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法

2021-01-13何金平

考试周刊 2021年9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摘 要: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属于全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异篇同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作品和欣赏作品,也能使学生对作品中蕴含的矛盾点进行深入分析,促进学生鉴赏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异篇同构

一、 引言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升整体阅读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在实施群文阅读时,文群整合十分重要,需教师找出不同文本彼此之间存在的联结点,进而准确制定议题,讲授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法时,需教师找出科学方法。

二、 群文阅读和异篇同构概述

对群文阅读来讲,议题为群文中涉及的开放话题、可议话题,结合议题核心线索构建理解结构,在个人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师生之间实现智慧共享。

群文阅读可以使学生阅读量明显增加,促进学生良好阅读意识形成,也能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阅读能力与习惯,在辨别和认定中产生文本体验。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在阅读时的速度,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敏捷性。处于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较多新知识和新信息产生,要想快速、有效获取信息,就需掌握迅速阅读的方法。群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敏捷性,也能使学生在阅读时更有速度。除此之外,群文阅读可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阅读中成为主人,并不是单纯依赖于教师讲解,而是可以实现自我构建,高效进行阅读学习。

异篇同构法将教材作为主要内容,使不同阅读内容、不同章节、不同单元结合在一起,可以使通篇异构法存在的弊端得到弥补,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局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选取阅读标题,结合标题进行提问,将设问相同的文章总结在一起,然后展开群文阅读。异篇同构和通篇异构之间区别较大,对异篇同构来讲,文章内容虽然会有所不同,但是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上却具有一致性。

阅读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可以学会阅读。群文阅读下实施的异篇同构法重视群文阅读实施时比较阅读的实现,将共性阅读方法提炼出来;同时将选文标题作为主要抓手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学会提问问题,然后对选文进行解读。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也能掌握方法。当前社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如何快速得到信息实际上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重大考验,异篇同构方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信息快速获取能力,提升阅读效率。

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教学理念对群文阅读实际实施情况有重要影响,因此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防止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问题,也需防止阅读教学仅停留在表面,使阅读教学蕴含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但是当前阅读教学在实施时,教师讲授知识过程中,在应试教育作用和影响下,教师并不是十分重视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讲授阅读教学内容时,往往会将自身总结的结论全面传授给学生,未能给予学生充分空间,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也相对不足,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力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教师对学生思维训练会有所忽视。教师进行阅读教学中,不是一定需要达到阅读数量,而是需引导学生逐漸掌握阅读的方法,强化学生对于学习技巧的理解与掌握,也要学会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实际教学中需在重视文章鉴赏、文章精炼、文章精讲,也能关注学生对文章整体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体现出阅读教学整体性。但是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讲,教师往往对思维训练有所忽视,未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点拨,教学中更多进行内容传递与结论传递。这就导致学生难以保证思想上的独立性与灵活性,思维能力不能获得较好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也明显不足。兴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发挥驱动作用,学生在对阅读充满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整体的阅读能力,但是实际上多数学生在面对高中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时,对阅读缺少足够兴趣。

四、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法

(一)基于文体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

如《荆轲刺秦王》以及《烛之武退秦师》都属于记叙散文,这两篇文章设计在一个单元中,展开群文阅读比较适合。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为标题当中涉及的核心字,文章主要划分为几个部分,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性格特点,最终的结局怎样。在第一篇文章中,标题的核心为刺,在第二篇文章中,标题的核心为退,两篇文章均可以划分为前、中、后几个部分,主人公分别为荆轲以及烛之武,最终的结局为失败、成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脉进行梳理,然后进行系统性对比。《荆轲刺秦王》中,在行刺之前包含了行刺原因、行刺准备、行刺诀别这几方面,在行刺过程中包含上廷而见、困穷匕现,行刺以后最终身首异处。《烛之武退秦师》中,退之前秦军出师但无名,退中显示出智慧和勇敢,智慧主要体现在亡郑有害,亡郑亡秦、舍郑有利,退之后初步获得成效。同时在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将对抗和结局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理解,感知群文当中体现出的具有共性的主题价值。两篇文章的主人公结局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获得了赞誉,也都留名千古,将不畏强暴的文化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出来。

上述为相同文体情况下实施的异篇同构法教学。

(二)基于语言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

群文阅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将不同文章有效结合在一起。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杂乱无章之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方法掌握、规律掌握以及技巧掌握产生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构建能力和运用能力。为保证学生进行异篇同构法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应对文章中涉及的语言特点进行重点讲授,进而实现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构建能力的培养。《荷塘月色》中主要为景色描写,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就可以将其与《故都的秋》一同讲授。在《荷塘月色》中描写道:“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包括比喻、拟人等。在《故都的秋》中描写道:“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虽然在修辞上有所不同,但是均能通过描写体现出作者对特有景物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将不同修辞手法运用在自身语言表达中,科学掌握语言构建方法和语言运用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促进学生文章整体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挖掘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情感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

基于群文阅读讲授异篇同构法,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实际上,一些文章作者不同、主体不同,但是作者表达的情感往往相同,虽然在细节上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些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深刻思考,为学生创造良好思维提升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中体现出的情感,基于写作角度、写作背景展开探究。如在学习《苏武传》时,教师就可以将《廉颇蔺相如列传》与其一同讲授。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运用对事情生动的叙述,将蔺相如这一人物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不逞强的英雄形象刻画了出来,同时描写了蔺相如遇到问题时,优先考虑国家大事的高贵品质,赞扬了廉颇可以改过的精神,两人消除误会以后共同抗秦,呈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苏武传》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苏武的身世进行了介绍,也介绍了苏武出使原因、出使背景。从一开始文章便写了相关内容,第二部分则重点对苏武留胡这段时间中备受艰辛,以及与民族气节相关的事迹进行了记录。这部分内容通过精彩的描写将苏武反抗匈奴招降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第三部分细介绍了苏武回国的经过,最后一句看似平实的记述,实则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当然也体现了苏武信念的坚定与执着,这种坚定和执着令人敬佩!苏武在历尽磨难之后,最终完成出使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坚守了民族气节,历经艰辛回到大汉,在描述时作者体现出了浓厚的欣慰之感。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作者在进行时,体现出的思想情感具有一致性,即均表达了对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喜爱,也赞赏了人物的爱国情操。这种通过情感讲授同篇异构法,能够使学生在思维上更加活跃,提升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也能在阅读学习中灵活转换自身思维,高效解决阅读时存在的问题。

(四)基于手法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

在进行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写作手法情况下,才能更好找出文章在学习时的切入点。在展开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讲授异篇同构时,应注重写作手法的运用,通过讲授写作手法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深入学习文章内容。《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文章,均运用了叙述的写作手法,主要记叙人物的具体经历,事物发生过程、变化过程以及发展过程。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来自己身边,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贾雨村谋求复职。《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了黛玉初进贾府时,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怕让人耻笑。在贾府中,贾母对林黛玉嘘寒问暖。正当黛玉进入贾府与贾母叙谈时,王熙凤说笑而来,可以说是未见其人便先闻其声。《祝福》描述了“我”这个知识分子离开故乡以后,旧历年底时回故乡时寄寓本家四叔家中,正在准备过“祝福”情况下,四叔家原女仆祥林嫂死亡的悲剧。这两篇文章中,使用的写作手法相同,即均使用了记叙方法。但是如果对其进行详细划分,又会存在一定不同,即《林黛玉进贾府》运用了顺序写作手法,《祝福》运用了倒叙写作方法。通过这种结合文章写作方法进行讲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针对性地找出文章切入点,保证阅读的学习效果。基于异篇同构实施的阅读教学,应注重问题的設置和科学的引导,并且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科学、合理整合教材。这需群文文本存在相同特质,其中主要指文脉特质需存在相似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保证教学整体思路的清晰性,将难以理解的文章变得易于理解,帮助学生以较快速度掌握文章,也能使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更加关注文本形式以及语言体验,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五、 结语

总之,教师通过群文阅读实施异篇同构教学时,需选取合适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挖掘,并且自己在一旁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具针对性与方向性,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群文阅读方面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得到拓展,高效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掌握阅读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体现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质性。

参考文献:

[1]潘源祯.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异篇同构法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2):5-7.

[2]潘源祯.基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下的异篇同构法初探[J].语文月刊,2019(5):40-42.

[3]吴静宜.基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1):60.

[4]赵金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9):50-51.

作者简介:

何金平,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泾川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