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2021-01-12蒋浩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小学班主任新形势

蒋浩伟

摘  要: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模式,也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班主任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肩负着管理班级、学生德育、家校协调的教育重任。因此,新形势下班主任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对于营造开明、民主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新形势下的小学班级管理问题,探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受陈旧教育理念的束缚与班级德育复杂性的影响,很多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渐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增多,这也给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的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德育对象、工作特点、外界因素三大方面。首先,从德育对象来看,当下的小学生心理脆弱、情绪敏感、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小学生不懂得换位思考,而受到来自网络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使针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好开展,班级管理难度加大;其次,从工作特点来看,小学班主任工作量大,班级事务较为琐碎繁多且耗时费神,高强度、压力大、超负荷的工作长期持续,容易造成班级德育的“形式化”现象,甚至导致班主任负面情绪的产生,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从外界因素来看,社会对班主任的期望值日益加大,教育主管部门对班主任工作的各项考核与量化,无形之中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

二、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1. 夯实基础,做好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基础内容。在这一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于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无论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学习自主能动性,都处于正在发展而尚未成熟的阶段,需要通过养成教育来推动其自主能力的发展。当前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来自家庭的精心呵护更容易助长其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在独立生活、合理安排作息、积极与人交往、准确表达思想等方面技能的获得,通过班级值日、志愿者活动、集体比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锻炼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在独立自主方面的知、情、意、行,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内化为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

2. 立足现实,注重心灵塑造

小学生的性格、思想、行為等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小学生的情感趋于稳定、丰富、深刻,如果班主任能够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将会对小学生的终身成长大有裨益。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频繁接触电子产品,这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而且还有害于他们的精神成长。小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较弱,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乏自主甄别与筛选信息的能力,这对小学班主任的学生德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因此,班主任要认清日渐复杂化、多元化、动态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并立足现实,全面拓宽德育视野,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德育资源的整合到德育主题的提炼,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活学生的内在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对学生心灵世界的塑造。当然,小学生的信息面广,头脑较为灵活,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故事、游戏等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要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来生活和学习。

3. 积极实践,开展主题活动

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其体验,而且还能给师生交流创造机会,并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要扭转小学班级德育低效的局面,需要在活动中育人,即班主任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引导学生观察、体悟与反思,从活动中增强自身明辨是非、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要注重将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利用重大新闻、传统文化、节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利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月壤”的新闻举办“我与太空有个约定”主题手抄报设计大赛;在全国消防日当天进行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并联合校外力量举办“安全逃生演练”活动。

4. 文化构建,实现自主成长

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经历了权威管理、制度管理、文化治理的发展阶段。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提质增效要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班主任角色从“管”到“导”的转变,推动学生自主成长,这也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要以“文化”为抓手,通过构建班级自治文化,营造民主氛围,有序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自治管理。这样,学生在参与班级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学会自我发现,能够全面了解并客观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弥补短板,从而实现自主成长。通常来说,小学班主任爱操心,尤其是责任心强的班主任,最难通过的是自己的心理关:为学生太小而不放心,怕他们做不好;为班级管理的细节而焦虑,担心家长质疑。倡导班级自治文化,意味着班主任不直接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与执行,而是主动转型,成为决策顾问或指导,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创新,班主任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困惑,以辩证的观点理解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优化德育实践,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丹丹.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才智(下旬刊),2015(9).

[2]马海霞.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9(13).

[3]王运抗. 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22).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小学班主任新形势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