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机理与培训路径
2021-01-08宋妍
宋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成教中心,河南 济源459000)
2017 年10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形势下,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为破解“三农”问题而提出的农村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剧,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日趋严重,“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关键农时缺人手”等现象更加严重。[1]人才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关键一环。为此,2012 年以后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有文化、懂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使农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具发展潜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与发展新动能。
一、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一)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发展的主要人才
乡村振兴靠教育,而落脚点在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与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这个资本既有农业投入的增加,更有对农民教育与培训的开展。这样的农民才有浓厚的为农情怀,进而提升其生产技能与生产效率,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尽人意,2016 年,我国农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仅占农业总人口的9.2%,系统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只占农业总人口的10.3%。[2]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掘,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二)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脱贫的重要力量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不高导致生产力水平不高是产生贫困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 年,我国农民纯收入为 14 617 元,比 2018 年增长8.8%。农村贫困人口收入为10 371 元,比2018年增长了10.6%。贫困人口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仍有4 246 元的差距。2020 年中央1 号文件明确了两大任务:确保农村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与确保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3]要完成这两大人任务,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是关键,提升其能力是重要的途径。面对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技能缺失、素质不高问题,各方面要形成合力,加强对其培育,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精准扶贫。各方强化对贫困地区农民培育,提升贫困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主动发展产业。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助力精准扶贫。各方合力搭建精准扶贫平台,促使贫困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思想,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与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推动力
乡村振兴要求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作为后盾。通过对农民的培育,促使他们发挥自身潜能,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广大农村仍受到旧有传统思想的制约,小农意识比较浓厚,安于现状,靠天吃饭,等靠要思想仍有一定的市场,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动性的阻障。因此,应当将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中创新,引导农村各项制度变革,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思想变革,在农村热土上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二、新兴职业农民成长的机理
(一)人力资本积累:筑牢职业能力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而是接受农业方面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掌握农业生产知识与相关技能,获取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资格,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经营素质。[4]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强化对农村教育的师资与资金投入,农村适龄青少年都接受了教育。同时,国家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农业职业教育及培训日益增加,农民人力资本不断提升。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职业教育的增强,农村中青年劳动人口基本上达到了初中文化程度,部分甚至达到了高中水平,这为农民职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例如“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阳光工程”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通过这些培训,农民获取了农业生产新技术与新技能,转变了生产与生活方式。
(二)市场利益导向:激发新型职业农民意识
1.利益分配引导
从经济学视角来说,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选择从事某个职业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城乡区别发展的二元经济体制,出台了城乡各异的产业政策,导致城乡逐步分离,进而产生了落后的农业生产部门与先进的城市现代经济部门。农业生产收益低、收入少,而农民进城务工收入相对较高。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农村劳动人口流入城市,以取得更高的收入,实现更好的发展。从2004 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相关惠农政策不断优化,农业收入逐步提升。农业收益的提高,引导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为了取得社会平均利润,农业专业户、龙头企业、返乡创业农民积极采取现代经营手段,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提升资本的利用效率,获得更多的收入,投入与回报成正向关系,这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选择的新动力。
2.消费需求转换推动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公害、有特色、营养价值高的农产品日益受到青睐。人们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转换使农业生产对市场的依存度大大提升,农业专业化、科学化生产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农民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农业生产必须面向市场,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合理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科技引领农业生产,引进良种,科学施肥,降低农药残留,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更多的收入。从市场演进的趋向来说,农民职业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进程中,农民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其商品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不断提升,职业化意识与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三)制度创新:催生新职业产生
1.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先后出台了9 个户籍方面的文件,渐进推动户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与市场经济大潮双轮驱动,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交流交换,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有序发展,城乡人才也开始交流、交融,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更为多元化。其组成人员既有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农民,也有城镇中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大学生、小微企业经营者、新乡贤等。与此同时,2011 年与2014 年的户籍改革制度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农民市民化,成为城镇居民,”使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迁移有了政策依据。农民进城务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给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改变了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铺平了道路。
2.土地流转制度,推动规模化经营
小农生产条件产生的是兼业农民,规模经营是乡村人才成长的环境。[5]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我国逐步推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个人土地可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2014 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文件提出,把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置,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鼓励土地实现规模化集中经营。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让有能力、有意愿务农的人才或农业经营主体有可能把土地连片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成立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专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引领者。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不改变农业土地用途,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就能够取得更高的收入。
3.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促进农民增收,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最基本任务。[6]市场导向的引入,农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农业一方面受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不可控自然条件的制约。在风险偏大的形势下,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兜底与支持尤为重要。国家的支持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多向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例如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的投入,提升农业经营的科技化含量;加大对种粮补贴、农机补贴及农资购买补贴;设置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并适度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等。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多项支农措施: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抓好农村重点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等。
三、乡村振兴视野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
(一)培训对象:深入调研,精心选择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严格遴选培育对象。要开展充分的调研,明确培训对象的要求,对培训对象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其数据内容应包含承包土地的数量、教育程度、年龄、产业类别、经营主体性质(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收入水平、健康程度、有无培训经历与培训证书等,以实现培训对象的精准性。对于从事种植业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等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农业从业者,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对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农业服务从业者视为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7]将有资金、有技术、有知识的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与新乡贤纳入培训对象;大中专农校毕业的有志于投身农业生产经营的毕业生也被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建立固定的中长期档案,做好跟踪与回访服务,开展个性化项目指导与生产经营指导。
(二)培训内容: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契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要做到以能力提升为重点,促进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一是树立“热爱农业,振兴乡村”的价值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须引导他们树立“以农为荣”的价值观,认识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提高其懂农的能力。引导他们重视科技兴农,在育种、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上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产业与新业态,在农业生产中主动使用新技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弘扬工匠精神,开拓农业的多维价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他们的收益。三是强化对他们的道德与法律教育。各级培训机构要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专项农业道德、法律知识宣讲,也可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法。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道德水平与守法意识,“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者给予奖励,对失信违规者处以惩罚,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8]
(三)培训方法:灵活多元,提升效果
在实践运作中,要依据本地实际,分类、分层次开展,使培训方式与农民需要相一致,构建灵活多元的培训方式。一是多种方式并举。要强化田间地头教育、新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培训方法。依据我国农业部的数据,我国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63000 名。各地政府要充分运用这些师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利用云平台、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新型职业农民传递最新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政策。二是采取理论+实践的培训方法。培训机构可以先让理论知识丰富的农业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讲授,同时,引导农民进入农业生产现场,让专家对其进行实践操作指导,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动手能力。培训教师也可以选取种粮能手、新乡贤等农村土专家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注重因材施教与分类推进,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三是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依据生产季节,培训机构可以对新兴职业农民开展短期培训。依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培训机构要“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9]提升培训效果。
(四)培训保障:政策跟进,优化环境
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是顶层设计的主体,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从而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顶层设计的责任。[10]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政府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要性的宣传。召开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验交流会、表彰会,引导社会各界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言献策。二是完善制度。政府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制度设计,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对培训过程与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监控,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真正接受培训,成长为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三是加强投入,拓宽资金来源。各级政府要把新型职业农民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划拨专项资金。同时,设立激励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域,拓宽培训的资金来源渠道。四是加强评估,提升培训质量。政府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改进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访谈,评估结果,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坚决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