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对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
2021-01-10陈乐宁
摘 要:深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对老师而言,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高效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深度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丰富想象力,进而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文学审美鉴别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过程中,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进行:课前,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课中,通过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后,通过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它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根据某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或者任务,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并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进而拓展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度学习是对优秀教学经验的深入总结和高度提炼,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而且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锻炼和升华,促使教师应用好的教学方法、优质的教学内容、便捷的教学辅助工具,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论述
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度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首先,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问题、挑战难题,热衷于对新鲜事物的思考。而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过程中,将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趣味生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他们更为强烈的好奇心,这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其次,学习的本质就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小学语文通过开展深度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形象思维、理性思维的训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过程符合小学语文学习的本质;最后,如今是人工智能时代,很多简单重复的工作将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所以教育过程中,人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在以后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工作。而小学语文开展深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联想思维,激发他们思维创造的灵感与火花。因此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求。
二、信息技术应用对促进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作用分析
如今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优势,加强其和小学语文的整合。根据国家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文件要求: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从而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加速变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师生的互动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带动现代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小学语文的学习情境将变得形象化、生活化,从而有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学习六年级下册课文《北京的春节》中,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所提到的热闹场面,了解相应的民风民俗,可以借助于网络搜集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去体验文字当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结构。为了能让小学生理解文学修辞手法,老师可以通过PPT软件,为学生展示关于修辞手法的思维导图,对隐喻、比喻、暗喻等常用修辞进行简单罗列介绍,并列举相应的例子,从而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有所帮助,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相应的知识内容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和鉴别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
三、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对策探讨
课前:通过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现在很多学校都流行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时代下一个全新的教育产物和工具,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简洁直观,可以明确地展现每一堂语文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对于语文深度学习而言,强调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形成较强的依赖性,无法挖掘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在课前进行自主性探索,给出学生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知道该做哪些事情,完成哪些任务,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开展自主性深入学习的难度。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关于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图片或视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借此引导他们展开预习。学生会根据课文中对小兴安岭四季的描述和图片、视频建立对照联系,从而感受到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特征,并了解作者的寫作顺序以及写作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了初步感性认识,也为之后的正式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重点环节,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语文知识,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透过课文中的文字语言,经过阅读、思考、理解,从中体验鲜活动态的场景,准确把握文学作品内容背后的深刻写作意图,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高度共鸣。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还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还无法深入地理解很多课文中所讲述的事物内容。要想突破这种教学阻碍,必须借助其他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相应的目的。而多媒体技术由于具备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的多种功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它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直观形象的情境,清晰展现知识结构脉络,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学习元素进行体验、感悟、理解,加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性和理性认知。
如:在学习《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四季风景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老师可结合多媒体技术之一“希沃课件”,整理与该课文相关的知识点、学习步骤、教学任务。虽然四季的风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很多关键的细节、美妙的感受,容易被他们所忽略。而在课文当中,作者笔触之下所展现的四季之美,充满了饱满的感情,所描绘的场景栩栩如生,形象具体、细致入微。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这些细微的场景和情感有深层次的理解,老师可以在制作“希沃课件”过程中,将不同季节的文字描述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给学生:春天的黎明之时,东方的天空露出一抹鱼肚白,太阳升起后,泛出红晕的光芒,紫红色的彩云缓缓飘荡,宛如美丽的衣裳;夏天的傍晚,不仅有明月之夜的浪漫,漆黑的夜色也别有一番滋味,萤火虫穿梭在夜空中,若隐若现……这样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个感官角度,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形成和作者情感的共鸣。除了场景展示,老师还可以利用“希沃课件”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将四季之美和不同时段的不同景物相对接:春天-黎明-云朵;夏天-傍晚-流萤;秋天-黄昏-归鸟;冬天-早上-火盆,然后再针对不同时段的不同景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感受,从而把握作者动静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出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课后:结合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习
课前预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初步感性认识,课堂学习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除了课前和课中的学习,还需重视课后,这是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在课后进行教学活动时,除了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拓展,把学生引入课文之外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进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因为小学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教材当中的有限学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不能体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而要通过网络平台,搜集更多其他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课文《军神》之后,很多学生对于刘伯承将军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对他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敬佩不已。因此,学生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刘伯承的故事和经历,为此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任务:要求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一到两个其他关于刘伯承将军的故事,同时联系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内容,写一段几百字的小作文,描述刘伯承的精神和感人事迹,并说明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作“军神”。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进一步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紧密融合,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宁永红,苏利伟,李喜才.信息化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3-4.
[2]刘俊梅.深度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2021(43):9.
[3]景秀虹.深度学习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1(43):53.
[4]王惠玲.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识字与阅读教学[J].天津教育,2021(27):109-110.
此文系福建省2020年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題编号:2020XB0455)陈乐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