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本中的说理艺术鉴赏

2021-01-07张韶晨戴启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秦师秦穆公郑国

张韶晨 戴启江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左传》中经典的记叙性散文,其语言简练精到,叙事技巧上悬念迭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加外交事件,在不足四百字的空间里腾挪跌宕,简约之中精彩不断。孙绍振老师评点此文:“超越《春秋》的简单叙述,几乎全用对话,但是构成情节,就超越了《论语》中对话的片段性,在当时可是一大创造。整篇不但以情节贯通,而且以关键词语前后呼应,强化了结构的严密性。”[1]“严密性”深得笔者认同。尽管故事是以叙述的方式展开,人物形象以对话的方式凸显,但是叙述中详略分明,侧重人物以说成“退”的表现;人物对话身份主次分明,主要依赖烛之武说理分析的方式展开。无疑,言语实践中强化了说理意识,以此形成劝说的力量,达到说理效果,是这篇文章一大语言表达特色,值得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借鉴和思考。

一、理之先者,基于事实

在展开说理之前,首先要思考的是事实是否被尊重了。倘使罔顾事实,便试图以道理说服对方,立论便失去了根本和前提;这样的说理形式即使再完美,说服力也无处落根。我们常常忽略《烛之武退秦师》中事实说理的价值,作为议论文写作学习而言,这应该被进一步重视,其恰恰就是烛之武说理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烛之武的观点准确地契中说理的基本态度,即对现实的尊重。何以见得?烛之武见秦师,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言语简洁,意思分为两层。第一层,即对现实做出了非常中肯的判断: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个句子非常准确地说明了郑国对于现实最清醒的认识,当然,也可能包含着形成这样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挣扎过程,郑国想尽方法,绞尽脑汁,试图摆脱这样的困境,而此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其灭亡已经是无可避免的现实;甚至也清楚知道,导致这样的结果是秦晋两国发难。当然,烛之武来见秦师绝不是为了坦诚自己的国家灭亡在即的困境,他希望的是秦军能够退出进攻者的位置。可是换而言之,如果他没有这样清醒而又坦然的认识,没有基于对现实最客观的承认,接下的说理将难以展开。对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种客观现实的承认和对现实窘迫性的沮丧焦虑情绪的流露,将自己放于一种客观事态的披露当中,远比用花言巧语、欲迎还羞的姿态去掩饰要高明得很多。承认现实,向强大的对手示弱,也许能获得一点好感,而这种好感在此刻就是谈判的最基本前提。而本句的第二层意思,虽然是通过假设的方式来提出一个问题:郑国灭亡了,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有,就劳烦您动手吧。这句话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秦国对郑国动手是没有好处的。如果有好处,您自然做了是没有问题的。烛之武用了“敢”和“烦”。敢,就是冒昧的意思;烦,就是劳烦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冒昧地劳烦。言语之中非常谦逊,低下身子请求对方把自己的国家灭掉。这种表述当然我们会觉得不合人情,其实,这不过是反语的表达。第一层是大家都看到的郑国的客观现实,而第二层是秦国所未曾看到的客观现实。两种现实,一明一暗,一表一里构成了组织说理的大前提。前者对客观现实的坦诚交代,有利于第二层信息的说服力。当然,前者客观事实的反衬让后者未曾细想的“现实”,变得真实起来。我们去掉“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话,直接从后面两句说出来,秦穆公必然觉得来者巧言令色、故弄玄虚,甚至引发更大的反感不说。

二、理之明者,重在层进

理愈辩愈明。想要说服对方,自然讲求说理能够层层演绎,最终清晰地呈现观点,实现说服效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烛之武要“说”退秦师,我们提纲列要,便可看到这样层次清晰的说理过程:首先,假设结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郑国灭亡,现实并没有发生,因此这还不是事实,纵然现实是郑国命悬一线。以郑国灭亡为结果,推理出来的必然是秦国将要获得极大的利益。烛之武借助假设的口气生发疑惑,自然就是对于这一逻辑成立表示怀疑,而怀疑不能是平白无据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地理上的不现实:即“越国以鄙远”。越过强大的晋国,试图吞并郑国,这确实是难以实现的事情。因此,之前秦伯预设的战争红利也就不复存在了。其次。推想危害。如果最初的战争设想无法实现,那么秦伯这一场劳师动众的战争最终会获得什么呢?烛之武一针见血:亡郑以陪邻。即如果秦晋联盟导致郑国灭亡了,最终只是增加了晋国的领土和实力。当晋国的实力增加了,那么,相较之下,秦国的实力也就变得薄弱了。这种逻辑演绎有理有据。接着,策略建议。在我们议论文写作当中,即怎样做。秦晋联盟消灭郑国,即便真如烛之武所言秦国并没有得到多大实际的好处,但至少两国军事联盟的利益关系仍在,秦国也不可能有何损失。秦伯不可能仅凭烛之武一番推理假设,就可以断定退军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因此,说理必然要触及到最核心的地方,如何以更好的策略取代之前的秦晋围郑,并且让秦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因此,烛之武代表郑国提出“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首先承认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实则上是表示郑国愿意将自己作为附属国,作为对方远征出行的后援团。如果战争是为了获得利益,那么此处利益无疑是最大化了。这也就让秦伯能够接受放弃秦晋围郑的理由——因为最终的效果不如舍弃攻打郑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招安”郑国,使其作为自己的附属国获得的利益更大。但在此处,是不是就意味着烛之武能够说动秦穆公?也许未必。因为此举必然激怒晋国,秦晋联盟瓦解所带来的危害无法预料,而且“越国以鄙远”,这样的空间距离也是客观存在,既然秦晋灭郑后,秦国因为空间距离不会真正意义上控制郑国,那么又凭什么秦晋联盟破坏后秦国就能够越过强大的晋国控制郑国呢?即便控制了鄭国,管理上依然存在诸多的隐忧。所以烛之武在最后论证结束部分提醒秦穆公:以史为鉴。借助古往今来的历史,去演绎一场凌空虚蹈的可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晋国国君对盟友态度的选择,无不是利益驱动;再从现实角度来分析,晋国发展的需要和野心,也确实需要通过吞没兼并才能实现。今日吞并的是身边的小郑国,明日也许就是身边另一侧的大秦国。二者结合,论证就更显有力。秦晋之好,原本就不过是一个大国结交另一个大国,来实现自己称霸的一种方式,秦晋联盟在将来的某一天也必然会因为大家之间的直接交锋而瓦解。所以烛之武非常聪明地提醒了秦穆公: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到此刻,秦穆公真正被打动,无外乎烛之武逻辑推理,层层递进的妙处。

三、理之成者,论在核心

光有对现实的尊重和清醒的认识,有严密的说理,也并不足以说服对方放弃原本周密的计划和秦晋联盟巨大的政治利益关系。说理本身在于通过一定的方法技巧,陈述事实,讲述道理,继而达到自己的论证效果。但,说理要成立的最关键在于能够紧紧把握住道理存在的基石——也就是双方关切的利益核心点是否一致。倘使烛之武夸夸其谈,不去洞悉秦伯关切的利益,我想再严密的逻辑也不能直达对方心里。换而言之,郑国只有满足了秦国的利益需求,才有可能获得他所期待的利益保障。因此,烛之武说退秦伯,站在对方的利益点上,说理层层深入,但重心一刻不曾偏离:第一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简要概括,一是难,二是不利。消灭了郑国,并没有达到使秦国军事、国土实力增加的效果,也就打消了秦伯原本對于秦晋围郑军事行动获得利益瓜分的设想。第二层“邻之厚,君之薄也”依然关注的是利益的大小多少,此消彼长。第三层“君亦无所害”,“害”即损害,依然关注的是秦国的利益。第四层是引导秦伯回顾过去,进一步说明晋国的贪得无厌、唯利是图、过河拆桥、冷酷绝情,核心依然是利益关切。最后一层甚至借晋国国君的“本性”更进一步去推测晋国吞并郑国之后的行动。短短五层意思,无论是从哪一个层面都是围绕利益展开论证,为秦伯设身处地分析利弊。这也就不难理解,在烛之武剖析事理、分析利弊以后,秦伯并没有言语上的回应,而用一个“悦”字做了回应。秦伯之悦是因为烛之武严密而强大的论证说服力吗?也许是,但也未必。毕竟其中逻辑是否完全经得起推敲尚需疑虑。秦晋围郑,是否秦国真的如烛之武分析的那样拿不到任何好处,而且只是单纯地壮大了晋国的实力?秦国背弃盟约,是否真的就能全身而退,国家不受任何伤害,尤其是面对正在崛起的强大的晋国和一位冉冉升起的政治对手——晋文公?更有甚者,烛之武提出所有利害关系的基石是“夫晋,何厌之有?”把晋惠公背弃秦穆公的恩惠,移花接木到晋文公身上,继而回顾了“朝济而夕设版焉”的陈年往事,提醒秦穆公:晋国国君身上存在的普遍性,尽管这只是上一任国君的个别性。那么奇怪的是,难道秦穆公不了解这些过往历史吗?为什么不反驳他?其实,秦穆公关切的与烛之武提出的利益聚焦一致罢了!如何让秦国获得更多的利益,是秦穆公需要考虑的,本质上秦穆公也是一个商人。他在权衡利弊关系之后,希望独自吞并郑国,壮大自己,获得最大利益,继而去威慑晋国,成就更大的版图!当然,烛之武一番分析也可以使郑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至少暂且保全国家。作为获利者的秦穆公面对壮大自己、削弱对手如此一箭双雕、两全其美的利好,怎么能够不感到愉悦呢?于是,不难理解其一面与郑人盟,一面派手下厉害的将领戍守郑国才回去,以自己的武力来掌控郑国的命运,获取实实在在的最大利益。

如施清杯老师所言:“我们知道静态传授知识,不如师生一起在语文思维实践活动中反复锤炼,以使学生累积技能,提高综合素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更是如此。”[2]一篇语言艺术极为丰富的文本,如果能够除了在鉴赏它的言语特色之外,更多思考其特色内在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将逻辑思考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课堂内外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其价值无疑更大。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J].语文建设,2018(9).

[2]施清杯.高中议论文写作:从借鉴辩论到独立思考”[J].作文,2019.(7).

猜你喜欢

秦师秦穆公郑国
爱马说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探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烛之武的形象
我要超越所有人!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烛之武以何退秦师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