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实践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1-01-09王天泥赵瑞
王天泥 赵瑞
摘要:立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进展,从设施资源、平台建设、服务创新、经费投入等方面论述了辽宁省文化集团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行动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治理、资源建设、统一平台、服务创新等发展对策,以期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数字文化服务;辽宁省文化集团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90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作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对其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文化娱乐以及文化消费渠道逐步向互联网端、移动端、云端迁移,如何使公共文化机构能够在新时代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以适应时代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已成为重要且紧迫的时代任务。笔者基于辽宁省文化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探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业态变革和流程重构,以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进展
在国外,学者对于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多采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学者们意识到数字化引起的文化信息“爆炸”只是冰山一角,参与数字文化可以进一步增强长尾效应,尤其对数字文化参与新形式研究非常必要,并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将对文化参与、文化版权、文化服务组织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1]。
在国内,公共數字文化日益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点内容。笔者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
索近五年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检索式为“篇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时间为2016-2021年,来源类别设定为cssci&核心期刊,经筛选后得到密切相关文献62篇。从时间维度来看(见图1),2016、2018、2020年出现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2016-2017年是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探索阶段,主要集中于理论探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研究内容;2018-2019年是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增长阶段,主要集中于服务均等化、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智慧平台构建、新媒体服务等研究内容;2020年后,进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发展阶段,学者们更加关注打造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方式以及多元化的社会合作等研究内容。从研究内容维度来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研究内容聚焦在三个方面:(1)资源保障研究,内容涉及资源整合、平台构建、新兴技术应用研究。如王淼等学者基于SaaS提出架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的构想[2];廖嘉琦提出在平台组织和构建过程中应重视利用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3];刘炜等认为,大数据的主要作用在于洞察文化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定位用户、拓展服务渠道等智慧服务上,并相应提出打造数据驱动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示范等对策[4]。(2)基于需求的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内容涉及服务供给、服务均等化、跨机构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等。如戴艳清等通过调研发现,文化机构缺少对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适应机制,是直接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的重要原因[5];完颜邓邓等发现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和国家政策、财政倾斜有着密切关系[6];唐义等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整合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应最大限度整合图、文、博、美等机构的数字文化资源,构建资源集成中心[7]。(3)服务机制研究,主要涉及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绩效评估等。社会力量参与可有效补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资金、资源、设施、技术、经验以及服务产品等方面的需求,学者们研究了成功的实践案例,如谭必勇等列举了谷歌公司实施艺术计划的案例,并阐述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化路径[8]。同时,随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深化,服务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越发重要,针对不同的评价客体,现有研究构建了多种评价体系,如钱丹等构建了用户采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根据东中西部服务的不同用户期望,提出了合理建议[9];温泉等构建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若干省级实施单位进行了实证测评[10]。
针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均有涉及。戴艳清、肖希明、完颜邓邓等学者在服务供给、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但基于用户需求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服务现状,深挖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再者,对于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服务资源整合、服务内容保障、服务渠道推广服务效能评估等方面稍显薄弱且创新性研究有待加强。
2 辽宁省文化集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
国家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新的形势下更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为满足公众基本的数字文化需求,各类文化机构将文化资源整合,形成有价值的文化数据资源,通过资源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服务泛在化的表现形式,向行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数字文化服务。
集团紧追时代步伐,通过完善数字化设施网络、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数字化服务方式、丰富数字化宣传渠道、增加数字化经费投入等,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广泛覆盖、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多平台推送、数字化服务活动的全面开展。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共创作、征集和发布各类作品2 800余项,其中原创作品200余项,不仅做到了“闭馆不打烊”,还使得文化服务更具吸引力,切实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契合需求、更高效率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
2.1 构建数字化资源体系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设施资源的保障,集团通过设施资源网络化、平台化、连接性方面的革新,增强数字文化服务的实效性。设施网络化方面,一方面提升独立的网络机房、UPS不间断电源、核心交换机、服务器等硬件网络设备,另一方面积极布局5G网络,为实现数字文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设施连接性方面,不断完善OA、财务、资产、合同、安防、消防、数字化档案等管理系统,为机构互联互通提供良好的网络传输与沟通平台;设施资源平台化方面,整合数字资源和服务资源,形成存储和共享的设施平台。现已建成辽宁省图书馆数据库34个,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专题片23部、418集,另外还有文物库、非遗库、舞台艺术作品库等,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设施设备在舞台艺术、公共文化服务、文博考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2 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
随着数字化时代用户行为习惯的转变,短视频等网络展示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网络平台已成为信息的“集散地”。搭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成为各类文化机构的必然选择,从而让多源异构的数字文化资源相互关联、共享,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全面且精准服务。集团不断拓宽传播渠道,为公众及时提供所需信息。新媒体方面,现有门户网站13家、微信公众号33个、微博8个、抖音10个、头条5个、快手2个;数字化服务平台方面,建有服务全省的辽宁文化共享频道、辽宁文化云平台、辽宁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辽宁文化产业交流等“一站式”新型服务平台。较为突出的是在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推出的“魅力辽宁”数字文化资源点播平台,目前覆盖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进一步拓展了辽宁文化交流的新路径;文化产业渠道方面,建立自助售票平臺、开通天猫旗舰店、淘宝官方店铺和快手商店等。
2.3 拓宽数字化服务方式
集团为使数字资源供给规模、内容和质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群体、阶层或个体的需求,不断地拓宽数字化服务模式。通过开展网络学习、线上鉴赏、预约互动、虚拟咨询等,为公众提供多元、便捷的服务。从普遍实用性上来看,采用5G技术进行云上直播,并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新华社、抖音等多平台进行展播,如“中埃云交响音乐会”。推出“智慧条码”服务,实现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的广泛互联,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海量文献资源;从个性需求出发,推出博物馆“云展览”和“我在云上购非遗”活动。前者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全景、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将固定展览和重点文物进行制作,建设3D虚拟展厅。后者创新了非遗“云端”销售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的文化体验需求。
2.4 加大数字化经费投入
近年来,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集团的舞台数字设备、公共文化数字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有效加快了数字化建设步伐。仅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28 5.5万元,主要用于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包括数字图书馆互联互通建设项目、“辽宁省文化馆云”平台建设项目、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等;建设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专题片《辽宁十大考古发现》《辽宁戏曲艺术》《本溪湖工业遗址》、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国画艺术创作》等15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包括升级辽宁文化云平台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培训及专项服务推广活动、国家“百姓大舞台”品牌项目等。
从集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有较好的数字化设施设备、资源服务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丰富多样的文化诉求。但与“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数字集团”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不足。数字化建设专业人员的力量相对薄弱;数字文化服务的大局意识、融合意识不强;各机构之间资源共建共用共享程度不高,缺乏关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信任与默契,存在“数字烟囱”“孤岛效应”等现象,进而导致利用率不高、互动性不强。因此,在数字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数字化服务能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对策
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大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也开始与数字化进行深度融合,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基于集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总结经验并分析不足,进而提出应从顶层设计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数字资源优势,构建新型的服务平台与服务模式,保证数字资源与服务资源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以进一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数字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3.1 强化整体性治理
(1)构建智能协调机制。从根本上提升文化机构的办公效率和自身的数字化意识,规范内部科学管理,是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的前提。推进数字化协作办公,提升办公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为依托,一点接入,简化管理手段,实现全覆盖,从而打破地域限制;同时,提高从业者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文化服务的自觉性,充分发挥电子档案资源的价值,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
(2)健全业务管理体制。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类文化机构的职能,约束其运行规范,同时有益于提升文化服务的效能。制度保障方面,要明确责任主体、机构职能以及运行规范。加强机构间的互融互通,进行资源整合;项目规划管理方面,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制定专项配套政策,科学规划实施,建立起分工负责的管理体系,形成集聚效应。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掌握数字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充分发挥人才“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提升资源建设水平,切实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人员培训,发挥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第三方组织在文旅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参加在线培训、业务交流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的数字化素养。要提供政策保障,配合相关人才引进机制,为其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同时,建立数字化实训基地,提升数字化技能实训能力,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培养更多数字化人才。
(4)规范监督评估制度。监督是为规范从业者的行为,而评估是为了保证服务效能。应加强监督考核,建立问责机制。以效能为导向,要明确机构项目推进情况、运营周期以及服务情况,开展常态化的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评估和工作考核内容中。同时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3.2 加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地方特色资源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资源建设的内容应选择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突出地方特色,并形成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应以公共服务对象的实际文化需求出发,加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1)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除了基本的地方文献资源以外,还应把图像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收集整理建成地方特色資源库。加快对现有资源的数字化转型,统一标准,形成严谨的体系,进行科学统筹规划。
(2)建立共建共享制度。统一规划特色资源建设,对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进行科学的统筹。打破各机构数据库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使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从而提高数字资源的有效价值。
(3)加强新型文化数字作品建设。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在文化作品创作过程、呈现、宣传推广等方面实现数字化。在文化作品创作方面,探索经典传统文化与高新科技的有机结合,形成多种艺术要素于一体的高水准文化项目;在文化作品呈现方面,利用数字化科技,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作品的多维、智能效果;在文化作品宣传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信息传播,通过在线互动等方式,了解用户的文化需求;在文化作品推广方面,利用抖音、快手等各大新媒体传播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活动,使传播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
3.3 打造统一的智慧文化综合体平台
“互联网+”模式是经济发展的新基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其深度融合,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能扩大服务渠道,同时能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完全可以借助平台的力量扩大影响并创造公共价值。同时,公共部门可以利用多元公共平台,构建群体共赢的生态模式。
(1)“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一个平台、一个标准,将服务范围内的活动资源进行统筹配送,多资源开放共享,实现配送计划发布、申请审批、活动时间安排等一系列在线配送管理服务。同时,立足于群众的文化需求制定合理的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能通过访问情况更全面地了解用户需求,从“大而全”的文化信息搜罗转变到关注群体收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内容供给精准化、多元化。
(2)“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以平台为抓手,统筹服务范围内文艺活动、场馆资源、地方特色资源、艺术培训资源等,打造统一的活动预约、场馆预订、互动交流、共享直播、艺术(MOOC)培训、非遗传承、展品展厅、文创产品展览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逐步走向体系化、品牌化建设。以技术为支撑,简化操作流程,优化沟通渠道,塑造平台与用户的连接意识,使用户的互补需求被激发,从而增强归属感和“粘性”。
(3)“一站式”服务推广建设。通过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构建地域公共文化服务推广考核制度,形成上下协同、整体联动、互帮互助的一体化数字化运营队伍。同时注重引入多边群体,例如三方机构、社会群体等,使平台既是资源的中心、服务的中心,又是平台动态运行的中心,通过输出与反馈的信息交互起到更好的辐射作用。
3.4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是优质服务创新发展,也是“互联网+公共文化”所孕育出的结果。它在资源优化整合、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公众文化获得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公共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1)转变服务理念。“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也是一种服务理念。逐渐将线下场馆单向服务与群众线上的自助服务相结合,从简单的实体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向智能的数字文化服务方向发展。
(2)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整体网络体系搭建,利用5G等网络技术设施,推进各大场馆内部的网络升级和对外联通。同时强化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作用,注重用户信息的挖掘和对用户行为的分析。
(3)完善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特点,促进各文化机构开展数字化合作,打造综合性“文化分享圈”。同时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速开发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并能与主流VR、AR、MR、3D全息成像等应用环境实现无缝集成。
(4)拓宽宣传推广渠道。整合融媒体资源,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增强推广数字文化服务的广度和宽度;拓展掌上空间,注重挖掘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潜在的受众群体;利用网络流量,培养有潜力资质的员工进行打造宣传,进一步孵化文化机构内部的“自带流量”的网络文化红人。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Peukert. The next wave of digital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9(43): 189-210.
[2]王淼,经渊.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构建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9 (2):43 -50.
[3]廖嘉琦.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信息组织与构建模式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1):130-136.
[4]刘炜,张奇,张喆昱.大数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3):4-8,12.
[5]戴艳清,彭雪梦,完颜邓邓.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分析——基于湖南省花垣县的调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2):16-25.
[6]完颜邓邓,王子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区域均等化实证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0(5):50-58,66.
[7]唐义,肖希明,周力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6,35(7):12-25.
[8]谭必勇,楚艳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企业参与机制——谷歌艺术计划的借鉴与启示[J].浙江档案,2018(6):20-23.
[9]钱丹,陈雅.公共数字文化的一体化服务效能探析[J].图书馆,2017(6):60-64.
[10]温泉,高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7,47(6):33-40.
[11]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 /OL].[2021-03-0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3/23/content_5595153.htm.
作者简介:王天泥(1982 ),女,硕士,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赵瑞(1989 ),硕士,辽宁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收稿日期:2021-10-01 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