着袴,露足,身形肥胖;番禺M34:37,着交领长袍,露足,身形瘦削[10]149。C型抱婴俑,盤髻,穿耳环,上身似披薄衣,下身着喇叭形下摆宽裙,陶俑,见番禺M33:50[10]113。

3.主人/宾客俑(图1中18~22)。男性,着及地长衣,戴冠或帻,身份较高,应是主人或宾客的形象。据手部形态动作可分四型。A型双手抚膝或单手举于耳际,铜俑,跪坐,戴长冠,着长衣,见西林铜鼓墓[7]91。B型拱手,陶俑,跪坐,戴有帻进贤冠,见合浦母猪岭M1①。C型手部已失,木俑,跪坐,戴有帻进贤冠,见广州M4029:37[1]356。D型为舞动陶俑,据舞姿及头饰分两亚型:Da型站立,长袖舞(一手在胸前、一手反旋于身后,下同),戴有帻进贤冠,见韶关第二拖拉机厂墓[11]。Db型跪坐,向前舞宽袖,戴加屋帻,见广州M5080:132[1]432。

4.乐舞百戏俑(图2中1~8)。皆为陶俑,着及地长衣。分为舞俑、乐俑、杂技俑三型。

A型舞俑,皆站立,据舞姿分两亚型。Aa型长袖舞可分二式:Ⅰ式,戴平顶帽,见合浦堂排M1:2[12]136;Ⅱ式,戴巾帼(假髻),穿耳珰,见广州M5080:133[1]432。Ab型手向前舞动,梳高髻,见广州M5041:2[1]432。B型乐俑,据奏乐形式分三亚型。Ba型抚琴,跪坐,见广州花果山M1,穿耳珰,戴假髻[6]189;Bb型击掌,跪坐,见广州M5080:136,梳高髻[1]432;Bc型手持吹奏乐器,站立,见广州花果山M1[6]188。C型杂技俑,站立,肩挂粗绳,似进行“自缚自解”的杂技表演,据手部形态分两亚型。Ca型双手扭抱,见番禺M13:29,缠头穿耳,着束腰宽袍[10]125。Cb型一手握绳,一手持它物,见番禺M13:27,梳高髻,穿耳珰,左手套环,着喇叭形下摆宽裙[10]125。

5.武装俑(图2中9~12),是墓主生前或死后的护卫者。据形态分两型。A型为全身披戴盔甲的士兵形象,皆木俑,据兵种分两亚型:Aa型步兵,见广州M1134:27[1]179;Ab型骑兵,见广州M1134:35[1]179。B型为单手持盾,另一手执武器的家丁形象,皆陶俑,见韶关第二拖拉机厂墓,戴武弁,着露足长衣②,见广州大田山M1:55,缠头穿耳,着袴[13]52-53。

6.劳作俑(图2中13~14)。据材质顺序分二式:Ⅰ式,铜俑,见合浦风门岭M26:151,头顶束髻,髻下露带,单腿前踞,磨锄[12]59。Ⅱ式,陶俑,见广州大田山M1:47,缠头穿耳,执斧托柴[13]53-54。

7.驾驭俑(图2中15~17)。骑马、驾车之形象,据驾驭内容可分两型,A型骑马,铜俑,见西林铜鼓墓,头戴武冠,着宽袖袴褶[14]。B型驾车,据材质顺序分为二式:Ⅰ式,铜俑,与铜车马共出,见贵港风流岭M31,着长衣,戴有帻进贤冠[15]。Ⅱ式,陶俑,与陶牛车共出,见贵港梁君垌M14:26,戴介帻,长衣露足[5]。

8.灯俑(图3中1~10)。皆陶俑,坐地,裸体跣足,头顶灯或手托灯,似为奴隶形象,据顶灯或托灯的形式可分四型。

A型头顶灯且手扶灯,据坐姿分两亚型,Aa型跪坐,见广州M3018:25[1]278。Ab型踞坐,体型趋向矮胖,灯盘变小,分为两式:Ⅰ式,见广州M3020:35[1]279。Ⅱ式,见广州M5063:1,缠头[1]413。B型头顶灯且手亦托灯,据坐姿分两亚型,Ba型跪坐,见广州M4019:39,缠头[1]328。Bb型踞坐。见广州狮带岗M6,头顶细柄灯盘[16]。C型仅单手托灯,头饰外露。据坐姿及脸部朝向分两亚型。Ca型跪坐或半跪坐,头斜仰,见广州M3021:87,头顶束髻,单腿前踞[1]278。Cb型踞坐,头平视,见广州大宝岗M5:30,头发呈髻状[17]。D型仅头部顶灯,踞坐,缠头,手部形态多样,大多双手抚膝或相握于腹前,亦见有一手抚膝,一手搭于腰间,体型趋向矮胖,分两式:Ⅰ式,见兴安石马坪M10:5[18]。Ⅱ式,见广州M5036:22[1]412、韶关第二拖拉机厂墓[19]。endprint

9.镇墓俑(图3中11~13)。据材质及具体形态分为二型。A型木俑,踞坐,光头,裸体纹身,单手似握物,见广州柳园岗M11[20]。B型陶俑,人首兽身,张口吐舌,据体态分两亚型,Ba型身体平俯,脑后结圆髻,见番禺M33:54[10]113。Bb型身体前傾,后肢蹲坐,前肢俯地,见广州5080:129[1]413。

二、分期、年代及演变

第一期:西汉前期。与广州[1]456-467、合浦[2]385-405第一期相同,下限为南越国灭亡,出土地点仅广州、贵港、西林三地。材质为铜及木,而又以木质居多。类别有侍女、主人/宾客、武装、驾驭、镇墓数类。型式组合上,主要是Ⅰ式侍女俑,以及其余各类别的A型俑。服饰特点上,A型主人/宾客俑的长冠为无帻之冠,近似西汉前期马王堆M1:1的长冠[21];B型Ⅰ式侍女俑的分髾髻亦见于马王堆M1等地的木、陶俑中,均属西汉前期。

第二期:西汉中期。与广州、合浦第二期相同,下限约至西汉元成之际,出土地点有广州、贵港、合浦、藤县等。材质仅见铜及滑石,木质消失,陶俑尚未出现。新出现家仆类俑。新出现家仆类俑,其型式组合上主要是Ⅱ式侍女俑,Aa型Ⅰ式家仆俑,B型Ⅰ式驾驭俑。服饰特点上,B型Ⅰ式驾驭俑的进贤冠下衬之帻为空顶,应是汉元帝时期流行冠下衬“半帻”的反映,故该墓上限应不早于公元前49年;另B型Ⅱ式侍女俑脑后的盘髻,亦见于荆州高台M28[22]等木俑中,时代为西汉中期。

第三期: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大致相当于广州、合浦的三、四两期,下限见韶关第二拖拉机厂“永平”纪年墓(58—75),所出俑明显具有第四期风格③,地点有广州、合浦、梧州、兴安等。陶俑出现并流行,偶见铜俑及木俑,新出现了劳作、乐舞百戏及灯俑几种类型。型式组合上主要是Ⅲ式侍女俑,Aa型Ⅱ式家仆俑,B、C型主人/宾客俑,Ⅰ式乐舞百戏及劳作俑,Aa型Ⅰ式乐舞百戏俑等。另外灯俑型式丰富,服饰特点上一是A型主人/宾客俑进贤冠下的帻由半顶变为为全顶,应发生于王莽时期;二是高髻多见(见A型Ⅲ式侍女俑、Aa型Ⅱ式家仆俑),据记载至东汉中期,高髻已大为流行;三是长襦或短袍衰落(见Aa型Ⅱ式家仆俑),及地长衣更为盛行,东汉以后,宽袖的直裾襜褕(见A型Ⅲ式侍女俑等)取代较窄的深衣及长襦,在民间普遍流行。

第四期:东汉中、后期。与广州、合浦第五期相同,地点有广州、番禺、佛山、顺德、三水、韶关、贵港、梧州、合浦等,分布广泛。材质皆为陶,型式组合主要是B型Ⅳ式侍女俑,Ⅱ式劳作俑,B型Ⅱ式驾驭俑,Ab型Ⅱ式、D型Ⅱ式灯俑以及B型镇墓俑等。墓俑组合主题丰富,一是由主人/宾客、乐舞百戏俑构成的宴饮聚会情景,最典型的是广州M5080,这是东汉中后期新出现的组合主题;二是由驾驭、家仆俑及牛车构成的生活出行情景,见贵港梁君垌M14,与西汉前期的驾驭俑相比,铜车马变成了牛车,出行场景的仪仗性有所减弱;三是劳作、武装俑构成的庄园生活场景,见广州大田山M1,持盾武装俑服饰与劳作俑基本一致,与西汉前期的军事武装俑大不相同,应为兼有农业生产性质的私人自卫武装,是当时岭南庄园经济中“亦兵亦农”的生活写照。服饰特点方面,戴冠渐少见,戴帻流行。东汉后期起,巾帻不再限于庶民,士人甚至达官贵人日常皆戴巾帻以代替戴冠,因此戴帻十分常见。Ab型家仆俑的平上帻后部有增高趋势,据文献记载此变化发生于公元158年后,即东汉后期。

三、文化因素初探

(一)铜俑:滇东青铜工艺传统的影响

两广汉代铜俑流行时间基本与当地汉墓随葬铜器的时间吻合,广州地区主要是西汉前、中期,而合浦地区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这一时间段正值铜器随葬的最高峰期。A型Ⅰ式侍女俑的造型皆见于满城汉墓[23],A型驾驭俑的造型、服饰与咸阳杨家湾彩绘骑马俑一致[24],均带有明显中原汉式风格。但与中原同类型俑相比,虽同为当地大型墓中所出,但两广所出的这类俑均为铜铸。从出土铜俑较多的西林铜鼓墓来看,其年代、地理位置接近滇东,或直接受到滇东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石寨山青铜工艺传统的影响。同期或稍晚的A型Ⅰ式侍女俑、Aa型Ⅰ式家仆俑、Ⅰ式劳作俑等,他们的发型与石寨山青铜造像中的男女“椎髻”雷同[25],除反映了岭南越族的发型或与滇人一样皆为“椎髻”外,另一方面是受滇文化影响,岭南流行铸造青铜俑,且多为当地土著居民形象。

(二)木俑:楚文化影响

木俑应明显受到楚地木俑随葬传统的影响。先秦时期,楚国在特定的历史、气候、风土人文等制约下,诞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俑人雕造”传统及“木质楚式俑”文化。这一传统在秦汉时期非但没有随着楚国的灭亡而消失,反而还在两湖地区延续并影响了周边区域[26]。两广木俑中的体态修长,线条抽象的侍女俑(B型Ⅰ式)在楚俑中十分常见,特别是其中的平顶形象,是战国至西汉时期楚地特有的艺术处理方式。两广木俑盛行于西汉前期,反映了南越国受楚文化的深刻影响,南越国灭亡后汉式文化因素迅速涌入,西汉中期后木俑消失。东汉前期重新出现的几例木俑,造型与同期的陶俑相近,与西汉前期的木俑并无直接关联。

(三)陶俑:海外异族形象的影响

两广出土的汉代陶俑,大部分与一般中原汉墓常见的陶俑相似。但存在一个特别现象,不少俑人的发型、服饰异于一般汉式风格,部分更带有高鼻深目的面貌特征,具体见于Ba、C型家仆俑,Aa型Ⅰ式、C型乐舞俑,Ⅱ式劳作俑等,他们共同特征是缠头,男性穿耳,女性戴耳环,高鼻深目居多,多着喇叭形下摆宽裙。而杂技表演俑的头饰有梳高髻或束髻者,或是受汉式乐舞造型的影响。与之相似,在灯俑中缠头穿耳(环)、结髻、高鼻深目者亦较多。灯俑源于战国以来中原地区所见的异族托举灯盘形象的铜灯,随着西汉中期海外航路的开辟,海外异族出现于岭南。灯具中的异族形象在两广地区转变成了海外民族,材质也变成了陶质。关于这类海外异族俑的族属,有的认为来自今印尼[27],有的认为来自印度[28],也有认为是对包括海南、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印度、西域胡人等原型进行的综合塑造[29],目前尚无确切定论。endprint

四、结论

两广地区出土的汉俑,其主题涵盖居家侍奉、出行仪仗、乐舞宴饮、庄园生产等,一开始即深受楚文化、中原汉式文化的强烈影响,少数或受西南滇文化的影响。至东汉中后期,其造型、题材均与中原基本趋同。另一方面,因两广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发展出极具特色的海外异族形象俑。

本文受广东省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资助,为馆内课题“两广地区出土汉晋人物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见合浦县博物馆固定陈列。

②见韶关市博物馆藏品。

③该墓纪年信息由韶关市博物馆提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合浦文昌塔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10.

[4]藤县博物馆.藤县鸡谷山猛陵墓清理简报[J].广西文物,1993(01).

[5]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广西贵港马鞍岭梁君垌汉至南朝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4(01).

[6]广东省博物馆.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

[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出土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8]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文物普查成果图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62.

[9]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瀾石东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1964(09).

[10]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番禺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1]孔义龙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Ⅱ·广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226.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合浦风门岭汉墓——2003-2005年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黄埔大田山东汉墓[C]//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文博(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1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西文物珍品[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78.

[15]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风流岭三十一号西汉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4(01).

[16]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选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57.

[17]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先烈南路汉晋南朝墓葬[C]//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56.

[1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兴安石马坪汉墓[C]//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47.

[19]香港博物館.南海海上交通贸易二千年[M].香港:香港市政局,1996:71.

[20]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考古六十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65.

[21]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97.

[2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2000:213.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48.

[24]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出土大批西汉彩绘陶俑[J].文物,1966(03).

[25]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J].考古学报,1979(04).

[26]于保田.楚俑研究[J].东南文化,1998(04).

[27]胡肇椿,张維持.广州出土的汉代黑奴俑[J].中山大学学报,1961(01).

[28]全洪.广州出土海上丝绸之路遗物源流初探C]//全洪.华南考古(1).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42.

[29]刘文锁.跋广州汉墓出土陶俑座灯[C]//刘文锁.华南考古(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墓
《汉代婚丧礼俗考》之丧葬礼俗探析
吉水东吴墓考察
从考古材料看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试论山西汉墓的发展规律与区域特征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安徽省寿县工业园区汉墓出土器物赏析
扬州汉代漆面罩赏析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陶器浅析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陶灶分析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