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余锻炼体系构建及实践性研究

2021-01-10赖玫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任务小学体育活动

赖玫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教育相关部门倡导教师应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体育作为一门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基于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议小学生课余锻炼体系构建的方法以及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余锻炼 课程 任务 活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43

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尚小,很多学生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结构,这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全方位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格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小学体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态度并不积极,很多学生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体育学科,这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懒散的态度,始终将体育锻炼活动视为一项苦差事。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小学体育教师可通过建立课余锻炼课程以及给学生布置课余锻炼任务等方式构建课余锻炼体系的内容。

一、教师应建立课余锻炼课程

和文化学科相同的是,体育是一门教学内容丰富且教学范围广泛的学科,在教学体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扩展教学的范围,确保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体育教学。一般情况下,很多体育教师都将教学目光局限在学校体育课中,并且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内体育课,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

近些年几乎所有小学都开设有体育这门课程,但由于教学时间较为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仅凭课内体育课并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只有教师重视课外体育锻炼,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锻炼。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相关部门倡导体育教师应积极地完成课外体育锻炼教学任务,虽然部分教师也能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重要性,但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够妥当,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先建立课余锻炼体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重视课余锻炼任务,以便教师能想方设法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可以发现课余锻炼体系的建立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大教学任务,基于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建议教师可通过建立课余锻炼课程的方式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无论教学何种学科,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都是教师应该重点完成的一大教学任务,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铺垫。

虽然部分教师也会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课余锻炼活动,但由于教师尚未建立完整的课余锻炼课程,导致其并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甚至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學是一个高度严谨的过程,只有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为学生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以此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课余锻炼课程,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当然要想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意义,教师应在设计课程之前先仔细研读小学体育大纲要求,以及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体能情况,这样才能确保教师所设计的课程能被学生接受。如若教师尚未建立完整的课余锻炼课程,其教学就不能处于高效的状态之中。

二、教师应给学生布置课余锻炼任务

为了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很多体育教师都会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完成课内锻炼任务,从而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由于课内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余锻炼。据观察,很多教师都会一味地给学生布置课内锻炼任务,而忽视学生的课余锻炼。据相关数据显示,小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要远远多于课内锻炼时间,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学生才能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并不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他们的积极影响,有些学生甚至比较抵触体育锻炼活动,从而导致学生并不能主动且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给学生布置课外体育锻炼任务,引导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锻炼,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较为被动,但长久下去,很多学生都会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进而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课余锻炼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其锻炼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信息化社会,网络通讯设备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基于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通讯设备的方式记录视频并将锻炼视频发送给教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明晓学生是否完成了锻炼任务以及是否达到锻炼效果。教师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仔细检查学生的锻炼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确保学生能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锻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

体育锻炼活动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由于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出现身体疲劳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都较为抵触体育锻炼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尽可能地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即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课内体育教学时间较为有限,不利于教师开展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因此教师应抓住充裕的课余锻炼时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教师不宜一味地要求学生参加常规体育锻炼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锻炼效果的活动,这类活动不仅具有锻炼的价值,还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花式跳绳活动、跳健身操等诸多较为有趣的活动。参加有趣的体育锻炼活动能改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态度,进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师构建课余体育锻炼体系的方法和技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用。

参考文献

[1]喻坚.课外体育锻炼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9(6):95-97.

[2]彭高勇.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模式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0,000(011):84.

猜你喜欢

任务小学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