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因“育人”更精彩
2021-01-10徐晶
徐晶
摘 要: 如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科学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学科越来越重要。同样,德育对小学生的道德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科学学科
一、当前科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科学学科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对此,一些学校也加大了对科学学科教学的力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但是由于小学生刚刚踏入校门不久,知识的积累还不多,对于科学的学科天然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困难使得一些小学生对其接受程度并不高。在面对一些困难的科学问题时,甚至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望而却步,最终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抵触情绪。同时,由于语数外三大主科的教学分量不断加重,也将科学学科的教育时间进行了压缩,降低了教学效果。所以从现实来看,科学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同样,在如今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并没有受到它应有的重视程度。在一些教学任务中。德育教育被放在了知识教育的地位之下。但是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内心世界的构成,以及思维、价值观等理性上的认识构成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世界的构建时期,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易于接受外界事物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根本上的影响。对此,重视文化教育,轻视德育教育,就是对教育方法的本末倒置,使得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效果有所降低。在教育的改革中,将科学与德育这两门对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的学科进行融合就会对学生的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能实现两门学科的互补,在科学学科的理性思维以及知识的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以及内心世界的构建起到很大帮助作用,从而可以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更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二、开展德育教育对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对学生开展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
小学科学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教授的知识大部分为基础的科学常识以及科学原理等,对于培育小学生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能力有着促进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对科学知识进行运用,科学学科主要培养的是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而德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的是内心世界的构建以及行为方式的养成等,是对学生进行内部思想构建的方面,德育教育与科学学科教学对小学学生的成长一个是在内部一个是在外部,都是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培育的重要方面,而二者进行深入融合协作能够在更加综合的方面对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令其充分学习科学知识从而对自身的生活实践进行帮助的同时,也能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于科学知识学习中体会德育知识的指引,由内而外进行素质培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深入挖掘学科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许多对于小学生成长有益的因素,其中不只对科学技术以及自然生物等知识进行教学,同时还包含着各种道德文化以及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指引。例如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对细致、脚踏实地等优秀品德进行培养,同时在学习大自然知识时产生敬畏之心等等,这些都是在开展科学学科教学中所进行的德育教学培养,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德育知识教育就是在将教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以及挖掘,究其学科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从而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体会到科学学科的内涵所在,在体会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三、德育教育在科学学科中进行渗透的措施
(一)促进教育改革,增强德育渗透
要想促进德育教育,使其在科学学科中进行渗透,就先要对已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之前单一的,以文化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增加德育教育的比重,从而发挥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平时的课堂教育中与德育进行关联。加入德育的相关元素。学生在听讲时就能接受道德与教育的熏陶,以此来促进德育文化的传递。比如可以在讲授一个科学知识的时候加入德育对其的理解,在科学学科知识的讲述或者进行实验时选取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内心所需的例子,用德育的角度来读懂科学知识,将道德品行以及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在讲授一个科学理念时,将其发现者的一些奋斗历程对学生进行讲述。比如居里夫人在发现镭这种放射性元素时的刻苦研究,从中向学生传达努力向上,奋发拼搏的先进思想,还有爱迪生在选择用钨丝来制作灯芯时所进行的一千多次尝试,以此来教导学生要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向学生传达“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信念,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学生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品味德育,同时在德育中体会其中的科学理念,将德育教育与科学学科的教育进深度融合,将其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构建良好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看待事物中产生人文情怀。
(二)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德育渗透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环境因素同样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当学生在干净且安静的环境下学习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提高,在一个相对较差的学习环境学习时,学生的专心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对学习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会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接受知识的学习。在科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同样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对其进行学习效果上的促进。在构建对科学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学习环境中,要注意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平和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德育教育的熏陶,既有了成效又降低了心理负担,从而起到润无声的效果。
首先,学校环境是学生的学习环境构建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学校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养成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对此,将学校的学习氛围建设好就成了构成良好德育渗透环境的重中之重。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包括教室的环境养成,比如可以在教室中开办科学角,将有关科学的书籍或者学生的学习感悟以及相关作品在其中进行展放,并且在科学角中加入德育的相关因素,将德育与科学进行深度的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德育知识的渗透,两全其美获得共同发展。之后又需要加强对教室卫生的管控,为学生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教室环境。帮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减少环境对其学习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师生方面,师生之间应该缩小距离,加强心理沟通,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互通有无,使得教师能够及時得到学生的反馈,学生又能充分从教师那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科学教育与德育渗透的正常开展。其次,要构建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营造和谐的班风。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对学习的影响,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家庭氛围的构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最初的教育者,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学习养成有着最基本的影响。可见家庭氛围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也要格外重视。这一点要有家长来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入科学的知识以及德育知识渗透,对学生进行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达到深远持久的学习效果。在家庭环境中也同样要求孩子要有良好的家庭关系,来对孩子的内心产生良好影响,促进内心世界的养成,父母要对孩子做出表率,多多学习科学知识与德育的相关知识,使得孩子能够在效仿中进行学习,从而就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发展更加全面,学习更加优异的学生。
(三)运用新兴科技,助力教育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成熟,能够对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数字化时代,受到更多的学习帮助,需要在课堂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并且依靠它来进行科学学科的教授以及德育教育的渗透,运用科技来实现教育的发展。在课堂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可以运用电脑来搜索一些关于科学知识的视频和音频,来辅助学生学习,同时运用互联网平台来对科学知识以及德育知识进行深度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受到更高效教学的同时可以拓宽知识接收平台,在之前的教育中,学生的知识面局限于课本之中,而更好地运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文化影响,对更多知识进行搜索。教师利用多媒体,以及PPT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述,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增强教学效率,又促进科学知识的教授;推动了德育教育的发展,同样,可以利用慕课等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能够使学生更加便利更加快捷地接收到知识。当学生在学习磁铁的相关知识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就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搜索相应的辅助教育资源,在课前进行预习或者在课后对一些不懂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从而使学习更加完善。学生还能在学習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关于研究科学家的更多更具体的信息,从而加强对他们的认识,加强道德修养教育,促进德育在学生内心的发展。
总之,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学生的教学阶段重视科学学科的发展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德育注重的是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养成,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最深层次的影响,将科学学科与德育进行融合发展,加强德育在科学中的渗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此文章中,首先对科学学科以及德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科学学科以及德育的重要性,还有发展中涌现的种种问题,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与整体基调。在之后对相关问题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提出,首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增强科学学科的教学比重以及加强德育渗透;之后又提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建议,以学习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得到提升;最后又将科学学科的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与互联网加强联系,运用互联网平台对科学知识以及德育教育进行教学帮助,使得教学更加现代化、高效化,以此来促进学生能够对知识获得更好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敏.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7.
[2]王福英.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