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匮要略》温经汤临床应用初探

2021-01-07崔维霞刘泽萌殷丽丽张凯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7期
关键词:温经行经金匮要略

崔维霞,刘泽萌,殷丽丽,张凯华△

(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崔维霞中医针灸诊所,内蒙古 鄂伦春;2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天津;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张凯华中医诊所,内蒙古 鄂伦春)

0 引言

《金匮要略》所论的妇人三篇:可谓现存最早的专篇论述妇科的著作;其在总结《黄帝内经》理论的前提下,以妇人特殊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可谓有理有据,有方有论,病脉证治全备;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妇科学的临床实践[1-3]。而温经汤则是仲景治疗妇人杂病篇而提出的一张经典著名经方,全方温经养血而不留瘀,活血散寒而不伤证,故为妇科调经之祖方;临床化裁应用于各科,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学习《金匮要略》温经汤的点滴体会浅析如下。

1 仲景温经汤方名由来

温经汤见于《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曰。“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川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可探及温经汤的病机为虚、寒、瘀、热;温经汤中“温”之解释,应取其“温和”之意,温中寓养,温养结合。《素问·离合真邪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内经》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留,温则消而去之。”这些理论也是温经汤命名的根据和由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温经汤以及《校注妇人良方》卷一之温经汤皆是根据《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变化而来。

2 温经汤组方特点

2.1 温养通并见

温经汤主治证的病机重点在于寒(冲任虚寒)、虚(气血不足)、瘀(瘀血阻滞),寒凝则血瘀,瘀血则血不归经及新血不生。因此,温经汤组方重在“温”,温通血脉以散寒凝,兼用“养”,补养气血以固本,佐以“通”,祛瘀止血并生新,谨守病机,组方用药合理,温冲任,养阴血,通经脉,实开后世妇科临床应用温补方法治疗出血疾病之先河[4-6]。

2.2 寒热共现

温经汤主治虽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但因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上润,故可见唇口干燥。又因下血数十日不止,耗损阴血,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则见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等症。

2.3 气血双补

气旺则脾健,生化有权,则阳生阴长,血源得充。《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4 肝脾同调

肝和脾同居腹中膈下,肝属木,喜调达恶抑郁,脾属土,喜燥而恶湿;肝调达则和,脾健运则顺;若气机条畅,脾胃运纳自如,则升降得宜,气血化源充足;女子以肝为先天,机体常处于血不足而气有余的生理状态。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不调则气血不和,气血不和则冲任失畅,经水不调。温经汤益气健脾以养血,养血理气以调肝,体现了肝脾同调之法。

3 温经汤在临床应用

本方是张仲景经方中应用为数不多的大方子,共有12味药,不难发现本方组成寓含桂枝汤、麦门冬汤、当归芍药散、芎归胶艾汤、桂枝茯苓丸、吴茱萸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芍药甘草汤等方根痕迹,所以治疗范围颇广。清代陈修园说: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取效。该方温而不燥,补而不壅,通而不猛,祛瘀而不伤正。不仅仅适用于妇科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以虚寒为本,实热为标的崩漏、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产后腹痛、不孕等证,还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皮肤科以及男性科等病症属瘀血内阻,气血不足者。大大地增加了温经汤临床治疗疾病谱的范畴,使古为今用,古方治今病,一方治多病,充分体现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以方-病-人三位一体的经方辨证思维[7,8]。

4 病案举例

周某,女,21岁,学生,未婚,2015年5月15日初诊,经前及经期小腹冷痛近4年。患者14岁月经初潮,经期29-32d/次,行经5-7d,每于经前与行经时小腹冷痛,喜按喜揉,得热痛减,经期乳房胀痛,经量少,色黯红夹血块,伴腰骶酸痛,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舌边瘀点,舌苔薄白,脉沉细。上次月经4月20日来潮,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痛经(寒湿凝滞型)。治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予温经汤加减治疗。处方:吴茱萸6g,桂枝10g,当归10g,生白芍12g,川芎6g,麦冬20g,牡丹皮10g,阿胶6g(烊化),姜半夏10g,生姜10g,党参12g,甘草6g,醋制香附10g,乌药10g;七剂,日1剂分两次温服;结果:5月21日月经来潮,经前及行经时腹痛大减,乳房胀痛已基本消失,经量可,经血顺畅;以后每于月经前服上方7剂,前后共服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正常,随访两年经前及行经时小腹疼痛未见发作。

孙某,女,28岁,公务员,患者因颜面部粉刺、丘疹、脓疱两年余,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等,在外院及附近医院以及中医专科门诊治疗1年余,效果不明显,于2018年7月20日来诊,刻下症:颜面色暗欠光滑,面部少见粉刺,额头、两侧面颊部多见暗色丘疹,少量丘疹顶部有小脓包;伴有月经不调,每经期十多天不等,量少,经血色暗有血块,少腹冷痛,敷热水袋可缓解疼痛,伴见四肢不温,寐差。舌质暗,舌边有瘀点,脉沉细。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粉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型)。给予温经汤加减治疗,药用:吴茱萸10g,当归10g,牡丹皮10g,白芍12g,姜半夏10g,川芎10g,麦门冬20g,党参12g,桂枝10g,阿胶6g(烊化),夏枯草12g,皂角刺15g,生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7剂,日1剂分两次饭后温服,前后共服30余剂,痤疮已基本消退惟有痘痕,行经小腹冷痛亦改善;后随访2年,月经正常,只是前后稍错几天,量可,无行经腹痛,痤疮也一并全无。

5 讨论

以上案例均以《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而取效,温经汤还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皮肤科等疾病,这大大的拓展了温经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温经汤中药物组合极为巧妙,其中,君:吴茱萸、桂枝;臣:当归、川芎、丹皮;佐:阿胶、麦冬、白芍、人参、甘草、半夏、生姜;使:甘草。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阿胶、川芎、当归、芍药、牡丹皮养血和血行瘀;人参、甘草益气补虚;半夏、生姜降逆和中,麦门冬养阴以制半夏辛燥而清虚热。诸药合用从而达到温经养血而不留瘀,活血散寒而不伤证的功效特点。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温经汤可作用于下丘脑,促进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具有调节性激素、改善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生理效应,促进新陈代谢等药理作用。另有实验也证实:本方还具有补益强壮作用、镇痛等作用。所以说,温经汤的作用是多靶点的,只要是病机符合,可适用于中医多科领域,再现温经汤的千古奇效。

猜你喜欢

温经行经金匮要略
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讨
易水学派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
艾草
三峡行
明天,天一亮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