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敏消胶囊结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湿热互结型湿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LTB4与SP水平的影响

2021-01-16张大雷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湿疹

张大雷 李 韵

[关键词]湿疹;雷公藤多苷片;皮敏消胶囊;白三烯B4;P物质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2-0120-05

Clinical Ttudy on Piminxiao Capsules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Wilfordii in Treatment of Eczema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TB4、SP

ZHANG Da-lei,LI Yu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Anyang District Hospital,Anyang 455000,He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iminxiao Capsules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wilfordii in treatment of eczema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TB4、SP.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eczema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n=47).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Piminxiao Capsule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After treatment, the efficacies were evaluated, and symptoms integral, DLQI scores and LTB4, SP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in the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were76.60% and 95.74%,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symptoms integral, DLQI scores and LTB4,SP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same group (P<0.05),and the observational index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we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The recurernce rate within 6 months in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iminxiao Capsules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a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 of eczema, and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LTB4, SP,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hich has a cert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eczema; tripterygium wilfordii; Piminxiao Capsules; LTB4; SP

濕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根据古代中医记载其发病部位在肌肤之表,表现为瘙痒、皮肤增厚和不同程度的苔藓样病变,治疗难且时间长[1]。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激素、抗生素等对症治疗[2],以上药物虽然治疗时见效快,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副作用大,如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低钾低镁等,长时间使用易产生依赖性或对肾上腺功能产生影响,尤其对老年人和婴儿使用时需慎重。因此,临床目前较多使用雷公藤治疗湿疹,其可以替代糖皮质激素发挥疗效[3],但随着临床使用,发现雷公藤有严重的肝肾损伤危害和血液系统障碍[4-5],整体效果不佳。皮敏消胶囊是由除湿、清火、凉血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研究发现用于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有良好效果。因此,本研究探索雷公藤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评价。

湿疹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与免疫调节相关[6]。白三烯(Leukotriene,LT)是人体内重要的炎症趋化因子,主要包括LTB4、LTC4、LTD4、LTE4。其中LTB4是强有效的炎症因子,研究发现它与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7]。P物质(SP)是一种神经肽类,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促进T细胞活化,从而调节免疫应答反应[8]。本文从中医现代理论出发,探索以上两种药物,通过调节LTB4、SP表达对湿疹的治疗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94例湿热互结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19例,女28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4.25±5.36)岁;试验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3.51±6.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临床皮肤病学》诊断为湿疹湿热互结型湿疹患者;②患者年龄大于18周岁;③治疗前患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相关药物治疗;④患者EASI评分临床症状评分5~8分者,临床表现皮损面积大于3.5~4.5分者。

1.2.2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的药物存在过敏或其他不适情况者;②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④研究过程中病历资料不全或数据丢失者。

1.3 治疗方法:患者给予健康饮食,忌辛辣、海鲜等食物,告知患者切勿挠抠伤口处,定时清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规格:10毫克×50片,生产厂家: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33020422)治疗,每天3次,每次1片;试验组患者在给予雷公藤多苷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皮敏消胶囊(规格:0.4克×20粒,生产厂家: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10950057)治疗,每次4粒,3次/天,两组患者最长治疗时间为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记录[9],包括瘙痒程度、皮肤损害面积、皮肤损害形态3个方面分为4级(0分、3分、6分、9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失,症状明显减轻,70%≤积分值减少<95%;有效:皮损部分消失,症状有所改善,30%≤积分值减少<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减轻或有所增加,积分值减少<30%,积分减少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有效计算。

1.4.2 湿疹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法[10]:对红斑、硬肿(水肿)、表皮剥脱、苔藓化,以0~3分计算,0分=无,1分=轻微,2分=中度,3分=严重。

1.4.3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11],共10个问题主要包括症状感受、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每个问题都采用0~3分计算,0分=无,1分=轻微,2分=中度,3分=严重,总分30分,总分21~30分表示严重影响;总分11~20分表示重度影响,总分6~10分表示中度影响;总分2~5分表示轻度影响,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4.4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患者半年内的复发率。

1.4.5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三烯B4(LTB4),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P,试剂盒分别购买自默沙克和众成机电公司,操作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94例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患者退出研究,所有病例资料齐全。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76.6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典型病例见图1~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红斑、硬肿、苔藓化、表皮剥脱、皮损面积等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DL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DLQI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LTB4、SP表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LTB4、S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TB4、S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TB4、SP表达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51%,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对照组复发率为23.40%,试验组为6.38%。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多种因素诱发的皮肤疾病,临床常以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等症状为主,有时瘙痒剧烈、患者抓破表皮,造成感染,延迟治疗[12]。且该病治疗缓慢,难以治愈,反复发作,对临床治疗造成障碍。湿疹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免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系统性疾病和遗传等因素加上外部环境、微生物、温湿度等综合作用造成,西药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为主,必要时加用H1受体拮抗剂,虽然效果显著,但是会引起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指南指出中药复方制剂中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多苷对患者也有效果[13],但是雷公藤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使用过程中发生肝肾损伤。此外,深入研究发现雷公藤有免疫抑制作用,安全范围较窄,使用时需小心把握剂量,且密切关注患者肝肾功能。因此,联合用药,减少患者雷公藤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理论认为“湿毒疮因脾胃亏损,湿热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又或因暴风疾雨,寒湿暑热侵入肌肤所致”[14],由内外两因共同造成,有时因血热而内湿,湿热互生,浸淫人体,肌肤溃烂。根据湿疹相关指南推荐[15],湿热互结为主的湿疹,中医治疗上以清热祛湿,润燥止痒为主。皮敏消胶囊是由苦参、苍术、荆芥、防风、蒺藜等为君药,健脾祛湿止痒;苍耳子、蛇床子、白鲜皮、蜈蚣为臣药;黄连、黄柏、黄芩、地黄、蒲公英、牡丹皮、青黛、紫花地丁为佐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地骨皮、紫草、蝉蜕、西河柳为使药,凉血止血,常用于皮肤疾病[16-18]。

湿疹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尚在研究中,目前学者们认为免疫反应是湿疹发病普遍被认可的机制之一,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体液免疫也出现异常,T细胞接触粉尘或者敏感物质,激发体内免疫反应,各种炎症因子表达增加,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从而引发了湿疹[2]。研究认为湿疹的发病机制与炎症介质释放有关,而LTB4是花生四烯酸产生的最强炎性趋化因子,能够激活大量促炎性细胞介质与因子释放,参与血管的损伤和炎症产生,进而导致慢性湿疹。此外,LTB4还可以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吸附、脱落,间接诱导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破损[19]。田洪涛[20]通过病理研究表明LTB4可有效提高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对乳房湿疹有诊断价值。胡士宏[21]等此前研究表明湿疹患者血清中和皮损部的LTB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LTB4对于诊断和预测湿疹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皮肤-神经系统-免疫网络在湿疹中的作用,表明患者在焦虑、紧张等情绪影响下,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神经递质释放异常,触发湿疹瘙痒[22]。S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神经纤维内的神经肽,其通过与NK1,NK2、NK3等受体结合后可产生疼痛传递,内外分泌等生理作用,也可以扩张血管,调节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23]。因此,本研究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皮敏消胶囊通过调节LTB4、SP表达水平,进而治疗湿疹。

本研究结果显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且在EASI、DLQI评分方面比较显示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独用药。说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皮敏消胶囊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红斑、硬肿、苔藓化等消退和表皮剥脱程度、皮损面积明显减少;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均明显提高。徐月英[24]等研究显示皮敏消胶囊治疗湿疹安全有效,邓茂[25]等此前研究也表明皮敏消胶囊对皮肤瘙痒治疗效果显著。雷公藤是目前公认治疗湿疹的有效药物,多项研究表明该药物治疗湿疹治愈率高[26-27]。但是随着临床使用增多,不良反应也逐渐突显出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雷公藤多苷片会引起肝肾损伤和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28-29]。为药物治疗湿疹的安全有效性考虑,采用联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雷公藤治疗患者,此前,Meta分析显示使用雷公藤患者中平均每1 000例就有61次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30-31]。刘玉平[32]研究也表明联合治疗可以减少雷公藤多苷片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联合推广治疗。雷公藤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剂量有关,随着剂量增加和用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几率大大提高。大量研究证实其毒性机制与CYP3A4抑制相关,减弱了肝脏对药物代谢能力,从而引起毒性反应[33]。皮敏消胶囊由多味中药组成,相辅相成,根据中药方剂组成原理,君、臣、佐、使起到治疗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LTB4、SP表达水平影响,发现治疗后患者血清内LTB4、SP含量明显减少,说明两种药物通过减少LTB4、SP的表达,减少炎症物质产生和血管扩张,进而达到治疗效果。早前,有研究显示SP参与炎症、免疫反应[34],可扩张血管,引起血浆外渗,刺激肥大细胞,促进组胺释放。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随访半年,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湿疹可有效减少患者复发,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样本仅限于笔者医院湿疹患者,且随访时间较短。

综上,本研究通过对笔者医院94例湿疹患者进行EASI评分和有效性比较,发现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皮敏消胶囊通过减少LTB4、SP表达,发挥治疗作用,并通过DLQI评分,表明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关系,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Moed H,Yang Q,Oranje A P,et al.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using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for established eczema[J].Cochrane Db Syst Rev,2012,2018(1):CD010080.

[2]鄭跃,赖维.湿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39(2):113-115.

[3]景万仓.雷公藤多苷片对泛发性湿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2):237-239.

[4]田雅格,苏晓慧,刘立玲,等.近20年来雷公藤肝毒性研究概述[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6):3399-3405.

[5]张鑫,武祯,李航.雷公藤多甙片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12(4):8-13.

[6]胡一梅,葛一漫,雍江堰,等.马齿苋提取液通过IL-4途径对急性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9,18(10):1639-1641,1645.

[7]潘明鸣,许小毛.白三烯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药

物治疗杂志,2019,17(1):27-30.

[8]Wu S,Xu X,Zhang Y,et al.Occurrence of substance P and neurokinin receptor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spinal fusion[J].Mol Med Rep,2018,17(5):6691-6696.

[9]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5-298.

[10]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7-8.

[11]池璐璐.针对性护理在丘疹型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68-270.

[12]张博,王思农,柳文红,等.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慢性湿疹大鼠血清中IL-4及IFN-γ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9):4327-4329.

[13]孙志高,路军章,周杉京,等.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617-3619.

[14]赵艳霞,王雅莉,李彤彤,等.湿疹患者中医体质、辨证分型、西医分期的年发病次数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6):101-107.

[15]侯明,王迎春.湿疹中医辨证施治临床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3):557-559.

[16]李建,张择榕,周碧海.皮敏消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4):529-532.

[17]吴琦琦,陈丽娟,陈利妲,等.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4):619-621.

[18]杨艳萍.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J].安徽医学,2013,34(10):1538-1539.

[19]Subramanian BC,Moissoglu K,Parent CA,et al.The LTB4-BLT1 axis regulates the polarized trafficking of chemoattractant GPCRs during neutrophil chemotaxis[J].J CELL SCI,2018,131(18):jcs217422.

[20]田洪濤.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血清LTB4、IgE检测在乳头湿疹中的诊断价值研究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87-90.

[21]胡仕宏,宋秋荷,周会祥.湿疹患者血清、皮损和尿液中白三烯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6):567-569.

[22]童辉,石年,陈用军,等.音乐疗法对慢性湿疹患者心理状况、神经肽、血清总IgE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4):3.

[23]黄慧,郝伟,向小军.SP/NK1R系统在物质依赖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9,28(1):1-5.

[24]徐月英,梁茂新,刘进.皮敏消胶囊治疗湿疹60例临床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02,16(1):32.

[25]邓茂,刘宏锦,廖永梅.皮敏消胶囊和丹皮酚软膏联合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6,13(1):75.

[26]巫艳芬,刘永军,梁进.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7):3805-3807.

[27]高山.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对IL-2、IL-6、CRP水平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1):24-26.

[28]万盈盈,马卫国,刘小平,等.短期小剂量雷公藤多甙致急性粒细胞缺乏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刊,2018,53(10):1175-1178.

[29]周凤伟.雷公藤多甙片致色素沉着1例[J].西部医学,2009,21(3):493-493.

[30]肖廷超,朱必越.雷公藤片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1007-1009.

[31]李志霞,马冬梅,杨兴华,等.雷公藤用药者血液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39-345.

[32]刘玉平.中医辨证疗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价值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5(8):152-154.

[33]罗岚,江振洲,张陆勇.雷公藤多苷肝毒性发生机制及减毒相关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10):1504-1509.

[34]Datar P,Srivastava S,Coutinho E,et al.Substance P:structure,function,and therapeutics[J].Curr Top Med Chem,2004,4(1):75-103.

[收稿日期]2020-06-16

本文引用格式:张大雷,李韵.皮敏消胶囊结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湿热互结型湿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LTB4与SP水平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2):120-124.

猜你喜欢

湿疹
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六个问答,教你认清湿疹
湿疹其实不怕湿
湿疹需要激素拯救
治疥疮
皮肤上的“好细菌”可治湿疹
照顾湿疹宝宝的关键点
湿疹患者常有的认识误区
湿疹护理YES OR NO
冬季宝宝湿疹,家长如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