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探析
2021-01-16蒋翠雷家军
蒋翠 雷家军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艺人才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革命需求创作出中国新歌剧《白毛女》。之后,几代艺术家对《白毛女》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使其成为国人心中经典的革命文艺作品。探析《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是研究革命文艺作品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持续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力的关键,也是研究政治与文艺、人民与文艺相互关系的关键。
一、《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分析
“文艺工作者要使人们在艺术欣赏里得到鼓舞,受到激励,奋发起来,就必须掌握最好的思想工具和艺术工具。”[1]153革命文艺工作者在不同时代,利用多种表演形式、传播方式使《白毛女》突破时空的局限,在承担思想工具和艺术工具使命的同时成为革命文艺人才队伍传承的纽带。
1944年,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的艺术家们和从前线回来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同志们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决定由“鲁艺”戏剧部主任张庚成立一个创作组,由邵子南担任编剧,王滨、舒强、王大化担任导演,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陈紫、刘炽等负责作曲,深度发掘白毛女传说背后的文化价值和革命价值。
邵子南根据旧式戏剧戏词和脸谱化的表现形式创作的剧本在审查时受到了周扬的批评。他认为过度借鉴封建八股不符合毛泽东同志对革命文艺工作者学习民族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2]533的指示。但是邵子南不接受修改意见并毅然退出创作组。贺敬之、丁毅遂成为剧本创作人。他们以新艺术形式深刻表达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3]852在阶级斗争日益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革命文艺人才紧跟时代、革命发展形势,在正确革命文艺方向的指引下,透过艺术表象抓住了人民内心对革命的真正需求,在民族矛盾转向阶级矛盾的历史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革命文艺与政治的完美结合。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中央电影局局长袁牧之产生了运用文艺作品配合土改运动的想法。导演王滨接受袁牧之的建议,决定将《白毛女》的故事搬上银幕。王滨、水华两位导演和负责编曲的翟维为了改好剧本,来到河北平山县进行实地考察。创作中,他们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晋察冀边区的农村。为了增强电影的矛盾冲突,强调“旧社会使人变成鬼”的思想主题,他们将由田华饰演的喜儿和由李百万饰演的王大春的爱情作为电影的主线。同时,他们还将全剧中最沉重、最悲痛的情节设置在春节,这样更能引起群众的激愤。剧中,陈强饰演的狡诈阴险的黄世仁不仅仅是压迫喜儿的施暴者,更是站在所有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代表了整个实行压迫的阶级。剧情如此处理,将个人恩怨上升为阶级对立,对故事主题进行了升华。
1958年,在马少波和范钧宏的共同改编下,京剧《白毛女》上演。京剧《白毛女》基本保留了歌剧《白毛女》的情节,但对很多细节进行了修改,展现了京剧的独特性。例如,饰演王大春的叶盛兰在表演时加入了京剧的全武行。刘吉典在设计音乐时既注重京剧特色,又努力使音乐和人物形象相协调。马少波和范钧宏将《北风吹》唱段里的“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修改成“穷人家新年到心惊胆寒”。“心惊胆寒”四个字足以看出他们将喜儿重新设定成一个认清现实、阶级斗争观念鲜明的形象,由杜近芳饰演的喜儿从进入黄家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
20世纪60年代,“芭蕾外交”之风的盛行引起了中国芭蕾舞界的震动。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决定响应周恩来总理“民族化、大众化、民主化”文化改革的号召,由校长李慕林成立创作组创编芭蕾舞剧《白毛女》,由胡蓉蓉担任编剧,严金萱担任作曲,蔡国英、顾峡美、凌桂明担任主演。他们的作品得到了文化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著名戏剧家黄佐临、京剧大师周信芳等亲自进行艺术指导。这不仅是革命文艺人才队伍对文艺形式的丰富,也体现了他们对革命历史阶段的深刻把握,喜儿和杨白劳的反抗成为民族阶级斗争觉醒的体现。
2015年,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白毛女》创作70周年,文化部决定复排《白毛女》,并在延安拉开全国巡演的序幕。雷佳饰演喜儿,著名作曲家关峡担任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丽媛老师担任艺术指导,黄奇石、刘凤德、莽珊珊分别负责文字统筹、指挥和造型设计。同时,贺敬之也亲自参与,张玮、孟于等老艺术家数次到现场观看《白毛女》试演,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4]7新时代革命文艺人才以原版《白毛女》为基础,把握时代特征和价值观脉搏,对经典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诠释,赋予歌剧以时代特征和新的主题——“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引导观众“学习真、善、美, 摒弃假、恶、丑”。为了使《白毛女》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将部分不能引起现代人情感共鸣的、略显累赘的台词删去,重新创作了个人唱段,增强艺术感染力,保证了舞台与观众之间情感的共鸣。
二、《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的基本特征
革命文艺人才队伍在时代的变迁中几经更替,但他们从构建意识形态的角度,立足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民的需求,始终坚定人民群众立场、坚守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不断发掘民间故事的政治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人民群众立场坚定
革命文艺作品的创作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阶级立场和思想观点,这在近现代革命斗争的历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始终坚定人民群众立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明确指出,革命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任务是在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并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鼓励抗日军民同心同德,坚决地打倒他们”[3]848-849。作品中阶级之间的激烈交锋是现实的缩影,对敌人毫不留情地批判是现实的坚决斗争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立场拥护的反映。
革命文艺人才队伍始终坚持艺术来自人民,回馈人民。他们着重揭露现实生活中剥削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激发人民群众对地主的仇恨,高度肯定人民反压迫的斗志,坚定农民参与革命的决心。例如,改编芭蕾舞剧时就将杨白劳服毒自尽的场景改成拿起扁担反抗,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揭示了受压迫阶级寻求自由解放的诉求,从而使剧作能够“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3]848。这不仅是政治上的需求,更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思想武器。
坚定人民群众立场,就是坚定地反抗压迫、奴役,就是坚定阶级斗争的观念。毛泽东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们要“帮助他们摆脱背上的包袱,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3]849。革命文艺人才赋予《白毛女》“人民自己的战斗的浪漫主义色彩”[5]32。坚定人民群众的立场,就是坚定人民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的信念。革命文艺人才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以直观的表现形式表明农民不再是甘愿受驱使、被压迫不敢反抗的承受者,而成为敢于斗争的历史主体。
(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肉和基石,抛弃民族文化创作的作品是无根的浮萍。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3]855中国戏曲、西方歌剧、话剧、古典舞蹈……革命文艺工作者将自身熟知的民族文化加以改造、融合,以本土的、民族特色的因素来表达中国的革命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新歌剧。
革命文艺人才利用传统戏曲的道白手法、话剧的对白方式、民族舞蹈的表达技巧,结合戏曲唱腔的唱法赋予人物鲜明的中国民族色彩。作曲家们吸收了地方戏曲与陕西、河北等地的民歌因素。张鲁学习眉户调并借鉴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青阳传》创作出《北风吹》,马可等人以山西的秧歌《捡麦根》为基调创作出著名唱段《扎红头绳》和咏叹调《十里风雪一片白》。人物语言,更是在兼顾大众化的口语式表达基础上取民歌和戏曲之长加工而成,句句押韵,朗朗上口。
周恩来提出:“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很好地保存。保存是为了批判地吸取它的精华,古为今用。”[1]27革命文艺人才队伍在学习和借鉴民族文化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塑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不断推进革命文艺大众化、民族化进程,也能够在传播中增强人民群众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
(三)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801革命文艺人才只有实事求是,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符合现实情况,才能“创造真正代表人民大众的新歌剧”[6]269。
革命文艺人才在革命斗争中认真向群众学习,抛弃主观臆想,在实际考察中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想,创作出符合人民需求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作品。下乡体验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成为每一代革命文艺人才队伍的必修课。吃苦耐劳是他们坚守的品质。例如,石钟琴曾不顾脚伤打着麻药上台表演,退休之后仍不忘指导新人。新一代白毛女饰演者雷佳在前辈们悉心教导和下乡考察中认真学习,稳扎稳打,成功完成《白毛女》传承的任务。
从激励、引导人们抗日反蒋,到鼓舞人们坚定土改决心,再到适应外交需要的创新,革命文艺人才队伍与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将革命理想信念、阶级斗争主题与民族艺术发展需要完美结合。他们毫无保留地指引年轻一代,以身作则,引导人们形成对革命意识形态的认同。以《白毛女》为连接的红色情缘传承是革命文艺创作者革命精神生生不息的见证。
三、《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的当代启示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7]4革命文艺人才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改造传统民俗文化,形成中国现代革命文化,其蕴含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以《白毛女》革命文艺人才队伍为基点研究革命文艺与人民、与政治的关系,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艺工作者要永远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文艺工作者要永远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3]851。这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们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熟悉人民的生活。任何一部脱离时代、远离人民群众生活的作品都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更不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形成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革命文艺人才对《白毛女》的改编是为了满足不同时代人民大众不同的审美需求。导演王滨为了使电影剧本贴近农民的生活现状、符合当地生活特色,特地聘请了农民作家杨润身作为电影剧本的编剧。京剧、芭蕾舞台剧的改编也是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正是由于创作队伍对人民需求和革命需求现实差异性的敏锐捕捉,进而有针对性地修改剧本,《白毛女》才不断突破时代的局限,为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作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与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8]12为人民服务不是臆想,不是空话,文艺工作者不能以个人经验代替人民经验,不能以个人情感代替人民情感,要脚踏实地向人民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素材,在生活中体验情感。
(二)文艺工作者要不断继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任何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创作的土壤——民族文化。文艺工作者要不断继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毛泽东强调:“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3]1083
“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2]707周恩来也指出:“我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1]27包含戏曲在内的中国戏剧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参与度得到了革命文艺人才队伍的重视。他们基于民族文化又高于民族文化,以传统文化形式实现了文艺革命话语权和民间文化话语权的替换。晋剧名角郭兰英在表演中运用了戏曲的传统唱法和舞蹈表演形式,向更深层次的民族化、大众化迈进。
坚持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文艺创作的需求,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它既是文艺人才探索中国新文学的重要经验和依托,也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时积极的反抗和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9]164所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要始终坚持中国作风和中国做派,在体现民族特色中推进作品的大众化,在大众化基础上增添民族特色。
(三)文艺工作者要持续发挥经典作品的育人作用
周恩来曾明确指出:“文化艺术工作者要担负起扫除旧社会习惯势力的责任,用新的思想去教育人民,影响人民。”[1]148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古以来便有着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文艺工作者要持续发挥经典作品的育人作用。革命文艺人才以《白毛女》为载体,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将反压迫的革命斗争精神蕴藏其中,使受众受到教育。
革命文艺人才队伍以真实的农村历史和阶级现状描绘激烈的阶级矛盾,在压迫和反压迫中鲜明地表达了阶级斗争的观念,使人民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滋养自己的革命精神,唤醒斗志,“解放区的文艺对群众和干部产生了最大的动员作用与教育作用”[10]520。王昆助力复排时说:“我要抓紧时间,在有生之年希望让这部经典唤回人们的纯真、善良。”革命文艺人才在不同历史阶段持续发掘作品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价值,既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也是革命文艺人才与时俱进的体现。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明灯。文艺工作者要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继续提高自身革命政治素养,在作品中加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特色,持续发挥经典文艺作品的育人作用,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1]做贡献。
数代革命文艺人才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以现实性和人民性作为出发点,深刻把握时代革命的命题,将中国革命和中国文艺相结合,实现了文艺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8]13。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人民本体论的指导下,探析《白毛女》革命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是探索时代与民族审美价值统一的关键,也是增强革命文化力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