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初探
2021-01-10许琴
许琴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学习难度较高,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重视有效的课外延伸,作业作为有效延伸的一种手段,教师需对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予以足够重视,以学生认知特点为依据,设计多样化数学作业,以此推动学生数学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作业;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及补充即为作业,需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可巩固知识,并增强数学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然而,传统作业布置模式中,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过于单调且枯燥,使得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积极性降低,影响作业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需提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原则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为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要求教师需遵循如下几项设计原则:其一,层次性原则。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重要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健全知识结构的形成,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在面向全体学生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作业,教師需重视作业难度的调整,呈现层次化作业设计,促使各层次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均可获得相应的能力提升。其二,启发性原则。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以发展视角出发,为推动学生发展提供动力,借助启发性数学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知识探究活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可在作业完成中逐步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并对数学知识内涵形成感悟。其三,多样化原则。针对学生而言,长时间面对同一类型的数学题目训练,非但无法获得理想教学成效,甚至会导致学生针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针对此问题,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需遵循多样化原则,以学生现有认知为基础,通过生活化、趣味化数学作业的布置,延伸学生学习空间,并在寓教于乐的实践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在设计高中数学作业时,需对学生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对学生数学能力形成正确认知,以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学习态度等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即A层次、B层次、C层次,遵循分层原则设计层次化作业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予以满足,还可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推动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学生还可在层次性作业的完成中获得相应的能力提高,不断缩短学生间的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函数与方程”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学生层次差异设计综合类、拔高类、基础类数学作业,基础类作业将学生利用方程解答函数问题,利用函数解答方程问题的能力锻炼作为重点,并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数形结合思维;拔高类作业即为学生通过函数图像的分析,针对二次方程根分布情况展开研究;综合类作业即指学生以应用类习题完成为基础,强化数学基础,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激发作业兴趣,设计趣味作业
大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时,多以传统纸质版作业作为主要方式,所设计内容死板且枯燥,学生作业完成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数学教学目标难以达成。针对此现象,教师需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依据,完成开放性及趣味性数学作业的设计,以免学生针对数学作业产生抵触情绪。辅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手段即为作业,教师需充分利用好此手段,发挥作业价值。因高中生在各方面并未发展成熟,存在活泼好玩的特点,因此,教师可借助趣味化作业的设置,以实现学生作业动力的激发。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空间几何体”部分内容时,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薄弱,因此无法对台体、椎体、柱体特征形成清晰认知。此时,教师可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身边找寻棱台、棱锥、棱柱形状的物品,对不同形状物品特点加以观察,再让学生在纸上绘制几何体。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几者间的不同之处,还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以锻炼。此过程中,学生作业兴趣得以激发,还可对学生数学作业质量予以保障。
(三)重视知识迁移,设计实践作业
教师在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时,通常存在随意及单一等问题,使得学生作业完成积极性较低,且无法将所掌握知识应用于实际。针对此现象,教师可设计实践性作业,在此过程中增强数学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几何概型”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尝试总结几何概型、古典概型二者间区别,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对几何概型、古典概型二者间区别、联系形成正确认知,带领学生由感性思维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随后,教师可再要求学生完成一道与几何概型相关问题的设计,以此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还可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产生均匀随机数的方式,知晓如何利用均匀随机数方式实现概率问题的处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此类作业的设计,可鼓励学生在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数学问题解决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及主动思考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还可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对作业设计价值予以重视,转变传统的作业布置理念,遵循层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及多样性原则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感知数学作业完成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能力,健全学生数学知识体系,增强数学技能,推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炳泉.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J].中学数学:高中版,2020(6):2.
[2]雷江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7):1.
[3]杜小英.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明日,20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