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麦枳术丸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体会

2021-01-10刘晓玲杜春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
关键词:厌食症中焦消食

刘晓玲,杜春春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山东 临沂)

0 引言

厌食症是以长期食欲不振、不思饮食、甚至拒食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属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早有对厌食症的描述[1],如《内经》《伤寒论》中的“不食”“不欲饮食”,及后世医著中的“不思食”“恶食”,与厌食症的症状描述相似。而“厌食”一词,则于1982 年首次出现在张奇文编撰的《幼科条辨》中。直至1985 年,“厌食症”才作为独立病名纳入《中医儿科学》教材。本病的好发年龄为1~6 岁,迁延日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临床诊疗中发现小儿厌食症以脾虚夹积型较为多见,常以曲麦枳术丸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

厌食一症病因复杂,与乳食不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失摄,他病及药物损伤等因素相关,病变部位在脾胃[2]。《杂病广要》云:“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且不化”。脾运失健、胃纳不开,受纳运化功能失健,故而厌食。临床观察小儿厌食以脾虚夹积型多见。首先,厌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相对不足,然而小儿生机蓬勃,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长需求,两者之间便形成了矛盾。其次,乳食不节,喂养不当是重要原因。“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乳食不知自我调控,如家长缺乏育婴知识,对孩子过度宠爱,随其所好,恣意吃食,或者片面追求高热量、高营养喂养,从而超出脾胃承受能力,致脾失运化,胃失和降,食滞中焦,传化不及。积滞日久,则脾虚更难运化,最终形成虚实夹杂的厌食症。无论是脾胃虚弱、运化不及,还是食积不化、滞留中焦,均可导致脾运胃纳功能失健,从而出现厌食。针对这一病因病机,治疗时不仅要健脾助运,还需消食导滞,积滞得除,则脾虚得复。

2 治法方药

曲麦枳术丸最早载于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3],由张元素的枳术丸加味而成,而枳术丸则由《金匮要略》枳术汤演变而来。枳术汤中枳实用量倍白术,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之气滞水停证,重用枳实,以消为主。而枳术丸中,重用白术,以补为主,并用荷叶烧饭为丸,意在缓消,主治脾虚气滞食积证。曲麦枳术丸在此基础上增加炒神曲、炒麦芽以消食和胃,兼有健脾助运,消积导滞之功。

临床常以曲麦枳术丸加减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厌食症,效果明显。具体方药组成为:生白术、苍术、陈皮、炒麦芽、焦神曲。方中重用白术,以益气健脾,助其运化,是为君药。正如《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然而小儿脏器清灵,随拨随应,用药宜灵活审慎,补不碍滞,故在方中加入陈皮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其理气之功也有助于化痰去积[4]。江育仁教授指出:“欲健脾者,旨在运脾”,很多学者也认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故补运兼施,在补脾的同时加用苍术以燥湿运脾、芳香醒脾,舒脾运之滞。两者为臣。麦芽、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同为佐药。该方有补脾助运,消积导滞的特点,补脾之中兼以运脾,补中有运,使补而不滞;消食之中兼以和胃,消中有和,消而不伤,正切合脾虚夹滞型小儿厌食症之病机。脾健则运,脾运则健;食滞宜消,如果只健运脾胃而不消积滞,则积滞内停,更碍脾胃;若只消食而不健运脾胃,虽食积可暂去,恐有再生积滞之虞。小儿脾胃素虚,功能尚不健全,用药稍呆则滞,稍重则伤,治疗上偏补易壅滞气机,偏消则易损伤正气,故治疗大法中应消补兼施,补中有消,使补而不滞,消中兼补,使消不伤正。

临证治疗小儿厌食症时,常需结合小儿症状,酌加他药,合理化裁。如有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丁香、藿香等和胃降逆;脘腹胀满者加木香、砂仁、厚朴、槟榔等行气宽中;腹痛者加白芍、延胡索、香附、佛手等缓急止痛;便秘者加火麻仁、莱菔子、瓜蒌、玄参等润肠通便;便溏者加炒山药、薏苡仁、茯苓、葛根等健脾祛湿;汗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以固表敛汗;口干口苦加黄芩、栀子、生地、麦冬清热养阴;苔厚兼有口气者加焦山楂、炒麦芽、鸡内金、炒枳实消食导滞;舌淡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砂仁、豆蔻等醒脾化湿。

3 病案举例

郭某,男,5 岁。2018 年12 月4 日初诊。诉厌恶进食1年余。患儿平素娇惯,偏食,喜肉食,近1 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厌恶进食,每餐进食量少,时有干呕,大便干,曾服用西药、健胃消食片等效果欠佳。遂来就诊。现症见: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肌肉松软,易干呕、腹胀,多食加重,大便干,1~2 日1行,舌淡红,苔白厚,脉细滑。诊断:厌食(脾虚夹积型),治以健脾助运,消积导滞,方选曲麦枳术丸加减,整方如下:生白术24 g、炒苍术9 g、炒枳实9 g、炒麦芽12 g、焦神曲9 g、陈皮9 g、豆蔻3 g、木香3 g、炒莱菔子12 g、炙甘草6 g,7 剂,水煎服,日1 剂。

二诊:服药后,干呕消失,时有腹胀,食欲稍改善,大便日1 次,质稍干,舌苔变薄,故原方去豆蔻,加山药15 g,继服7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服药后,纳食较前明显改善,偶有腹胀,大便质软,日1 次,舌质淡,苔薄白。原方去木香、莱菔子,继服7 剂,水煎服,隔日1 剂以巩固疗效。嘱均衡饮食,荤素搭配,1 月后随访,诉患儿食欲可,食量增加,大便正常,面色较前红润,体重增加。

按语:一诊:该患儿年龄尚小,脾胃功能尚弱,长期恣其偏食,脾胃运化不及,故停而化积,出现虚实夹杂之厌食症。脾气通于口,脾不和则口不知五味,故见不喜进食;偏食肉食,脾胃运化不及,食滞中焦,故见食量减少;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故见干呕;脾气主升,胃气主降,食滞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腹胀,升清降浊异常,故见便秘;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赖其濡养,若长期厌恶进食、食量少,则面色萎黄、肌肉松软,体重减少;脾主运化水湿,食滞中焦,碍脾生湿,故舌苔白厚。治疗当健脾助运,兼以消食导滞。方中重用生白术,既可健脾补虚,又可濡润脾阴,助胃行津液[5];配以苍术,运脾燥湿,补运兼施,与脾虚失健的病机相契合。陈皮,辛温苦燥,既可调理气机,又可和胃止呕,与白术配伍,使补而不滞。张山雷在评论异功散时说道:“此补脾而能流动不滞,陈皮一味果有异功”,可见陈皮在此,与异功散有异曲同工之妙。枳实理气消积导滞,麦芽、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开胃增食。木香、豆蔻芳香醒脾,善行脾胃之气滞[6]。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补运兼施,消补并用,且补而不滞,消不伤正,使脾气健而运化得复,食积消而中焦如常。二诊:厌食、干呕症状缓解,舌苔转薄,说明方已起效,脾运稍复,湿浊始化,而仍腹胀、便干,乃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异常所致,继遵原方思路,去豆蔻,加山药以补脾益气,滋养脾阴,以期取得进一步疗效。三诊:患者食欲增进,大便正常,仅偶有腹胀,为脾胃虚弱,一时难复,故原方去木香、莱菔子,隔日1 服,以巩固疗效,并嘱调整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合理搭配。

4 体会

《育婴家秘》指出:“儿之初尘,脾薄而弱,乳食易伤,故曰脾常不足也”。《幼幼集成》说:“小儿之病,伤食最多,故乳食停滞,中焦不化而成疾者”。充分说明了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之小儿乳食不知饥饱,喂养失宜,易损伤脾胃,发生厌食、食积、呕吐、腹胀、便秘等症。本文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丰富了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内容[7]。曲麦枳术丸以健脾助运、消积导滞为治疗原则,是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药,结合临床症状,合理化裁,多可获效[8]。此外,家长合理调控患儿饮食在治疗中也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厌食症中焦消食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消食药膳方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我家秘方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消食8式缩水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