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2022-07-11王阳
王阳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详细记录了烛之武说服秦庄公,成功救郑国于危难的故事。烛之武所处的时代,群雄并立,诸国之间征伐不断。大国恃强凌弱,小国朝不保夕。當时的郑国面对秦晋两国的联合攻击,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烛之武临危不惧,在秦君面前侃侃而谈,以三寸不烂之舌扭转乾坤,充分显示了其过人的胆识和智谋。初见秦君,他单刀直入,直接表明自己的来意;然后以退为进,剖析利弊,成功得到了秦君的认同;最后列举史实,对将来的局势进行合理的推测,令秦君改变了主意,放弃攻打郑国。可见,烛之武不仅智勇双全,而且深谙人心。本文就赏析一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辞令艺术。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不断。各国之间或联合,或对立,一切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善于游说之人层出不穷,来往于各国君主之间,希望凭一己之才能操控时局,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游说的过程中,有的人舌绽莲花,有的人含蓄委婉,有的人辞锋健劲……烛之武则与其他说客全然不同。初见秦君,他便直奔主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秦国与晋国联合攻打郑国,且大军已经在边境驻扎,形势非常严峻。“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在这样的情形下,烛之武临危受命,前往秦营拜见秦伯。秦军势强,烛之武只身前往秦营,稍有闪失,不仅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而且可能激怒秦伯,加速郑国的灭亡。在这样的情况下,秦伯根本不会将烛之武放在眼里。烛之武也深知目前的形势对自己不利。见到秦伯,他并没有掩饰,而是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如此一来,反而显得极为坦诚,也成功引起了秦伯的注意。烛之武如果有意掩饰,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秦伯不义或者低声下气苦苦哀求他放过郑国,都难以打动秦伯,反而会使眼前的局势变得更糟。
秦国、晋国结成联盟,攻击郑国,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实际上是两国想灭掉郑国,瓜分其城池和土地。对于这一点,无论是郑伯、秦伯还是晋君,都心知肚明,不过明面上无人说破而已。因此,在见到秦伯之后,烛之武果断地选择开诚布公,直接捅破“窗户纸”:若秦国与晋国联手,郑国必亡。烛之武通过开门见山的方式成功激发了秦伯的兴趣,也为自己和郑国赢得了一线生机。毕竟,此时是秦伯掌握着主动权。如果他不愿意听,甚至一开始就下令斩了烛之武,那么烛之武纵然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施展的余地。因此,面对远比自己强大的秦君,烛之武选择了最明智的做法: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来意,以打消秦伯的疑虑。
二、避其锋芒,以退为进
在说出自己的来意后,烛之武并没有立即劝秦伯退兵。因为秦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只需再前进一步便能轻松灭掉郑国。试问在这样的情形下,秦伯又怎么能轻易放过郑国呢?烛之武显然深谙秦伯的心理。因此,他并没有以郑国来使的身份与秦伯对话。相反,他采取了迂回战术,以退为进,从秦国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分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的意思是:如果郑国灭亡真的对秦国有利,自己也就不会走这一趟了。烛之武身为郑国人,理应处处为郑国的利益考虑;秦伯身为秦国的君王,当然会将秦国的利益放在首位。两个人之间本该是对立的,但烛之武却避其锋芒,轻松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使谈话的气氛变得轻松、和谐。烛之武如果不懂得审时度势,处处为郑国说话,自然会招致秦伯的厌烦,谈话无法继续下去,谈判也会因此陷入僵局。机智的烛之武却能放下自己“郑国来使”的身份,从秦伯的立场出发,在打消秦伯疑虑的同时缓和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使谈话得以继续。
当时,秦军已然犯境,攻破郑国只在朝夕之间。郑国弱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都难以挽回局面。烛之武的出现,让郑国诸人看到了一线生机。在谈话开始之前,秦伯显然掌握着主动权。对于烛之武的说辞,他可以选择听,也可以选择不听。而烛之武既要表现出谦恭的一面,又不能过于小心谨慎。他的退让和隐忍使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为后面一步步打消秦伯的戒心作准备。
三、直陈利弊,击中要害
秦国与晋国结成联盟,来势汹汹。两国吞灭郑国之心昭然若揭。烛之武放下身段,从秦伯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在谈话的气氛稍微缓和后,他将话锋一转,不再和秦伯兜圈子,而是直指要害:“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当时的形势看,秦国与郑国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而晋国恰好与郑国相邻。如果郑国灭亡,其城池、疆土都会被晋国直接占据,秦国获得的利益并不大。烛之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借此令秦伯心生疑窦。紧接着,他进一步剖析:“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如果说“越国之难”还不足以打动秦伯,那么“邻之厚,君之薄”就足以让秦伯心生警惕了。晋侯、秦伯均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两个人同样具有吞并天下的实力。无论是对秦伯而言还是对晋侯来说,灭郑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郑国灭亡之后,两国必然会向其他国家发动攻击。烛之武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提示秦伯:如果郑国真的就此灭亡,晋国从中得到的利益必定远远大于秦国。郑国灭亡,晋国因此会变得更加强大,将来秦国又要如何与之抗衡呢?
秦伯好歹是一国之君,绝非常人。他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得失,而且需顾及秦国的将来。烛之武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暗示秦伯:灭郑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对秦国有利,但实际上会阻碍秦国吞并天下的步伐。烛之武的这一番说辞已经让秦伯有所动摇。
四、趁热打铁,剖析形势
在点明了“亡郑”未必有利于秦国之后,烛之武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趁热打铁说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国秣马厉兵,意欲逐鹿天下,小国则左右逢源,在夹缝之中求生存。一旦开战,必须考虑军队的调配、粮草的运输问题。烛之武抓住这一点,给秦伯下了一剂猛药:如果秦国放弃攻打郑国,甚至是保护郑国,郑国就可以为秦国助力,为秦国提供方便。如果郑国灭亡,被晋国吞并,秦国非但无法从中得利,反而会受到晋国的牵制。秦国、晋国都是强国,郑国是弱国。秦国若是放弃攻打郑国,并不会有任何的损失,还会令郑国感激不已。对于郑国的感激,秦伯或许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但保留郑国所能获得的好处对秦伯而言却是实打实的。烛之武洞察时势,从大局着眼,处处为秦国的利益考虑,让秦伯看到放弃攻打郑国的益处。从开始的避其锋芒,以退为进,到后来的分析利弊,直指要害,烛之武凭着自己的胆识与智谋一步步扭转了局势。
烛之武虽是临危受命,却绝非冲动之辈。从谈话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当时的局势颇有研究,所以才敢只身前往秦营,面见秦伯。他抓住秦伯多疑、重利的心理,先用言语消除秦伯的戒心,再通过客观的分析让秦伯打消灭郑的念头。
五、以史为据,合理推测
经过层层铺垫,烛之武最后又抛出一个杀手锏:“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在烛之武前来游说之前,秦国与晋国已经是同盟国了。两国的目的一致,但这种同盟只是暂时的。烛之武抓住这一点,引出了一段历史:秦君曾有恩于晋惠公,而晋惠公也答应将焦、瑕两地给秦国。但是,当晋惠公渡河之后,却立即开始着手修建城池,防备秦国。可见,晋国根本就不会守约,没有任何信誉可言。烛之武抓住晋国曾经失信于秦这一短处,作出了合理的推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如此贪婪,今日想灭掉郑国,明日又会将兵锋指向何处呢?为了扩张疆土,获得更多的城池,是否又会违背与秦国的盟约,挑起战端,甚至侵犯秦国的国土呢?不得不说,烛之武的一番推测有理有据。每一字、每一句都戳在了秦伯的要害上,由不得他不信。如果说之前的“越国以鄙远”“舍郑为东道主”仅仅只是假设,那么“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是铁打的事实了。晋国既然曾失信于秦,再次违背诺言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烛之武以史为据,令秦伯对秦晋之盟产生了怀疑,使他对晋国有了戒备之心。从此刻开始,秦晋联盟也就形同虚设,完全失去了意义。
烛之武步步为营,能言善辩,逐步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引导对方赞同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成功化解了郑国的危急形势。这番言辞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
总之,烛之武面对强势的秦伯,没有一丝畏惧,言谈之间挥洒自如,分析问题鞭辟入里,思路非常清晰。最后,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通过此次游说展现了辞令艺术的巨大魅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动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