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021-01-09郭树敏徐子豪
郭树敏 徐子豪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还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科研能力 创新意识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2.025
How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sis Writing
GUO Shumin, XU Zihao
(School of Mathematics & Statistics,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mand of the talent market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literac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 writing, improv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and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scienific research ability; innovation awareness; college students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整体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的发展。国家也明确提出,鼓励大学生投身科学项目研究,提高他们对其的兴趣和能力。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光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和创新的能力。[1]中小学教学过程大多是应试教育模式,造成学生大多思维模式僵化固定。[2]探索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有效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写作是大学期间每位学生需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学生接触科研工作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有效利用科研论文的写作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起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1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
1.1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薄弱
高考以成绩优劣为标准筛选人才,造成大学生大多有着应试教育下的固定思维模式,习惯于老师教什么,跟着学什么,习惯标准化、统一化思维,没有科研创新意识。[3]同时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安排的基本都是专业课程,有关于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课程很少,或者相关课程安排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如,有些学科开设了实验课,但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和获得相关学分,并没有认识到实验进行的真正意义,不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学生科研创新动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生最关心的是如何在就业市场上提高竞争力。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各种证书以及考研复习上,关于科研创新活动一方面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一方面又感觉其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因此不感兴趣,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际情况是,现今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产业大多对人才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實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科研创新能力。[4]
1.3学生科研创新机会不足
学生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上,较少关注科研创新相关的项目和竞赛等活动。部分高校教师本身教学工作繁忙,加上有科研任务需要完成,没有过多精力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工作。这就造成了本来该由学生主导的科研创新项目,大部分是由老师发布任务,学生按照要求执行,并没有达到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目标。此外近年来有项目活动的学生数量不多,大部分是成绩较好或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
1.4学生科研成果单一
关注历年来与大学生有关的科研创新项目,大多数成果都是以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5]实际上,除了个别基础性学科,绝大部分学科专业都是可以和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而“产学研”相结合也是国家对科研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但是要把科学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或转化为产品,一方面需要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做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或与企业做沟通,拿到真实的资料和数据,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研究论题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操性。这些对于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不够密切的教师来说实际执行起来的难度过大,更不用说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操作难度了。因此,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创新项目成果是不能运用于实践的“理论成果”,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2如何指导大学生写好论文
虽然近年来各大院校对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要求逐步提高,但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并非易事。本科院校的学生写出的论文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选题雷同无新意,与专业不相符;论文内容空洞,拼凑抄袭;论文格式错误,语言描述混乱等。如何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是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6]
教师应该从学生选题开始就积极监督指导学生。[7]虽然为了提高学生的选题质量,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师生双向选择的方法,教师出一部分选题,由学生自主选择,没有选到合适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拟题。但是实际情况是,教师出题时大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科研内容和方向,所出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大多难度过大,或者学生对选题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不了解,不知自己能否能够做好,从而不敢选择相应的论题。若是学生自主拟题,大多数学生会在选题的时候比较随意,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本专业的论题,找一个自认为简单好做的就提交了。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选择了自己并不了解擅长的论题,写论文时无从着手,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内容,最后只能是照搬甚至抄袭别人的论文。本科生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专业课学习,特别是大一大二两年,学生的时间几乎都被专业课和公修课程占满。论文选题不但需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填鸭式的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此外在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把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向他们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去拓展知识面,发现本专业中未能解决的新问题。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程参与,随时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但不是要替他们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8]要想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专业基础科目的学习,这些科目是论文写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工具。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遇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要有大概的思路和方法,不能束手无策。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意识培养和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尽早阅读一些文献资料,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汲取掌握他人的思维方法和解题路径。
论文写作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受过规范的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和写作规范并不了解。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格式规范标准的学术论文,使学生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和了解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要求。更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论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告诉学生,包括字号要求、标题和小标题写法、图形的设计、表格的格式要求、计量单位的标法、标点符号的用法以及不同类型参考文献的引用办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该组织开设论文写作的专项课程,这样才能更系统、更完整的教授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一般的标准学术论文都有一部分英文说明,包括标题、摘要、关键字,因此这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需要学生做好查阅工作。[9]
3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其中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也直接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度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基于大多数院校提供给学生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机会不多的现状,如果能够利用论文写作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動搜集归纳材料,自主思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3.1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如何发现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题,虽然国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受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目前筛选人才还是主要看应试成绩的高低。在这种大环境下选拔出来的大学生,大多已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惯于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而不会去主动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因此高校老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自主发现新问题。
论文写作前期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以便掌握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最新期刊文献和学术成果资料,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有用信息,发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随时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时修正错误。当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提醒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此以外,论文写作也需要精炼的专业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过程,而这些都是进行科研创新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10]
3.2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
大学生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与中小学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除了接触到更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有各个不同学科的选修课,丰富的各类协会和兴趣组。在如此多的选择面前,大多数学生就对科研创新,这一类听起来就相对枯燥难懂的知识没有兴趣了。因此教师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工作的关键一步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对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虽然必须要讲的专业内容不能缺少,但教师可以把科研创新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讲述著名学者努力专研、勇于创新的事例,讲述我国古代著名的伟大创造发明,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另外有许多学生是因为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不愿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教师要向学生讲述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步骤,打破科研工作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教师还要积极宣传科研创新能力对个人未来发展就业的影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3提供更多科研创新机会
大学生对未知事物好奇心强,有实践创新的机会,大多数人都愿意积极参与。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让他们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此外,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实习经历来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实习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岗位,使之能够真正在实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更容易发现问题,并有更大的热情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这些问题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就是论文写作必需的过程,这样让理论和实践相互印证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巨大帮助。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科研平台,例如,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基础,选择一些较为基础易懂的分支项目交给学生研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作为导师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11]
4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强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对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必须不断提高相关的能力。论文写作作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其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2]大学教师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应该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科研创新的经验。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No.pdjh2021b0454)
参考文献
[1]周辉,张蜜.新时代创业型大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新要求[J].科教导刊,2019,000(024):177-179.
[2]胡景谱,徐敏睿.“负责任创新”教育:现状、要求与路径——以理工科类大学生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6(03):121-127.
[3]黄昌源.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研意识培养研究[J].知识文库,2020,(04):211-212.
[4]吳鸿,高海霞.培养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9):37-38.
[5]高瑞苑,张海容.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6):180-182.
[6]陆宜新,蒋国富.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调查与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4(09):74-78.
[7]赵书博,王秀哲,谷文辉,等.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5,(05):40-43.
[8]张文娟,王艳红,安晓敏.应用数学毕业设计与就业、科研一体化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7,(03):69-70.
[9]左埒莲,姜志胜,曾国,等.浅谈科研论文写作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48):202-203.
[10]于庆宇,宋岩,贺连彬,等.如何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47-48.
[11]陆宜新,蒋国富.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调查与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4(09):74-78.
[12]梁鑫,杜娟,俞旭君.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采用引导式教育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21(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