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教学策略探析

2021-01-12曾丽琼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早期阅读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曾丽琼

摘  要:阅读是每个人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而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能否完成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幼儿来说,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教师要为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早期阅读是幼儿教育领域的关键一环,不仅能有效启蒙幼儿形成阅读意识和阅读思维,还对幼儿接下来的深入学习,以及语言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学前教育;早期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获取信息及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更要明确阅读对幼儿成长的品质建设的积极影响,关注早期阅读对幼儿成长的关键作用,根据幼儿的思维基础及在阅读方面的兴趣要求,合理构建幼儿的早期阅读环境,开展科学的阅读活动,引领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养成优质的阅读习惯。

一、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是促进幼儿形成良好语言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水平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训练,使幼儿能够从对文字的基础内涵中形成一定的感知,并且配合阅读材料中的图画进行观察和分析,加深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和感悟。在幼儿阶段积极开展早期阅读活动,能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意识,让幼儿学会倾听,懂得感受和理解。与此同时,也能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获取更多积极的文化素养,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进一步实现幼儿的智育发展、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创造条件。早期阅读是幼儿与更丰富的自我、更辽阔的世界、更充实的文明逐渐构建联系的入口。

二、早期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

1. 針对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本阅读材料

绘本是幼儿想象的天地,编制幼儿的童年梦想,满足幼儿探究的渴求,滋养幼儿潜藏的成长力量。贯彻“让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为幼儿选择不同的绘本阅读材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部分幼儿刚刚步入到幼儿园的学习中,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的不适应因素,为这部分幼儿选择的绘本阅读材料,应该多以家庭场景和幼儿园场景为基础的图画教材,使小班幼儿通过阅读此类图书,一旦遇到与阅读刊物上类似的场景,他们就会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如《小蓝和小黄》《颜色国的秘密》《谁藏起来了》等;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相比小班幼儿有了更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阅读材料,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解能力,如《晚安,月亮》《小熊不刷牙》《吃黑夜的大象》等;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在幼儿阅读之前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阅读材料的提供上也可以选择一些寓言故事或科学故事,进而更好地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如《老鼠娶新娘》《鳄鱼爱上长颈鹿》《蚯蚓的日记》《一园青菜成了精》等。

2. 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组织幼儿参加早期阅读活动,需要幼儿在有效的阅读环境中进行,方便幼儿之间的交流,体会阅读和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要在不断的模仿和学习中获得语言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阅读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充满阅读气氛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活动,以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产生阅读兴趣。

在为幼儿创设阅读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先注意阅读的环境要安静、宽敞、明亮,将书籍放在幼儿能够得到的地方,让幼儿自主进行阅读,感受阅读是一件非常轻松、有趣的事情。给幼儿配备的阅读材料包括书签、分类盒等,定期更换幼儿阅读的书籍,每周可以根据幼儿日常阅读书目,做适量剔除和增补。另外,为了丰富幼儿的阅读方式,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和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连环画,在吸引幼儿注意的同时,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表达。

3. 提供阅读时空,提升家长早期阅读指导能力

阅读区的活动,幼儿是自愿、自主的,但不是毫无目的的;阅读区的材料是开放的,但不是盲目的。阅读区活动和集体性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两者有一定的联系。阅读区活动的内容可以是集体性“师让学·读思达”(“让学”是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直抵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读思达”是余文森教授提出的教学法,他指出: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后的延伸,教师可以在阅读区观察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行为等基础上,生成集体性“师让学·读思达”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关文化,设立“绘本吧”“绘本图书漂流站”等,开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在家长开放日时,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小小朗读者”的阅读活动。教师先让家长与幼儿准备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以是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在家长开放日的阅读活动中,顺势开展“我是小小朗读者”的表演活动。然后,教师邀请幼儿分别上台讲故事,在每名幼儿讲完故事之后,由台下的幼儿评价,幼儿家长打分,评选出“最佳朗读者”“最佳演说家”“最佳评论家”等,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快乐,让幼儿通过阅读、思考、表达及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等活动学会主动学习,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真正践行“让学”理念,将阅读让位幼儿。

4. 开展早期阅读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早期阅读活动有其特殊的载体——绘本。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幼儿,围绕绘本开展的集中的早期阅读活动。随着教师对《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学习与体会,在早期阅读“师让学·读思达”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逐渐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幼儿的学,也在克服阅读等同故事教学、阅读等同看图讲述等问题。教师从幼儿的立场考虑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使用等,这些是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每名幼儿在各自的阅读水平上有想法、有提升。

例如,在一次早期阅读“鸭蛋哥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蛋”作为主要角色,在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观察图画书中的关键画面形象、观察关键细节表情、理解人物动作相互关系和具体画面上包含的内容。于是,教师导入活动内容: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你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蛋。教师接着提问:这个是谁的蛋呢?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秘密就藏在绘本里,找找答案吧。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观察画面细节,猜测对话,师幼共读理解绘本内容。特别是对提升问题的有效性、给幼儿一个内化的过程、注意画面关键点的观察等进行反馈探讨。引导幼儿在阅读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教师走进绘本、感受绘本,心中要有线,活动中要仔细钻研教材,挖掘绘本本身的魅力,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在与幼儿互动中,是了解幼儿理解程度的最佳机会,教师要及时推进、引导。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陪伴幼儿完成阅读过程,将其发展成为具有“爱阅读、善思考、敢表达”的幼儿。

基金项目: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度开放课题——幼儿园早期阅读中“师让学·读思达”策略的实践研究(KCY2020006)。

参考文献:

[1]陈晓华. 通过阅读区活动,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与发展[J]. 山西教育(幼教),2020(4).

[2]冯亮.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J]. 明日风尚,2019(1).

[3]王一凡. 浅谈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教育行为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 教师,2015(33).

猜你喜欢

早期阅读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幼儿早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