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1-01-13王昕彤

考试周刊 2021年99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学

摘 要:政治教学是高中生接受思想教育、德育培养、品质塑造和灵魂净化的生命跃升平台,直接决定着高中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精神境界,与高中生的主体素质发展息息相关,能够为高中生提供强大的精神食粮、文化滋养。然而,现在的政治教学往往存在本本主义,教师在照本宣科中难以激发高中生的认知兴趣、求知动机和探究热情,进而导致高中生的认知状态、认知能力和认知效果都较弱。因此,政治教学急需一种新的教学资源来“激活”课堂教学,高中生也渴望在政治教学中看到“新面孔”,因而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造就了强大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政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路径;高中生

科学育人观催发了教师群体的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因而教师开始自觉探究政治教学的最优化构建策略,力求改变现在沉闷呆滞的教学过程和尴尬低下的教学效果,为高中生创设一个崭新的政治课堂。在教师的多维探寻范畴中,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也激发了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政治教学的教科研兴趣。于是,教师开始积极探究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教学的科学融合之路,力求为政治教学引入一个颇具影响力和教育力的新资源。

一、 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教学的切合性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是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引入资源。政治教学是对高中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情操修养等内心世界进行的良性干预活动,因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以教学资源的辅助角色“出场”,为政治教学提供自身的教育资源、三观标准和评价尺度,助力政治教学活动对高中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是政治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政治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塑造平台,而传统文化教育本身也是政治教学“临近区域”的教育形式,因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政治教学“并驾齐驱”,共同肩负起对高中生开展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时代重任。两者的融合践行了强强联手理念,切实可行。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教学具有教育内容重合现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秀资源和进步内容可以成为构建政治教学的信息基础和资源体系,因而传统文化教育是政治教学科学实施、持续提升、日趋完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長资源。因此,政治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面前完成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蝶变”。

二、 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路径

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教学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性,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与政治教学的融合成为必然,因而使政治课堂上拥有了双重思想教育滋养。

(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氛围

在政治课堂上,高中生需要进行收集信息、感知资源、悦纳教化和提升自我,因而需要激发高中生的认知状态、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够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因此,教师要努力激活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与认知灵光,借助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去促进高中生的快乐认知和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教学氛围的人性化创设之中,利用教学氛围的人文感召价值去科学提升高中生的主体能力,使政治教学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能力保障。

以必修一第二课“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

“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的政治教学与大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为高中生引入一段生活视频,以此开启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课堂讨论。在视频中,两个中年妇女拿着菜篮子进行交谈,谈话的内容是由于大葱的价格贵得离谱,已经达到六、七元一斤的“天价”状态。于是两人打算放弃购买大葱,而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葱头来替代大葱当调味品,因为葱头的价格仅仅为一元多。两人的交谈直接说明了大葱价格的“飞涨”已经直接“扼杀”了普通人的消费需求,而转向其他替代品的消费需求,也必然导致大葱消费市场的急剧缩减。而且,高中生还能够从视频中两个普通人的对话感受到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灵活应对的良好理念,对高中生施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意识。

(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中,为传统文化教育开辟出一定的实施空间,切实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成为政治教学体系中的局部内容,能够暂时代替政治教学而直接对高中生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和三观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在政治教材《传统文化》一节中进行名正言顺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政治教学之中。

以必修三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为例:

在“文化塑造人生”一课中,其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基本吻合,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教学内容之中,以此为高中生提供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滋养。为此,教师可以为高中生提供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此对高中生进行英雄教育、爱国教育、责任教育、担当教育和爱心教育,从而将传统文化教育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大力宣传“精忠报国”的岳飞、“两弹一星元勋”的邓稼先、“以身许国”的王伟等英雄人物,并以英雄人物为信息载体,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三)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渗透到政治教学的教学内容之中,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影响到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过程是高中生仔细研读、积极交流、主动思考、自觉悦纳、内化处理的生命跃升途径,因而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去积极影响高中生。高中生已经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发展能力,因而能够在教学过程对传统文化教育滋养进行“消化吸收”,实现快乐认知和健康成长。

以必修一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学习内容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以及个人的思想意识具有非常紧密的直接联系,因而教师可以直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此对高中生施加积极有益的切实影响。为了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切实提升对高中生的教育效果,教师站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点上带领高中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让高中生讨论一下:第一,钱从哪里来?第二,消费是为了什么?第三,消费的价值是什么?第四,什么是理性消费?第五,什么是虚荣消费?第六,在日常消费中什么是浪费?等。这样,高中生就在问题的导引下,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辅助下,用传统文化理念去反思自己日常消费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对高中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教育有效丰满教学过程。

(四)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评价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高中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品质修养和灵魂情操进行精雕细刻,自然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尺度和判断标准,才能够帮助高中生看清问题的是非对错。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借助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去帮助高中生挖掘社会正能量和人间真善美,为高中生积累更多更好的思想精华、德育滋养、文化营养和精神食粮。当传统文化慢慢进入高中生的教学评价之中,传统文化教育就会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

以必修一第七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为例:

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引导高中生看到“按劳分配”“按股分红”以及“社会公平”等现实问题,并积极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渗透其中,引导高中生以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为教学评价的实施标准去探究“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公平性。在传统文化体系中,以个人贡献、财力提供为依据进行收入分配是完全合理的,因而高中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明白“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后进行收入分配的正确性与公平性,也以此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理念的帮助下,高中生也会认识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为依据进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不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五)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效果

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相似性和一致性,因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渗透于政治教学中的諸多方面,自然也能够在渗透区域中发挥出本位化教育价值。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在政治教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能够发挥强大的辅助价值和教育效能,在提升政治教学课堂效果中功不可没。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渗透到政治教学的课堂效果之中,从而将传统文化教育牢牢地“根植于”高中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觉悟之中,并影响着高中生。传统文化教育因为积极辅助政治教学对高中生施加积极有益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品质教育,而被高中生“爱屋及乌”地感知与悦纳,进而在高中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与品质修养中留有深刻的认知印记。

三、 政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拓展

第一,教师要注意传统文化教育的辅助性。在政治课堂上,政治教学毕竟是教学主角,传统文化教育只能在某些特定区域与政治教学实现“并驾齐驱”,因而传统文化教育只能在政治课堂上以辅助角色出现,不能喧宾夺主。

第二,教师要注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择性。在传统文化教育辅助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倾注在政治课堂上,要为高中生精心选择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秀资源、先进理念和民族精神,扬弃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元素。

第三,教师要注意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性。传统文化还存有一些可利用和可提升的发展性教育元素,因而教师可以将这些积极元素加以完善再引入政治教学之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更为政治教学助力加油。

四、 结语

教师是高中生进行知识积累、视野拓展、能力训练、素质发展、思想提升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和促进者,更是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和育人规划的践行者。因此,教师深入剖析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区域邻近性和内容一致性,力求将传统文化教育科学渗透于政治教学之中,以此优化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上获得的认知资源和探究内容,切实加速政治教学的科学发展以及高中生的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与素质提升,助力高中生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曾艳珊.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传媒结合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9):126-127.

[2]林伟坚.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之路[J].求知导刊,2019(48):14-15.

[3]赵昆,孙建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23-25.

[4]丁盼盼.优化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提升传统文化育人功能[J].中学教学参考,2018(28):47-48.

[5]薛正云.高中政治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10):50.

[6]邱业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J].高考,2020(23):95.

作者简介:

王昕彤,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学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