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1-01-13景欣

考试周刊 2021年99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德育教育挑战

摘 要:德育教育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处在叛逆时期的初中学生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完善,特别容易被不好的事物所影响,如果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对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有极端的表现,所以需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老师要特别重视对初中学生德育的教育,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成长规律及学生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挑战;应对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初中阶段正在步入青春期,学生的发育特征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是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显著,身体在发展的同时各项机能也在逐渐成熟。这时候学生生命主体慢慢觉醒,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心理水平也在一个过渡期,从幼稚发展到成熟阶段,开始重视自己内心发展和精神追求,希望来自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对他们的关爱、尊重和理解。所以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因其自身的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老师必须特别重视初中阶段德育方面的教育。

一、 针对互联网带来的利与弊,德育教育应对策略解析

首先,从时代背景和新课改背景对目前的教育要求来说,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学生的教育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初中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优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立德树人特别重要,是一堂关键的课程,对教育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求必须政治素质过硬、有著深厚的教育功底、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的专业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我们在新课改中强调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初中思政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明确在德育课堂中情感体验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给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在使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授课,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更是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此基础之上,德育教育要做到与时代接轨,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和清晰的情感态度。如何促进初中学生更好地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通过一则电视新闻显示,从初中生每天上网时间来看,绝大多数初中学生每天登录多媒体平台的时间有近一半不少于两小时,上网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每天的交流基本都是和同学、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基本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和状态,表达自己的生活,包括对生活的炫耀,也有的会去发泄不满的情绪。而老师和家长们对学生最看重的往往还是成绩,这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感觉缺乏关心和帮助。学生的负担很重,课业压力大,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有的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出现翘课、逃学,还有的去打游戏,沉溺在虚拟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从家庭方面来讲,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成绩优异,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品德的养成重视度低;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是德育教育的执行者,但是大部分学校目前对于已有的德育课不敢去创新不敢去改变,怕这种改变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进而让家长不满,学生以后的发展受到影响;再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设施差距大,教学手段就落后。

所以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加强教学环境走向智慧化。先进、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一,学校可以通过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比如设置图书角、宣传栏以及校园的花草树木栽种、教育教学相关标语、校园广播站与图书馆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文化熏陶效果,使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改造工程,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第二,规范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做到从观念和行为规范上严于律己;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校风、学风等,生活信念的感染熏陶作用。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如何打破传统教学背景下的课堂与教学资源的固有结构,建设合理的“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呢?学校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学校内配备完善的互联网教学设施,设置专门的计算机教室,在学校加强“云”“网”“端”三者的建设和融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在线上线下的有效共享性,完成对传统课堂的改进,更多地与网络课堂相融合,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内随时交流学习达到共享优质资源的目的。

二、 针对德育“功利化”的情况,德育教育应对策略解析

近年来,德育低效化现象引起了广大的关注,国家和政府都十分关注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下发多个文件,采取多项措施来进行改革。比如对教材的多次改版,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以及对考试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但是并没有给社会风气造成根本的转变。观察当今社会,有部分人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没有家庭责任感,只是单纯地变成了金钱的“俘虏”,没有任何理想追求。在有人和没人的地方表现出的行为大不相同,缺乏“道德自律”。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所以初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德育的教育要强调价值的引导以及对学生启发价值的思考;从德育教育方法上来讲,要将学生认知和非认知性方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辩证地去看待,让德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初中教育功利化的德育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当成一种产品,老师就是制造商,他们只关心学生带来的社会使用价值。统一的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比较死板,缺乏对事物的创造性。现在社会对功利化的德育形容为:“以教育为手段,以学校为场所,以学生为对象,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体系俨然就是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线。”老师在学校量化的教学考核下,慢慢地缺乏当初教学的热情,所以我们应该在实施德育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现在的老师普遍对学生的心灵成长缺乏关注,在授课之前对文章所传递的知识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机械化、没有任何感情的授课,忽略了对德育内容和德育的思考和创新,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学得很被动,学习兴趣不高,从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德育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参与,德育就是一个空箱子,一压就瘪,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也就会越来越不重视,使得德育的有效期变短,德育的有效性下降,以至老师和学生都在怀疑德育教育的实用性。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自然科学教育的分数大于德育的分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会自动把德育放到最后一位。

德育是灵魂的工程,初中学生处在人生的认知阶段,更要重视德育的发展。要化解德育功利化的危机,必须转变当前的德育教育模式,由目前的封闭式德育评价方式转化成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评价管理,把学生之间以及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改变原有的死板单一的评价模式,发展学生自我评价,同时德育评价要不断地体现发展性,通过了解学生需求和个性特点,以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作为衡量道德、德育发展的根本标准。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老师、家长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做出改变。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实用性人才,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离开学校依然无法立足。我们的德育课堂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可以针对现在社会功利化的情况,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如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学生之间的利己主义等情况,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敢于去交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多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讓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是主动学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产生的疑问或者是理解的偏差进行纠正或者指引,这样学生学到的东西就会印象更加深刻,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现自己,从而让德育教学得到大家的认同。

三、 针对农村落后的建设,德育教育应对策略解析

在农村初中学校,思想品德课无法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会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副课”,在学科的最后一位,因为它的分数低,很好得分。另外在考试中,有时还会把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并考试。为何要重视农村的德育教育?因为近年来,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因打架斗殴,喝酒赌博以及去网吧的情况一再出现,使得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提到议程上来。学校在重视教育教学的时候加强了对安全的管理却放松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得现在学生存在严重的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初中学生这个特殊的阶段,本身思想就容易产生波动,行为容易极端,极易出现心理困扰等问题。农村初中也严重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法进行开导和教育。在农村初中教学过程中会发现部分老师基本不做课件,学校也对多媒体设备不进行维修,使得学校的教育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的认知就相对较差。在学校,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知学生应该遵守的思想品德规范,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可是学生并未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为在农村的子女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基本都是掌上明珠,别人说不得也碰不得,造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困扰,学生对老师的教育视而不见。

针对上述情况,农村的德育教育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首先教师要引起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能放任学生不好的行为;老师的备课要充足,紧跟时代的步伐,各种信息软件也需应用到课堂中去,要改变课堂的氛围。针对这个特点,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课程要求科学合理分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分享,做到信息互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德育教育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要做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地规划学生学习时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既达到了德育学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涂秀珍.初中校园舆论环境探析[J].发展研究,2017(2).

[2]李大健.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2008(11).

作者简介:

景欣,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新穗学校。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德育教育挑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