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至阳穴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2021-01-08唐玉财周诚恩刘春柳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交型至阳阿普

唐玉财,周诚恩,刘春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其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症状严重者可有彻夜不眠,常常还有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心烦易怒等一系列伴随症状[1]。失眠发生的范围很广,不论男女老少、健康与否,均可发生。目前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国外约1/3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在国内失眠率更高,达到了45.5%[2]。失眠中最常见的是持续睡眠时间过短、早醒以及入睡困难这三个症状,分别占患者的61%、52%及38%,其中大概有50%的患者同时表现出两个及以上的症状[3]。在失眠患者中,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较为常见,其在失眠的基础上多伴有头晕耳鸣、心烦健忘、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症状。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主要应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戒断反应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按压其至阳穴,往往会有酸痛、胀麻等反应。因此,笔者采用温针灸至阳穴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并与单用阿普唑仑片进行比较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 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1~49(33.4±5.2)岁;病程2~17(10.5±4.1)个月。对照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23~47(35.7±4.9)岁;病程3~20(11.4±4.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不寐”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5]中失眠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年龄20~50 岁;②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不寐”诊断及心肾不交证型标准相符合;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坚持参与及完成整个疗程及疗效评估。

1.4排除标准 ①与纳入标准不相符者;②有普通针刺、温针疗法禁忌证者;③1 个月内使用过阿普唑仑片及对该药过敏患者;④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血液等系统性疾病者和精神类疾病患者;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妊娠期妇女及依从性较差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口服阿普唑仑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1020890,规格:每片0.4 mg),每日1次,每次1片,睡前服用,连续服用3周。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至阳穴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选用30 号1.5 寸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常规消毒,指切进针,深度为0.8~1 寸,予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在针柄处安放艾炷(由南阳仙草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蕲大妈十年金艾炷)并定时更换。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日1 次,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3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考文献[6]拟定。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在75%以上,停服安眠药;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在55%以上,基本停服安眠药或药量减少3/4;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无变化,靠安眠药维持。睡眠率的计算采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7],即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

3.2睡眠质量评分 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8]进行评定。PSQI 由23 个项目组成,可划分为7 个因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因子按0~3 分计分,累计各因子得分为PSQI 总分。分别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各因子分数及其总分数。

3.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结果

3.4.1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4.2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 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PSQI 各项评分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x±s)

4 讨 论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目不瞑”等范畴,其中医分型有多种,临床中心肾不交证型最为常见,其最早记载见于《古今医统》“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认为失眠与心和肾有关,心主火在上,肾主水在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相济,阴平阳秘[9]。中医学认为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多因先天不足、久病伤阴或房事不节而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阳独亢,乃心火于上不能下温肾水所致[10]。现代医学认为失眠为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功能平衡失调所引起,其发病机制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目前比较公认的机制是脑干中的缝核、孤束核能诱导睡眠的发生,而脑桥背内侧被盖的蓝班头部对维持觉醒起作用[11]。中医学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多以滋补真阴精血及交通心肾为主要治疗原则。

至阳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它属于督脉,别名金阳穴,穴意为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12]。《校注十四经发挥》言“督之为言督也,行背部之中,为阳脉之督纲”,督脉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督阳经的作用,而至阳穴为督脉阳气最盛的五穴之一,故至阳穴具有激发阳气、安神定志的作用[13]。配合温针灸,旨在使艾炷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加强穴位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使得心阳下达于肾水,从而交通心肾,阴平阳秘。另外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亏气少则神灵不安。通过温针灸至阳穴,可以激发阳气,填精益髓,调和阴阳,达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本研究中治疗组给予温针灸至阳穴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普唑仑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综上所述,温针灸至阳穴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普唑仑片,且针灸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及依赖性,特别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交型至阳阿普
伯乐之眼
茱萸肉桂粉 外敷治失眠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怀念哑巴阿普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交-直-交型同相供电系统的研究
至阳穴适宜的人群
至阳穴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