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性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研究

2021-01-11建邺区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性

建邺区委党校课题组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突出了人民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民性”的感召下,基层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多元治理等方式构建了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強调了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性,让社区群众具备更多的话语权与参与权,在多元化的建设中凸显了差异性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并通过立法保护的方法,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1)06-0086-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开展的宗旨,更好地发挥“人民性”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质量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完善和创新的挑战,基层领域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

(一)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演化进程

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就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以及城市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所做出的评价标准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学者都认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借鉴商业化的管理模式,因为商业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城市文化供给,形成按需分配的合理模式,从而提高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结构性配置”[1]37逐渐被学者提出来,这种结构性配置更加突出以互联网数据为基础,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文化输送与爱国主义的宣传。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间差异”[2]82现象。城市社区的空间差异现象,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主要强调不同居民的文化获得感不同,强调每个公共文化服务的供应者需要按照文化的受众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此减少经济成本。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差异性问题上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这些学者重点研究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应者的供应动机,更加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商业动机。西方国家的学者们通过对商业动机的理解和概括将其推演到城市社区文化治理的高度上,这种思维方式虽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发展并非完全一致,但西方学者所强调文化治理的高效性、商业化、低成本的发展模式仍可以为当今中国社区文化的建设,特别是文化资源共享的具体实践提供灵感。

有的学者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社区层面三个领域评价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供应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学者们通过广泛调研,对文化受众进行多种方式的访谈和测试,深刻分析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应与相关地区的公共决策融合性发展。还有的学者专门对西方城市社区文化供应的机构进行广泛调研,总结出由政府支持、私营企业推动的社区文化治理模式,学者们发现这种商业化的合作方式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调动社区居民的文化参与热情,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服务网络,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文化自觉。从2000年以来,西方学者在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供给模式的研究中,凸显了两个重要的特色:一个是强调城市社区文化治理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可靠性”(Reliability)[3]215,另一个则是强调城市社区文化治理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移情性”(Empathy)[4]101。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靠性,主要在于考察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相关政策和相关实践,通过对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考察分析相关社区公共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同时,还要对城市社区文化受众进行广泛调研,总结相关文化服务中心令人信赖的程度。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移情性则强调社区文化平台对社区居民的关注度,相关研究者希望能够通过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与政府单位和社会民间组织的共同合作程度的考察,呈现出城市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供应模式的依赖感和需求度。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发展的早期,很多学者就提出与“人民性”相关联的重要概念和思想,这些思想理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到“人民性”,但是很多观点都与“公民性”“普惠性”相关。比如威廉·威尔克斯在其研究中提到了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提出的代表性思想,强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要遵循经济利益与城市公民利益相统一的原则,要构建符合持续性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等[5]44。虽然在80年代以前,西方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都没有凸显出文化受众的主体性地位,但是文化发展的普惠性特色已经被学者们关注到,这为20世纪以来突出文化受众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个领域的思想理论也走上了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很多西方学者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中国学者研究的同时,中国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建设也深刻影响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思维。从全球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多数学者都热衷于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来总结城市社区文化治理问题,并且提炼思想观念、呈现出理论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方面国内外学者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很多学者都认为未来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理论建设,必须能够有效表达出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诉求,从理论上可以直白地呈现出文化的接受者对文化服务提供者的科学评价。学者们发现,虽然当代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包含很多种,但是文化供给的模式仍然处于趋同化,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对社区文化的建设理解过于片面,“他们始终将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当作一种娱乐文化,认为城市居民需要这种公共文化服务来消遣时间。”[6]37但事实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还包含着接受教育的渴望,很多居民都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当作提升自己的学习手段。同时,很多学者还认为当代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在文化受众的群体中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模式,缺乏各区的具体文化属性,从而导致城市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缺乏自信心和依赖感。在未来的发展中,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建设要突出时代性和现代化,就国内而言,也有很多学者强调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群众进行文化学习和自我提升。有的学者将城市社区看作公共文化服务的“试验田”,强调“以创建城市为试验田积极实践制度设计研究成果,自下而上探索出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供给方式和建设路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7]。在具体的理论内涵领域,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首先要包括对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固定模式的研究,通过研究政府和企业对公共服务的投放力度、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广度、社区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密度等多方面考察,梳理出不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应的基本模式。除此之外,该理论还需要呈现出社区组织者、居民、政府、社区文化和谐程度、相关地区文化市场活跃程度的多元关系。通过相关理论的不断推演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场域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人民性逐渐被凸显出来。

对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中国学者也从各个视角进行理论深化。学者们热衷于从城区关系以及政府间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问题;研究我国基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的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提升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研究政府策略、市场引导对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推动效能;研究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建设发展的评估体系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性”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切入点,很多学者从居民参与度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等视角研究新时期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有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融合了西方的分析方法,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分析统一在一起,建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模型等。总体来看,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注重广义的社会文化发展到注重区域空间文化塑造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的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局面,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城市社区独立发展所塑造的文化特色。随着“人民性”理念的提出,基层社区的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建构,以此方式呈现了不同地理空间所形成的文化效果。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诸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城市社区文化治理等各种新的理论范畴逐渐被学者所关注。如果说原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更多的是倡导公共财产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那么在新时代“人民性”的引领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所要重视的则是社区居民所能接受的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相对应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也逐渐从传统的注重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转移到基层公共文化组织系统完善以及基层公共文化社会效果的评估上。这些新的理论发展态势都为新时代人民性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特别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与理论源泉。

二、 人民主体性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根本

近几年,社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以层次化和专业化的方式提供社区文化服务,这需要政府采用一种多中心治理的发展模式来调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从实践上来看,要构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曾指出要努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城市社区是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基本空间,它既具有地理空间属性,又具有精神文化价值诉求的属性,在城市社区空间领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可以有效反映出基层文化消费的内容诉求,以及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形成的社会功效。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是因为它能够调动多元力量进行社区文明的提升,在这个基层平台上,政府企业和学校以及相关居民群众可以互相协作,在满足个人文化诉求的基础之上,也可以向其他群体分享自己的文化素材。这种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平台是由政府主导建设,商业化和公益化并存的运营体系。早在《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的文件中,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就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被强调。文件指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既要突出文化服务供给的特色,又要能够确保公共文化秩序的健康发展。其次,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可以有营利性企业作为合作主体,但各项服务内容必须具备鲜明的人民性,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影视文艺娱乐活动的供应上、城市社区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工程上等,都要以人民的诉求为基础进行活动实践的展开。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必定是多元化治理的发展态势。在这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上,首先要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导者,也就是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基层政府要时刻把握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规划,从政策制定上确保基层社区群众最大范围享受国家文化政策的福利,通过科学的规划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资金支持,并引导其他社会力量协同管理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这一平台的供给者,也就是企业必须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生产模式,并要具備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而参与管理城市社区的文化资源。对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来说,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导者还是供给生产者,他们都要为供给对象服务,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供给对象,也就是社区居民的文化诉求、服务标准、效果反馈等。可以看出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其核心就是要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机制,在这种机制的运作下,既能够有效反映出社区居民的文化诉求表达,也能够为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购买提供有效的数据,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整合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治理和公共文化供给体系的建设上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之所以具有人民性,是因为这一体系主要以社区居民文化需求为服务核心,社区基层组织要不断强化居民文化权益的思想观念,简化和畅通政府与居民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传统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市场存在一种行政化现象,这是因为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导致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缺乏自由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城市社区功能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强调了多元力量的协同共建,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从本质上来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需要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文化有一种政治认同感,这就要求党和政府以人民性为导向进行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本身也是在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有效增强了城市社区居民的政治认同感;从这一角度来看,文化治理与政治认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所具有的人民性,不仅强调了文化的受众是人民,更加强调文化的供应者也是人民,从文化治理延伸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也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自我提升的坚定信心。

从时间上来看,新时代以来形成了两种鲜明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模式。第一种是2012—2018年内生性的供给模式,第二种是2018年以来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供给模式。之所以叫作内生性的供给模式,是因为2012年以来,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将社区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单位,将社区空间作为一个载体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税费改革之后,在文化治理方面的诸多任务都下放到了基层社区,城市社区的相关党组织担负起整个社区的文化建设任务。在这一阶段,基层文化治理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融合在一起,很多社区都以挖掘社区精英、打造社区文艺团队、提炼社区核心价值观念为重要抓手来建设各个小区的公共文化。从2018年以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体系建设强调了个性化发展,要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内容要具备多样性,这种文化治理模式与社区党组织通过组织力来构建社区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作为一种新生的力量,成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构建的重要主体。文化企业与城市社区的居民相互交流,形成了有效的文化交往模式,这种交往模式以社区家庭为最小单位,强调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素养与爱国主义信仰。可以看出,2018年以来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构的主体力量逐渐多元化和多样化,从而促进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三、 以人民性为导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多元性和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社区基层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上,社区群众提出了广泛性、多样性的服务标准。但是近几年,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日渐趋同,多数城市社区的文化服务内容,以休闲娱乐、数字化服务、展示展览、社区教育、团体活动等为基本形式,这种固定的文化供给模式,很难满足社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具体的问题表现在社区群众对文化服务内容质量不满意,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不理解,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所体现的临时性、动员性始终解决不了人民群众长期的公共文化需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首先要突出可持续性,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高校和个人,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在发挥主体性功能的同時也需要把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作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或者更加具体地说,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供应模式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很多城市社区都批量化、规模化地提供单一形式的文化服务内容,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但是从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等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便会发现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缺乏精准性。如何有效地整理好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对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质量,并且降低文化供给成本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几年从全省到全市一直推行五大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并多次强调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平衡基础上的差异化和精准化。之所以强调差异化是因为社区居民众多,但每一个人的文化诉求不同,不同人的价值观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他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充满了差异。面对这种差异性的现实,全国各地省市强调创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模式,鼓励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过程,让城市居民变为文化的供应者。这种文化供应模式从传统的国家需求、政府需求为主导转换成社区群众需求为主导,城市社区的基层组织更多地负责搭建平台,文化内容的创造创新由第三方企业和城市居民共同打造。这种发展模式充分促进城市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基层政府对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主要来自基层社区群众的诉求,只有把握住这种诉求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基层政府在文化服务供应的全部过程中,通过搭建平台来调和人民群众与商业化企业之间的关系,又在不断贯彻落实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模式基础之上,引导人民群众和第三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应者共同坚守社会主义文化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

(二) 以社区居民文化诉求为导向,突出社区空间的差异化建设

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为城市社区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很多多样化的素材,从现实生活状况来看,不同类型的社区需要建构不同风格的文化。从社区类型来看,包含了动迁安置社区、公房改制社区、新建商品房社区、大型保障房社区等。对于动迁安置社区来说,这种小区人口流动性比较强,而且经济水平从总体上看不占优势,很多居民需要更多的与就业教育相关的文化服务和老年人娱乐文化的服务。一般公房改制社区,社区公共空间有限,文化体育设施有待更新,社区居民对社区养老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充满期待。而对于高档商品房社区而言,多数居民收入良好,文化背景多元,从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整个小区的文化魅力也凸显了热情和活力。这种小区的居民更加关注节庆活动、亲子教育、科学治理等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省、市、区、县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攻击模式的构建中也承担了不同的角色,一般情况下,省厅级组织机构负责宏观的意识形态把控,通过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文体娱乐等内容的引导,向市区组织机构传递公共文化服务要求。而街道、乡镇和社区居民在基层组织的管理下,提供自身的文化诉求,并由市区公共文化组织进行整合。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所占据的资源不同,其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也不同,这种从上至下、从省厅至社区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纵向整合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公共文化服务的“横向整合模式”,这种“横向整合模式”主要是以基层城市社区为空间载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机构通过对顶层意识形态宣传和底层社区群众文化诉求的整合所建构的一种自我治理、自我服务的公共文化体系,“横向整合模式”与“纵向整合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社区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而后者更加强调相关政府单位通过宏观政策调控,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路径。无论是纵向的整合模式还是横向的整合模式,在城市社区功能化服务差异性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是由政府主导,但也要突出多元主体资本的投入。通过政策扶持,为各种文化企业搭建平台,让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更加符合现代化和社会化的服务标准。其次,还要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涉及教育、文化、财政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新时代为了更加高效的同一个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职能,有必要通过思考法律法规的制定来确保各部门工作协调开展。再次,就是突出在校大学生的作用,从各个社区的调研结果来看,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参与者。社区居民认为,在校大学生能够给社区公共文化的建设带来热情和活力,更重要的是,高校大学生能够把现代化的思想潮流、当下热门的科技文化、社会流行的热点议题带到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中。很多高校大学生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承担联络员的角色,在校大学生将社区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同自己家庭的家风建设以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融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社会效应,又拉近了社会各个阶层团体之间的距离。

四、 以人民性为导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路径的完善

(一) 加强文化公共服务供给的专业化,进一步融合公共服务空间

现阶段,中国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现象,比如基础设施陈旧、相关设施分布不均匀、社区文化服务精准度不高、文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文化服务供应模式专业化不足等。这些现有的缺陷都揭示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发展的不足,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很多时候还夹杂着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因素。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不断提高、优化相关领域人才结构,从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呈现出来的关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发展的相关报告来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重要手段。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社区管理部门每个月甚至每周都有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教育培训。这些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既具有现代性又呈现出了专业化。通过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骨干精英往往在基层群众的反馈中表现突出,甚至很多骨干精英逐渐被发展成为基层党组织成员。从供给模式的创新发展来看,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的统一标准,比如统一城市社区互联网的网点布局;统一城市社区数字平台建设,促进数字文化资源共治共享;统一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共建模式”的评价标准,以此构建区域化的效能评价体系,并在全国推广等。这些发展模式的统一性设置目的都是为了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向导。在建设过程中,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为代表,各城市社区都推进了在现有文化馆开设企业分馆的理念,让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有效推广了企业文化又增添了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现代性。从国际上现有数据来看,城市小区每200人应该占据300平方米的文化服务空间,并且这些空间的开放时间每周不小于30小时[8]213。按照这种比例,在我国并非每一个城区的市民都能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供给带来的福利,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必要将社区公共文化供给与城市区域文化供给和周边企业文化供给相融合,扩大现有文化资源的效能,形成社区、园区、校园文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这种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凸显出文化受众的人民性、公共性和主体性,相关基层组织要在融合影院、展览、读书会、文娱沙龙、书画培训等现有公共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增添城市文明的精神和社区群众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构建一種制度化、社会化和共享化的服务供给模式,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二) 以人民性为导向,加强意识形态规范与实证研究的融合

近几年很多城市都提出了以人民为导向,加强社区意识形态监管的思想。在现阶段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供给模式的创新机制都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同向而行。从本质上看,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宗旨就是为了获得社区群众的角色认同。为了推动城市居民持久性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就必须生活化、现代化,且具有社区特色。公共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建设中,群体意识的塑造更加强调公共精神,更加具体地说,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宗旨就是在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共理念和公共精神。当代很多学者提出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弱参与”[9]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弱参与现象的发生反映了城市社区意识形态弱化、公共精神薄弱等问题。伴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发现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精神,从公共文化供给的角度来说,学者们更加强调如何促使政府文化供给政策与居民主体性的文化诉求相融合,并且在日常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显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精神。从现实策略上来看,很多城市社区都乐于也擅长将传统文化的空间引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因为传统文化的空间塑造更具亲近感,社区组织通过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与宣传能够快速高效地形成一种群体性认同,这种认同根源于社区居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根源于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优越性的信心。这种具有亲和力的传统文化空间的塑造有效地缓解了社区居民的“弱参与”难题。传统文化空间的塑造搭建起社区群众的集体记忆,让社区群众产生了角色认同,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传统文化伴随着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给予社区文化营养,如此一来,三种文化形态所构成的现代性社区文化,可以有效调动社区群众对文化学习的热情。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学者们也认为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相融合、相统一,有助于坚定社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同时也有助于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发展的稳定性。从策略路径角度出发,为了延续这种发展的稳定性,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发展创新必须受到相关单位的立法保护,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天津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条例》等诸多文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省市都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发展作为立法保护的重要对象,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具体过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政策性主导与需求性主导的问题,第三方服务性公司资金投入问题,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的联合发展问题,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等都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立法、保护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三) 加强资源整合力度与制度保障力度,让人民享有更多的文化内容

近几年,科学整合基层社区公共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各省市以及基层社区都在强调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能力的效能。从理论上看,整合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本质上就是优化公共文化资源,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发展,同时对基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又能够更进一步地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人民性特色。从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的历史演变来看,虽然不同时期我国都有各种类型的相关政策出台,但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宗旨。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2012年,国家出台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的相关政策有53项,相关政策突出了十八大以前,国家政府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产业的关注,多数政策文件都明确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创新既要遵循市场原则,同时还要遵循社区人民对文化服务种类的诉求。从2012年到2020年,国家出台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涉及的对象更加具体、明晰,针对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场所、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系统建构、文化企业参与运营的模式创新等。从发展历史来看,资源整合方式的创新和国家政策制度的保障已经成为新时代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发展的前提。在未来的发展走向中,相关学者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法规政策支持体系上下功夫,以此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化发展。通过解决重点城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与分配的问题,形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在塑造地域空间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建构稳定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资源的整合与制度的保障还要体现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机制支持体系、现代科技支持体系以及媒体舆论支持体系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建设。虽然在多种形式上都可以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但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相关政府和研究学者仍要始终将人民性作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导向,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要在建设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将热爱家国的思想情怀融入其中,既提升文化经济的发展效率也彰显出城市社区文化供给模式创新带来的幸福感与文化自信。

五、 总结

伴随乡村振兴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面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单一与僵化,新时代以来,通过基层党建的创新引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也获得了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宗旨就是为了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教育质量,形成最广泛的抉择认同,让更多的城市居民融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在构建的过程中,文化形式与文化质量以及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都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主体所要关注的重点任务。通过打造平台、整合空间,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未来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必然走上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必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进程中,带动更多的社区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Patrick Leddin.Building a Winning Culture In Government[M].Mango Media,2018.

[2]Simon Gunn. The public culture of the Victorian middle clas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7.

[3]Tom Christensen.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Public Sector: Instrument, Culture and Myth[M]. Routledge, 2020.

[4]Charles R. Wolfe.Sustaining a City's Culture and Character:Principles and Best Practices[M].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21.

[5]William Willcox.Dual System of Rapid Transit For New York City[M].Andesite Press, 2015.

[6]Forbidden Bookshelf. The Culture of Cities[M].Open Road Media, 2016.

[7]劉晓东.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的示范样板[J].图书馆论坛,2021(4):2.

[8]Stephen Um.Why Cities Matter[M].Crossway,2013.

[9]叶南客.认同与参与——城市居民的社区公共文化生活逻辑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9(2):160.

(责任编辑:灵山)

(校对:山柏)

[基金项目]全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文化润泽美丽江苏对策研究——以南京建邺公共文化人民性创新机制为例 ”(XT2072-4)

[作者简介]课题组成员:李烽炜,张卫东,张天娇;执笔人:张天娇。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性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