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互动:武式太极拳生成史考察

2021-01-15李建民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拳术清平太和

李建民,杨 俊

(1.邯郸学院 太极文化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安康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一、前言

“关于文化自觉的武术研究应从拳种入手”,首先要“梳理拳种生成发展成型的历程”[1]65-69,对有关太极拳开展研究也应从“梳理太极拳流派尤其是武式、吴式、和式太极拳生成发展的历程[2]195”开始着手。因此本研究以武式太极拳生成为研究对象,立足武式太极拳传承人的角度,钩沉武式太极拳生成历史生态。一方面为丰富中国太极拳文化史,另一方面为推进武式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再一方面为重新认识太极拳起源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坊间对太极拳史的研究已具相当规模,众说纷纭,不能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致口径。笔者通过深入研究武式太极拳史发现,武禹襄的武氏家族不仅对武式太极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贡献,对杨式太极拳史、乃至整个太极拳史的形成均有着特殊的意义。具体来说,武澄清《王宗岳拳论》的发现,是形成武禹襄创武式太极拳的重要启发;出于武汝清的介绍,杨禄禅才得以去北京教拳,才使太极拳从乡村一隅进入到大都市,才使太极拳为外界所认识和认可。杨式太极拳在北京发展起来以后,才有了全佑从学于杨禄禅、杨班候,发展为吴式太极拳;才有了武式太极拳第三代郝为真进京省亲,以及孙禄堂的从学乃至发展为孙式太极拳。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武式太极拳生成发展历史和各式太极拳的发生、发展史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武氏一门两进士,又均多文人,历史有对他们的书写,且他们自身也有记录笔记的习惯,为太极拳史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因此,如能把武式太极拳历史梳理清楚,就有望突破近代以来在太极拳历史与源流方面的研究瓶颈,为认识太极拳源流提供一个全新面向。

二、武式太极拳名称的由来

(一)太极拳名称的考察

第一,民间俗称。永年广府人见到此拳,发现其“绵软无力”,“似弱柳迎风”,称之为“绵拳”;又见习练此拳的人们在一起搭手相较,功高之人把对手控制的“进退不得”,看上去像被“粘住一样”[3]242,又称其为“粘拳”。流派未分之前,人们将杨禄禅所传之拳称为南关“大捋”或“大架”,将武禹襄所教之拳称为城内“小捋”或“小架”,也就是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第二,翁同龢提名。传说翁同龢大学士在观看杨禄禅表演拳艺后,评价“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手书“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因此,人们称杨禄禅所演之拳为太极拳。第三,李亦畬笔录。李亦畬将王宗岳拳论、武禹襄论著以及自己的理论文章,集合成册,手抄三本。后人称之为“老三本”。在“老三本”中出现了“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小序”等多篇以“太极拳”命名的拳论篇目,这是首度用“太极拳”为之冠名,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记载太极拳的民间文献。第四,《清史稿》书写。《清史稿》[4]中记载有“清中叶,河北出现太极拳”,这是“太极拳”之名最早见诸于官方历史文献。

(二)武式太极拳名称演变

起初,武禹襄、杨禄禅经常在一起练拳,拳艺差别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所演之拳渐渐产生了区别,人们于是将武禹襄所演之拳称为城内“小捋”,或“小架”(武禹襄家住广府城内迎春街)。到“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西式体操“步入学校[6]”,郝为真顺应时代发展,将此拳引入广平府中小学堂,开始尝试用一至四呼的口令指挥教学,并加大了拳架中开合的幅度,人们将这个时期郝为真所授拳架为“郝架”或“开合架”。再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印《李氏太极拳谱》[5]651-652时,马立伯为该书撰写序文时说,太极拳已如“学术与主义”“各派有各派之特长”,并将创始于武禹襄,承传于李亦畬,发展于郝为真的拳术,称之为“李郝派”。到1950年代郝少如应顾留馨之邀出版专著时,为纪念武禹襄创拳之功绩,正式将此拳定名为“武式太极拳”。民间传承时为了突出血缘和类血缘关系,多采用“武氏太极拳”之名,如姚继祖先生的《武氏太极拳全书》;还有为突出流派,而采用“武派太极拳”,如以吴文翰为首的研究者多采用此名。本文采纳中国武术协会广泛采用的书写方式“武式太极拳”,指称传承于武禹襄这一脉的太极拳。

三、武式太极拳生成生态

关于武式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康戈武先生撰文描述:武禹襄太极拳技艺的获得有两个渠道,其一是与杨禄禅比校“得其大概”;然后是与陈清平研究而“精妙始得”[7]。但这篇文章中没有详细论述这两个“得”分别得到了什么内容,笔者综合历史事实和专家访谈,认为从杨禄禅处所“得”多为技术,从陈清平处所“得”多为理法,此二得成为后来武式太极拳生成的关键。张志勇在文中引出了武禹襄习拳的经过:第一,太和堂药店是租自武家房产,且两家关系密切,世代交好,使武禹襄能“常到太和堂”药店与“伙计交流拳技”。第二,武禹襄生于武术世家,他们家“有文武并举之家风”,因此,自幼习武,功夫精纯;第三,武禹襄慕学成返乡杨禄禅“其技之精妙”,并得到杨禄禅的“倾心接纳”,势必获得了部分拳技;第四,武禹襄“从赵堡镇陈清平习练”月余[8]而得精妙。这一过程中,太和堂药店为武禹襄初识太极拳技提供了场所和方便。任何事物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都是经过了长时间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才得以产生,武式太极拳的生成也是如此。本文依据现有文献资料,结合笔者访谈永年太极拳相关专家获得的口述史材料,把武式太极拳生成的历史生态归因为以下六个方面的互动:

(一)武有其基:家族习武传统

据《武澄清自定年谱》所记,武禹襄祖上是山西太谷人,明永乐间迁居永年。永年广府武家既是书香门第,又是武弁之家。武禹襄的曾祖父武静远“武生,卫千总衔”。武禹襄祖父武德刚也是“武生”。他的外祖父赵宏勋,是宣化镇君子堡“把总”。他的父亲武丕承习文为“邑庠生”[9]438,他大哥武澄清兼修文武,“读书为文,暇则习武,数十年来善自卫摄”[14]122-123。从以上可以看出,武禹襄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从小就受到家族习武传统的浸润和熏染,练就了一身的功夫。吴文翰先生在文章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了武氏家族的习武传统。“禹襄及两兄虽系儒生,因受时风和家庭影响,亦雅好武技,勤练不辍”[9]113。“兄弟三人,学兼文武,并声于世。[9]120”《永年县志》中也有关于武禹襄“性至孝,尚侠义,好武术”的记载。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武式太极拳传人也都表示武氏三兄弟自幼习练红拳、二郎拳等拳术。以上材料都说明,武禹襄自小就打下了一定的拳术根基。

(二)武有其授:问艺太和堂

太和堂药店是河南温县陈德瑚家族在永年广平府经营的一间中药店,经营各种地道药材和膏、丹、丸、散等,在河北一带远近闻名,同时太和堂药店的拳术活动促使了永年太极拳产生。据太极拳活动家杨宗杰先生介绍:有一天,杨禄禅经过太和堂药店,有一泼皮正在店内寻衅闹事,只见泼皮与药店掌柜王昶纠缠在一处,掌柜隔着柜台手一翻就把泼皮打出了门外。练功多年的杨禄禅看出,药店掌柜所习拳术与众不同,经再三琢磨,仍难悟其中奥妙。于是将所见之事如实告知了拳友武禹襄,武禹襄听说此事后,就“常到太和堂闲坐,见店伙计所演拳技与众不同,遂以客东之谊求授”,而“练习有年”[9]2。另据太和堂第五代主人陈萍口述,当时太和堂药店的主人陈德瑚和武家关系非常密切,永年太和堂药店就是陈氏租自武禹襄家族的房产,所以,这样就为武禹襄接触这门拳艺提供了便利。

(三)武有其谊:与杨禄禅“比校”

李亦畬在《太极拳小序》中用简短的几句话,记载下了武禹襄与杨禄禅拳术交流的全过程。“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旋里后,视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校”[16]21-22。由上文,可知武禹襄经常跟杨禄禅“比校”,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另有记载,杨禄禅学成返回永年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太和堂药店设场传授拳艺,武禹襄兄弟三人“慕其技之精妙,皆折节与交”,杨禄禅“以武氏为永年望族,亦倾心结纳”[10]44,武禹襄兄弟能够放下望族与文人的身份,结交杨禄禅,赞誉他的精妙拳技,这样就在永年形成了一个杨、武式太极拳世代交好的拳术生态,也就是广府人常说的“杨武式太极拳不分家”。访谈过程中,也听到武式太极拳传人讲述武禹襄与杨禄禅经常在一起切磋的故事。他们在一起的比校与切磋,促成了杨禄禅“三下陈家沟”,形成了永年广府比学赶帮的良好拳术氛围。最初杨禄禅和武禹襄都在太和堂药店学习拳术,但药店掌柜和伙计们掌握的拳术毕竟不是那么的深入。因此,掌柜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提出你们要想继续深入的学习,可以推荐到陈家沟向当地的拳师陈长兴学习。武禹襄由于两个哥哥都在外地做官,家里还有老母需要照料,无法抽身前行。鉴于此,先由杨禄禅去陈家沟学习。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武禹襄仍在太和堂药店继续拳术练习。杨禄禅第一次从陈家沟学成回来,找武禹襄比校,过后杨禄禅深感自己的拳技还不如一直在家练习的武禹襄进步神速;于是又返回陈家沟,去继续深造。再次学艺返回家乡后,两人通过比校,打成了一个平手,杨禄禅感觉还是没有学到真本领,遂有了三下陈家沟之说。武禹襄每次与学艺归来的杨禄禅比校,肯定会有不同的感悟和启发,这样多次的交流与碰撞为武禹襄的创拳贡献了灵感。

(四)武有其承:月访陈清平

李亦畲《太极拳小序》记载了武禹襄月访陈清平便精妙尽得一事。“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16]21-22这段记述使不明就里的人产生了很多的疑问。第一,武禹襄有何等的聪慧和悟性,能通过“月余”头脑风暴式“研究”而“精妙始得”?第二,武禹襄与陈清平有着何等的因缘和际会,能使陈清平将毕生辛苦所习倾囊授之?有学者认为,经太和堂药店的陈德瑚介绍武禹襄去陈清平处学拳[8]。吴文翰《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提到:武禹襄到赵堡镇造访时,陈清平正为一场官司牵连,武禹襄利用当时怀庆府知府与武家交好的关系,为陈清平了结了官司。当陈清平得知武禹襄是为学拳问艺而来,遂将武禹襄邀至家中,将拳技奥秘悉数告知[9]2-3。总而言之,武禹襄在陈清平处经历了深度的交流和研究,获得了拳术之中的核心理法。武禹襄能在“月余”有所得,归因于他去赵堡镇之时,早已积累了相当的拳术基础。因此,武禹襄才能在短时间内,从理论上建构起创新拳术的概念框架,为后来与李亦畬两人刻苦的实践验证,实现由心知到身知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五)武有其依:发悟《王宗岳拳论》

武禹襄长兄武澄清在舞阳县北舞渡镇盐店发现《王宗岳拳论》,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交弟禹襄携回。武禹襄得《王宗岳拳论》后便无心仕途、究心拳术。从此依《王宗岳拳论》为基准,潜心研练,为了验证拳技,又常延请身强力壮精于武技的壮士切磋试招,不久便神乎技矣。经多年修订完善,研创出一套独具风格的“太极”拳学体系,包括了拳、剑、刀、杆等套路及打手应用。武禹襄学养深厚,能站在拳术融汇《王宗岳拳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将儒释道核心思想,参以兵家谋略,中医养生等多元文化融入拳术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出《十三势架》《身法》《刀法》《枪法》《打手要言》《四字秘诀》《打手撒放》等多篇理论文章。《王宗岳拳论》是武禹襄建构其拳学理论大厦的依据,是演为一派的根基所在。

(六)武有其益:深厚儒学素养

出生于晚清的武氏三兄弟,正值兴起于宋明时期的儒学思想发展到顶峰时期。虽然武禹襄3岁时,其“父丕承公患瘟疫”“弃世”,便由母亲武赵氏教养,但最终兄弟三人均成才、成名。武禹襄大哥武澄清18岁入邑庠,23岁在迎春街教读十余人。25岁“就荫轩师书房肄业”,“兼课三弟”禹襄读。26岁时“受成安县郎堡黄君”“修聘”训其子,同时“举三弟随学”;还曾留京受香山小府村聘,后又主讲秀洺书院,咸丰壬子科中进士。[9]可以看出,武禹襄除自幼在母亲的教诲下读书外,功课是多随其大哥武澄清习得。他二哥武汝清,字酌堂,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辞官后曾主讲清晖书院、磁州书院。“武禹襄身处以儒教为宗之室”[11]1-2,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武禹襄逐渐积累起了深厚的儒学素养。

清初学者颜习斋提出的实习实行思想影响了武禹襄的为人为拳。吴文翰记载了武禹襄练拳实践的过程,“常择壮年精技击者相搏”,验证所习,“偶有所得,随即记录”[9]109。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行为正是颜元所提倡的“实习实行”。吴文翰在《太极拳拳式名称的演变》一文还记载经武禹襄“修订的太极拳拳式名称具有了雅俗共赏,风格一致;形象生动,韵味无穷;名实相符,内涵清楚等特点[9]4”。同时张志勇也指出“武禹襄作为文人参与习拳,客观和详细地将所习练的拳术上升到了较高的理论和学术高度”。由上可知,武禹襄打下的良好儒学素养为其创立武式太极拳提供了助益。

四、结语

恩格斯说,历史上“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12]3武式太极拳就是在这样一个总的历史结果下生成的。从史料看,武式太极拳其基、其授、其谊、其承、其依、其益构成了武式太极拳生成的历史生态。“重塑历史、直接经历和神话化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13]106。笔者试图从旁观者的视角,以经历者不易察觉的面向,探寻武式太极拳缘起生成之事,使纷繁的事件变得清楚易懂且富有意义。

猜你喜欢

拳术清平太和
生死一幅画
生死一幅画
天一阁旧藏《太和正音谱》考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新时代下的文物保护工作暨太和社会文物捐献
方清平“谋害”赵振铎
生死一幅画
数学问题与解答
少林拳术图说(七)
拳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