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物理启动学生学科思维教学策略

2021-01-10任学兵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论述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提出情境导入、问题投放、实验组织、生活对接等做法,为学生主动开展实践探索提供机会和方法支持,以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

【关键词】中职物理 学科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0-0136-02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教师要摆脱传统惯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借助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实验、积极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动学习思维,开展探究式学习,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科能力。教师借助情境导入、问题投放、实验组织、生活对接等教学形式,组织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观察思维

中職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定理等兴趣不高,而对演示实验、趣味操作、多媒体展示、生活观察、实物研究等内容比较感兴趣,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开展物理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情境导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探究思维进行客观评估,找到教与学的对接点,然后再通过其他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职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教师在新课授课前引导学生回顾“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小车的速度图象,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小车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这说明什么问题?小车做的是什么运动?学生开始观察和讨论,期间,师生互动交流,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小车速度图象上的一点,表示的是特定时刻的速度,其运行图象呈现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不断增加的,速度增加是均匀的。由小车的速度图象可知,小车做的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点评,随即引入“加速度”概念。

教师借助实验图象信息进行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教师设计思考问题,成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对一些动态情境有特别的关注力,教师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信息,让学生在多重观察中进入问题研究环节,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二、问题投放,启动学生逻辑思维

教师设计问题组织教学,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学生习惯于教师提问导学,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有足够的吸引力,其助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但如果所设计的问题含金量不高,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教师要在问题设计上做足功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情进行深度了解。结合多种制约因素进行问题设计和投放,能够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问题,以提高问题导学的适配性。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都比较感兴趣,教师不妨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和设计,推出更多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启动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弹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拿出一些物品(如钢尺),让学生现场操作实验:把钢尺放在桌沿上,用手压下,钢尺发生了形变,一旦松手,它又会快速恢复原状。提问:“在生活中,你是否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能够运用实验的形式进行展示吗?”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会积极响应。有学生早有准备,拿出小型弹簧秤现场演示操作过程,还有学生拿出一块海绵,用力压海绵,海绵发生形变,撤掉外力,海绵恢复原状,等等。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展示给出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

学生对相对简单的物理实验有比较浓厚的操作研究兴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一把钢尺、一块海绵,实验顺利展开,学生研究渐入佳境,教师及时跟进指导,不断投放思考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提示,确保实验操作顺利展开和深度学习顺利推进,学生学习认知不断成长。

三、实验组织,强化学生分析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科学设计实验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实验、探索实验、验证实验的机会,或者是对接学生生活,让学生做替代性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环节不仅能够形成操作体验,还能够形成创新思考,在实践中强化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借助实验解读物理概念,学生接受起来会更直观,对物理概念的认知也会更为深刻,由此建立起来的学科认知也会更为丰富。

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学阶段搬出一桶水,让学生现场进行实验操作:先指名一名学生提起一桶水,再让两名学生合作提起一桶水,或者是用木棒抬起这桶水,分别感受受力情况。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一个人提这桶水很吃力,两个人合作提或抬一桶水比较轻松。教师要求学生用图示方式展开分析:将受力情况用图示的方法展开分析人的手臂用力情况。学生开始描绘相关图示,对受力情况进行物理上的分析和解读。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是两个人合作提(抬)这桶水,是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近一点省力还是远一点省力?学生再次展开实验操作探究,进而对力的合成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教师随即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展开对应学习。

上述教学中,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展开实验操作,对合力的概念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推出新课内容,学生学习自然对接,其学习效果更突出。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推出通俗易懂的物理实验,利用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学生积极反馈,教与学和谐统一。

四、多媒体展示,拓展学生直觉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不同学科学习带来更大的帮助,而学科教学也离不开多媒体的支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动画信息,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例如,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推出实验任务:运用实验验证加速度、外力、质量三者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高效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个视频。视频一:公路上有小汽车、大货车同方向行驶,两辆车同时加速,小汽车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速,快速超过大货车。视频二:普通小汽车和赛车质量差不多,但赛车加速更快。接着提问:从这些现象中,你可以归纳总结出什么物理规律?学生观看视频,并互动交流,很快他们就达成共识:小汽车和大货车的质量相差很大,这说明加速度和质量有关;而普通小汽车和赛车相比,赛车加速快,这说明加速度与外力有关,因为赛车功率大,獲得的外力更大。最后教师对物理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行梳理,让学生逐渐明白物理概念的内涵。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视频,不仅节省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步骤,还能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条件。学生认真分析处理实验过程,自然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其学科认知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实验画面直观呈现,教师的提问直截了当,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逐渐找到思维共性取点,自然能够生成最直观的学习结论,从而使自身的直接思维得以拓展。

五、训练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物理学习与学生生活进行多点融合,给学生准备更多生活化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借助生活条件展开实验操作、根据生活积累进行交互讨论、利用生活经验展开创新探索,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生活化训练带有实践色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训练的设计和改进,这样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动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的形式认识物理现象,解读物理概念,学生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立体。

例如,在教学《功率》时,为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做功快慢”的问题,教师让两名体重差不多的学生从教室跑到操场,再从操场跑回来,看看谁用时最短。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充满热情。两名学生一前一后跑回来,教师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做功”进行分析:两个人一个快一些,一个慢一些,说明做功是有快慢的。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最终明白:比较做功的快慢,可以时间为依据,做相同的功,看谁用时少;或者是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做功更多。教师让学生参与简单的运动,对做功快慢进行分析、比较,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

物理学习并非都是抽象的,通过这样简单的运动,学生就能够清晰掌握物理概念,让物理学习变得更为简单。中职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多推出这样简单的实验内容,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其学习效果也会更为显著,从某方面来看还体现了“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普遍较弱,教师不仅要注意改进教法,还要增加趣味性设计,投放更多学生愿意参与的讨论、实验、操作、探索、调查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觉学习中启动学科思维。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投放悬疑思考问题、组织趣味实验活动、推出多媒体展示内容、设计生活对接训练,都能够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启动和激发力量,教师要在设计、组织、调度、评价等环节展开创新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索,并通过实践探索发展自身的学科思维。

【参考文献】

[1]牛剑.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29).

[2]马伟东.中职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新课程研究,2021(11).

[3]秦平.中职物理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能力培养研究[J].广西物理,2020(4).

【作者简介】任学兵(1972— ),男,宁夏平罗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主要从事中职物理教学与研究。

(责编 卓 怡)

猜你喜欢

中职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中职物理电学实验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