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先队活动的基本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1-01-08齐亚静张欣欣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提升策略

齐亚静 张欣欣

摘  要: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问卷法对886名少先队辅导员进行调查,考察目前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表明,当前少先队活动存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队员主体性缺失、政治启蒙内容不够突出、资源利用及社会化程度不足、辅导员专业性不强、农村和初中少先队活动相对薄弱等问题。建议强化政治引领、突出队员主体地位、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制订科学督导机制等,进而全面提高新时代少先队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基本现状;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D432.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6-0099-14

作者简介:齐亚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讲师;张欣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硕士研究生在读。

一、研究背景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1]。“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开展的群众性实践活动,是组织团结教育少先队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2]长期以来,少先队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引导队员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等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少先队工作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先队活动的有效开展。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对少先队活动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并指出要科学设计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切实加强少先队活动的保障[3]。2015年,全国少工委下发了《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少先队活动课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等做出明确要求[4]。2017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的《少先队改革方案》提出要改革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方式[5]。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落实好,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可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统筹安排,加快推进活动课程内容建设[6]。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先队活动的重视,也为少先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活动的开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只有全面了解当前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为提高新时代少先队工作质量提供对策。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已有研究开始关注少先队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有些研究主要聚焦少先队活动的某一方面,比如,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执行和实施情况[7][8]、少先队活动的设计[9]、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10]等,缺乏对少先队活动整体的研究;有些研究虽然关注了少先队活动的问题及对策,但仅限于经验性总结,缺少数据支持[11];有的研究虽然进行了调研,但样本量较小,且存在地域限制等[12]。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少先队活动的总体情况,诸如政策落实、活动开展及活动效果等全过程因素,同时考察不同地区、学段学校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方面存在的共性及差异,以期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今后科学、高效地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必要参考,全面提升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实效。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山东、辽宁等地的886名少先队辅导员参与问卷调查。被试的基本信息详见表1。

(二)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少先队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年限、学段、学校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共计8题;第二部分为少先队活动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少先队活动实施背景、政策落实情况、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動设计主体、资源利用情况、参与性等方面的内容,共计30题。问卷以单项选择题为主,根据研究需要设置了4个多项选择题。

(三)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采用电子问卷进行网上集中发放,共收集有效问卷886份。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关于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结果显示,少先队辅导员以女性为主,占比78.89%;年龄结构上多集中于30~40岁,占比36.57%;岗位性质多为兼职辅导员,其中,中队辅导员兼职比例较大,占比70.90%;在政治面貌上,以中共党员为主,占比47.74%,但群众比例也比较高,占38.60%;工作年限相对较短,其中,工作2年及以下的占比24.60%、2~5年(含)占比23.25%,可见,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内的约占半数。

当问及“您参加少先队工作专业培训的情况”时,有498人表示经常参加少先队专业培训(占56.21%),有307人表示偶尔参加(占34.65%)。对比分析发现,小学辅导员“经常参加”的比例最高(占57.40%),初中辅导员“从未参加”的比例最高(占11.27%),且均高于平均值。此外,市区辅导员“经常参加”的比例最高(占62.74%),且高于平均值;乡镇和农村地区辅导员“经常参加”的比例均低于平均值,分别为47.78%和52.71%(见表2)。可见,市区辅导员参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多,乡镇和农村地区辅导员培训仍需加强。

(二)关于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依据

当问及“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依据”时,结果显示,少先队辅导员主要依据少工委的安排开展少先队活动,也有很大部分是依据团委和教育部门的安排,学校自行规划的比例较低(见表3)。

对比分析发现,小学和其他学段均主要依据少工委的安排开展活动,而初中学段在依据少工委和团委上比例大体一致,分别是75.00%和73.20%,同时学校自行规划的比例最低。另外,市区和县城更多是依据少工委的要求开展活动,而农村根据学校自行规划的比例相对较高。数据显示,依据少工委安排活动的市区个案占87.89%、县城占77.59%,而学校自行规划的,农村个案占比最高,占59.49%(见表4)。

(三)关于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结果显示,在“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方面,选择“严格落实”的占78.22%;在“每周1节少先队活动课”方面,选择“严格落实”的占56.55%;在“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方面,选择“严格落实”的占51.47%。可见,大多数学校已经将少先队活动课列入课表,但在实际工作中,少先队活动课的开展以及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实施情况还有待提高。

对比分析发现,小学的政策落实情况最好,在“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占80.88%)、“每周1节少先队活动课”(占59.56%)、学校“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占52.94%)的“严格落实”上均高于平均数;初中“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占比最低,为66.67%,尤其值得关注(见表5)。

此外,通过地区对比发现,“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的落实情况市区最好,占比84.08%,其他依次是县城(76.56%)、乡镇(75.02%)和农村(72.97%);“每周1节少先队活动课”的“严格落实”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区(61.46%)>县城(57.29%)>农村(55.41%)>乡镇(50.00%);学校“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严格落实”情况县城最高(占57.29%),乡镇最低(占45.26%)(见表5)。

(四)关于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结果显示,在少先队活动内容方面,少先队基础知识、少先队礼仪、道德法治类和主题教育(如传统节日、纪念日)是主要的活动内容,政治启蒙的内容相对较少(见图1)。在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上,活动形式主要是队会、队课、文艺表演等,社会实践相对较少(见图2)。

图1  少先队活动内容⑤

研究發现,农村地区少先队政治引领较弱,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数据显示,农村少先队活动有关政治启蒙内容所占比例为46.58%,低于平均水平54.63%,农村地区有关科学知识的少先队活动占比36.46%,也低于平均水平44.47%;在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上,农村地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校外实践活动形式相比于其他三个地区所占比例较少。

另外,各学段都注重少先队基础知识与礼仪,而政治启蒙内容都有所欠缺。数据显示,小学政治启蒙占55.42%,而少先队基础知识占比达到90.38%,具体排在前五的活动内容依次是少先队基础知识(90.38%)>少先队礼仪(85.90%)>主题教育(如传统节日、纪念日)(71.89%)>道德法治类(71.19%)>劳动实践(60.30%);初中阶段政治启蒙内容占比50.58%,具体排在前五的活动内容依次是少先队基础知识(78.00%)>少先队礼仪(69.61%)>道德法治类(54.80%)>政治启蒙(50.61%)>主题教育(如传统节日、纪念日)(49.97%);其他学段占比最大的依然是少先队基础知识(86.80%)和少先队礼仪(69.58%),政治启蒙占比57.91%,但其在兴趣特长、科学知识、体育锻炼、劳动实践方面较小学和初中阶段在这几方面活动的开展上较为突出。在活动形式上,其他学段形式更灵活丰富,更加突出队员个人能力的锻炼发挥,其在文艺表演、游戏娱乐、手工制作、参观访问与志愿服务这几方面较为突出。

(五)关于少先队活动的设计主体情况

结果显示,目前少先队活动的设计或实施,队员参与的自主性较小。当问及“少先队活动的具体设计(或实施)情况”时,62.64%是由队委会成员协商决定,辅导员自己决定的占比为28.67%,队员集体协商的仅占7.79%。

对比分析发现,初中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设计的自主性相对较高。结果显示,小学(占30.15%)和其他(占36.84%)学段由辅导员决定的占比要高于初中学段(占20.83%)。初中队委会成员协商活动的占比为68.45%,明显高于小学的61.91%(见表6)。这可能与儿童年龄有关,初中生年龄较大,辅导员更敢于放手让队员自己组织策划。

另外,市区更加注重少先队员的自主性,而农村相对较差些。调查结果显示,市区学校由队委会成员协商设计活动的比例最高(占68.79%),高于平均水平62.64%;县城队委会成员协商设计活动的比例为61.46%,但队员集体协商比例最低(占6.25%),低于平均水平7.79%;农村的队委会成员协商比例最高(占54.73%)、队员集体协商最低(占7.43%)(见表6)。

(六)关于少先队活动的资源利用

结果显示,在少先队活动资源利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网络教学活动资源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利用上,但对当地传统特色资源、家长及各行业校外辅导员等的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少先队活动的资源利用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教学活动资源(65.81%)>校园文化环境(65.21%)>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材及配套资料(62.39%)>多媒体音像资料(60.39%)>少先队阵地(52.50%)>家长及各行业校外辅导员(33.32%)>当地传统特色资源(32.81%)(见表7)。

对比分析发现,各学段对少先队活动资源的利用率整体不高,初中学段资源利用率最低。具体表现为,小学阶段主要集中于校园文化环境(占68.39%)、网络教学活动资源(占67.41%)、多媒体音像资料(占62.60%)的利用上,而在当地传统特色资源、家长及各行业校外辅导员的利用率上仅为36.28%,但均高于平均水平;初中学段的资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材及配套资料(占63.67%)、网络教学活动资源(占57.71%)和校园文化环境(占51.82%),而对当地传统特色资源(占19.61%)、家长及各行业校外辅导员(占20.79%)、少先队阵地(占39.28%)上的利用率则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另外,农村地区在多媒体音像资料(占51.97%)、少先队阵地(占44.60%)、当地传统特色资源(占30.41%)、家长及各行业校外辅导员(占25.03%)利用上的占比显著较低,可见农村地区少先队活动组织缺乏灵活性、先进性、特色性(见表7)。

(七)关于少先队活动的参与性

结果显示,总体來说队员参与度较高,而家长参与度较低。当问及“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情况”时,94.81%的调查对象表示全体队员都参加活动。而问及“家长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情况”时,表示经常有家长参与活动的比例为52.82%。

对比分析发现,小学队员参与性最高,选择“全体队员”参与的比例达到97.35%,初中和其他学段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关于家长参与情况,小学选择“经常有”的占比最高(占54.26%),其他学段选择的占比最低(占42.11%),其选择“偶尔有”或“很少有”家长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占36.79%)。另外,市区和县城家长参与度较高。数据显示,县城少先队活动经常有家长参与的比例最高(占58.85%),其次为市区(占56.05%),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占52.82%),而乡镇(占47.41%)和农村(占46.62%)则相对较低(见表8)。

(八)关于少先队专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结果显示,一是少先队品牌活动项目种类多样。主要集中于手拉手活动(占75.17%)、红领巾心向党(占66.48%)、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占54.63%),涉及团结友爱、爱党爱国教育的内容较多。二是少先队仪式教育开展频次高,所得效果好。数据显示,经常开展仪式教育的学校达到94.13%,开展入队仪式的达到97.74%,整体仪式教育的开展效果非常好的达到71.41%。三是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频次有待加强,其中开展5次以上占比39.05%,3~5次(含)占比30.81%,1~2次占比28.56%。

对比分析发现,在主题教育开展频次上,县城主题教育活动有待加强,选择开展“5次以上”的占比为33.85%,低于平均水平39.05%。当问及“学校平均每学期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频次”时,选择“1~2次”的,初中占比最高(占53.57%);选择“3~5次(含)”的,其他学段占比最高(占39.47%);选择“5次以上”的,小学占比最高(占45.74%),初中占比最低(占14.29%)(见表9)。关于仪式教育的开展效果(该题通过给选项赋值进行差异比较,分值越高,表明效果越好),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学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小学的仪式教育开展效果显著高于初中和其他学段(M小学=4.72±0.53,M初中=4.48±0.72,M其他=4.47±0.80,p<0.001)。

(九)关于少先队活动的重视与评价情况

结果显示,关于学校的重视程度,67.83%的辅导员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少先队活动;关于少先队活动的评价,62.64%的辅导员对少先队活动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关于定期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必要性,80.25%的辅导员认为“非常必要”。

通过对选项进行“1~5”赋值(分值越高,表示程度越高),对少先队活动的重视与评价水平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活动的重视与评价上不存在地区差异,但在学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学校对少先队活动的重视程度、少先队活动开展必要性,以及辅导员对少先队活动的总体评价,均是小学高于初中和其他学段,且初中得分最低(见表10)。

四、分析与讨论

(一)少先队活动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在大部分学校已经落实,但是在实际活动开展中严格落实的情况相对较少。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3]。究其原因,一方面,少先队辅导员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及时、不深入。例如,在调查中发现,辅导员对“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这一政策表示“非常了解”的占39.95%,“比较了解”的仅占34.76%。辅导员对政策的不熟悉导致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同时,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多数辅导员身兼数职,还担任着班主任或课任教师一职,在身份倾向上更认同班主任或课任教师身份,工作投入度也向此倾斜,对辅导员工作存在一定程度忽视[14]。另一方面,学校的重视程度关乎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效果,关乎相关政策的落实。有学校领导认为开展少先队活动会占据太多时间,影响队员学习成绩[15]。

(二)少先队活动的主体性缺失

少先队员是少先队活动的主体,少先队活动要更加突出队员的自主性。但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28.67%的辅导员由自己决定少先队活动的设计,尤其农村地区,辅导员自行决定的比例更是高于平均水平。这也与之前研究者调查得到的结果一致[16]。据了解,多数少先队辅导员不敢放手让队员自己去策划组织活动。一是怕耽误队员学习。学校“重班轻队”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多数辅导员更倾向于注重教学成果,对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二是考虑队员年龄小,知识能力还有很大欠缺,导致多数辅导员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自己组织策划活动。少先队教育是一种自主教育,少先队活动需要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让少先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三)少先队活动的政治启蒙内容不突出

政治启蒙是少先队教育的核心内容。调研发现,在学校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中,“组织意识”“道德养成”与“成长取向”方面的活动相对较多,而在政治启蒙方面的活动内容有所缺失。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意识有关。作为少先队活动的引领者,其思想意识充分体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政治启蒙活动内容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辅导员政治素质的薄弱。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多数辅导员专业培训力度不足,尤其政治素质培训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有关政治启蒙的活动内容挖掘较少,缺少规范性指导。由此可见,如何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少先队员有效开展政治启蒙教育是少先队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提升新时代少先队活动效果需要进一步突出政治启蒙的内容,深入挖掘和正确使用政治元素。

(四)少先队活动资源利用不充分,社会化程度不足

本研究发现,在少先队活动开展过程中,当地传统特色资源利用率较低,且家長及各行业校外辅导员的参与度不足。已有研究也曾指出,资源的有限性是少先队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7]。一方面,学校领导或组织对资源开发认识不足,缺少专业性。对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是影响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辅导员资源开发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也是造成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重要原因。辅导员作为资源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其自身具备的素质能力影响着资源开发的力度、资源发挥的效果等。

(五)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建设失衡。调研发现,少先队辅导员中兼职比例较多,专职人数较少,存在忽视少先队工作的现象。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专业素质不突出。不少地区的辅导员在任职前、任职中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对少先队工作认识不充分,仅依靠自身经验摸索开展少先队工作,自身能力又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实践育人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在学校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辅导员起到“统筹规划”的领头雁作用,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其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六)农村地区少先队工作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一直是少先队工作发展的薄弱地区,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机制、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存有一定弱势。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少先队活动资源利用不足;活动形式不够丰富,校外实践体验活动较少;自主性发挥不充分。乡镇地区在有些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如在“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落实情况上得分最低。一方面,各级少工委对农村地区关注度较低,督导机制不完善,使得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开展不充分。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少先队经费较少,物质保障不足,资源条件差,再加上辅导员缺少专业培训,使得少先队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教育性。面对当前农村地区少先队活动有效性不能得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引领性得不到彰显等情况,加强对农村地区少先队工作的重视显得尤为必要。

(七)初中少先队活动有待加强

在调研中发现,相比小学来说,初中少先队活动在各方面的开展力度都比较薄弱,包括仪式教育的开展效果、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频次、少先队活动的参与度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前期调研发现,有些初中学校的教师甚至不知道少先队组织的存在,可见,少先队在初中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被忽视现象。一方面,少先队地位的不明确,使得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认识不足,缺少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重团轻队”现象突出,大部分学校更加重视共青团的教育工作。这种地位模糊、活动开展力度不足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初中少先队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后期发展团员的质量。初中阶段作为离队入团的关键期,要通过少先队活动加强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促进团队衔接。

五、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治引领,创造性开展少先队活动

强化政治引领是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在传统的少先队活动中融入新的政治元素。一是在活动素材中增添政治元素。要及时关注国家政治性文件、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用儿童化语言对其进行政策性解读,在校园内广泛宣传,或通过讨论交流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在活动策划中融入政治素材。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政治立意,例如,在歌唱、朗诵中融入与爱国主义有关的歌曲及文学作品,在文艺表演中融入与社会话题、思想政治导向有关的情节、人物关系、台词等。其次,要进一步挖掘政治元素,在活动创新中渗透政治元素。除了传统的少先队活动外,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鼓励队员自主引入有关思想政治的元素,设置以传播思想政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项目,如主题网站、公众号、主题期刊、主题推文等。

(二)突出队员主体地位,增强少先队活动自主性

少先队是属于少年儿童的组织,少先队员作为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一方面,少先队辅导员要树立“队员主体观”,正确认识队员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小主人身份,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鼓励队员广泛参与少先队活动,既要加强少先队小干部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管理少先队,开展少先队活动,又要调动普通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度、组长轮换等设岗服务的形式,创建少先队组织的自主氛围。

(三)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少先队活动的社会化水平

第一,要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建立少先队活动实践阵地,积极开展校外少先队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第二,要注重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发现和挖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热爱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具有整合自身资源等素质能力的人作为校外辅导员,建立校外辅导员资源库,建立学校间资源共享平台,探索校外辅导员聘任培训与激励机制。第三,要用好新媒体资源。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拓展少先队活动。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拓展少先队活动形式,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激发少先队员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少先队活动。通过开发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开展活动事务公开、活动内容展示、活动评比等内容,与队员或其他相关人员随时互动,及时宣传少先队活动。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少先队活动质量

第一,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配备。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成为专职辅导员,全面开展学校少先队工作,避免辅导员身兼数职导致的工作失衡。第二,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一是政治素质培训,包括正确的角色认知、政治意识、政治能力等内容,使其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彰显政治属性,更加聚焦少先队主责主业;二是履职能力培训,包括话语艺术、宣讲技巧、组织管理、调查研究等专业技能,尤其要注重对初中辅导员和农村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和密度。第三,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的考核与激励。一方面,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突出政治标准,科学设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辅导员的履职实效;另一方面,建立激励体系,科学制订评审办法,完善基本保障,落实政治待遇。

(五)加强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和初中少先队活动力度

农村地区作为少先队工作的薄弱点,上级少工委应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增加活动经费支出,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加强学校领导对于少先队工作的重视,释放辅导员工作活力。同时,要注重对农村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增加培训机会,并引导其积极探索当地特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对于初中学段的少先队工作,要明确少先队地位,加强少先队活动开展力度。其工作开展可由团委引导管理,加强对初中少先队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制订科学的推优入团机制,使入团资格与少先队活动表现相联系。通过探索团队衔接一体化、活动建设一体化来加强初中少先队工作,形成以“队为主体,团为核心,团队共兴”的思想意识。

(六)制订科学督导机制,加强少先队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少先队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各方力量协同。少先队活动的实效更需要各方力量相互监督,形成自上而下的督導机制。一方面,落实上级部门的顶层监督。通过各部门联合制订少先队工作考评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估,将相关政策的落实及少先队工作的开展纳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评级的指标,从而推动少先队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落实学校的基层监督。学校要定期考核、评价辅导员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评价机制,将少先队活动作为关键考核指标与其绩效挂钩。

六、结束语

活动,是少先队的灵魂。少先队活动是开展少先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新时代少先队组织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成长变化中的少年儿童,少先队更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实践育人特色,持续在少先队活动上下功夫。新时代少先队活动要紧跟少年儿童政治启蒙需要,紧跟少年儿童社会生活需求,紧跟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和完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的独特功能,努力打造校内和校外协同共育的少先队活动教育体系,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总之,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应不断向前推进,持续增强少先队活动的实效性,着力推动少先队深切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N].北京:中国青年报,2020-07-27(T02).

[2] 傅忠道.少先队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7-2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EB/OL].(2012-09-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209/

t20120922_142593.html.

[4] 中国少年先锋官网.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EB/OL].(2015-09-22).http://zgsxd.k618.cn/zyb/201801/t20180105_14912646.html.

[5] 中国少年先锋官网.少先队改革方案[EB/OL].(2017-02-22).http://cdn.k618img.cn/61gqt/wjk/pdf/201704/P020170425347625951415.pdf.

[6] 中国少年先锋官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06).http://zgsxd.k618.cn/zyzx/202102/t20210204_

18130784.html.

[7] 陈峥,徐明峡,林郭艳.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执行与管理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08):67-70.

[8] 杨喻乔.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质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334-335.

[9] 孙志慧.少先队活动课方案:特征、问题与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204-205.

[10] 仉义建.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8(20):268.

[11] 王本桔,龚春娅,李亦诗.中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7(01):65-66.

[12] 唐永鹏.当前小学少先队活动开展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31(10):114-119.

[13] 刘艳英,马永春,丁若娟.吉林省少先队活动课实施状况调查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14(11):61-64.

[14] 王华敏,吕菁,陈文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瓶颈与突围路径——基于重庆市九个区(县)的实证调研[J].少年儿童研究,

2020(10):5-13.

[15] 张晴岚.云南省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角色认同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45.

[16] 曹会雅.少先队特色活动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基于山东省济宁市的调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38-40.

[17] 吴小叶.少先队活动实施现状研究——以济南市某区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33-34.

猜你喜欢

少先队活动提升策略
少先队活动中队员个性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雏鹰的翅膀
论少先队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中的作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成长的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联姻研究
例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