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哈思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风景资源评价与对策

2021-01-06何占玺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森林公园风景森林

何占玺,邹 轲,张 英

(1.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兰州730020;2.兰州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730070)

哈思山森林公园毗邻黄河,是甘肃省重点建设的森林公园之一,具有良好的地理、水文、生物等自然资源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建筑、设施等人文资源景观。本文在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哈思山森林风景旅游资源,以期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1]。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哈思山森林公园2004 年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复建立,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地理坐标36°56′20″~37°02′40″N,104°18′40″~104°35′00″E之间,距离省会兰州市130km。涉及靖远县石门、双龙、永新、水泉5个乡,包括石门乡的哈思山、永新乡的雪山寺、双龙乡的太和山等地,总面积4 183.2hm2。交通便利,白(银)宝(鸡)铁路、京藏高速、国道109线、省道207线等从境内通过,自古被誉为“秦陇枢机”、“金城锁钥”,属古代边防要地,亦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路之重地。“哈思”来自蒙古语,意为美玉,丝绸之路从宁夏进入靖远境内,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1.2 气候情况

哈思山森林公园所处地区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5.1℃,年日照时数2 876h,海拔1 300~3 017m之间。境内气候差异较大,降水量少且季节性分布不均,平均年降水量202mm,蒸发量1 767mm。无霜期172d。

1.3 植被状况

森林公园内有植物29科60属92个种,均为天然分布,森林覆盖率60.7%[2]。常见针叶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杜松、油松、华山松、刺柏、爬地柏等;落叶乔木有山杨、小叶杨、臭椿、白桦、杏、山楂、樱桃等;灌木树种有沙枣、悬钩子、绣线菊、高山柳、柠条、黄刺梅、文冠果、锦鸡儿等。

1.4 社会经济情况

靖远县国土总面 积 5 809.4km2,现辖18 个乡镇、175 个 村、10 个 社区,总人口47.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74 万人,占总人口 的89.07%。 有汉、回、藏、满、蒙等18 个民族。是甘肃高原夏菜、中药材种植、肉羊产业大县,主要种植粮食、油料、蔬菜、瓜果、药材等作物。哈思山森林公园所在石门乡辖11 个行政村,盛产小口大枣肉质厚实,为陇枣精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永新乡辖11个村,种植胡麻、大蒜、枸杞;双龙乡辖8 个村,种植大枣、香水梨,并有肉羊产业等。此外,靖远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矿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膏等非金属矿藏。

1.5 旅游业现状

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 处,省级文保单位10 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有北城滩明长城,省级文保单位有法泉寺石窟、寺儿湾石窟、钟鼓楼、黑城子古城堡、潘育龙将军墓、北城滩古城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极具多元特色。近年来,靖远县围绕“旅游兴县”战略,基础设施,全县旅游业取得新突破性。随着“靖远国际马拉松赛(第一届)”和“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首届)”等赛事和节会的举办,《陇上明珠·法泉寺》、 《靖远羊羔肉》、 《靖远枸杞》等专题片在央视播出及京广高铁全线投放,东湾薰衣草、鱼龙山红色旅游、坝滩休闲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投入运营,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9%。哈思山森林公园通过合资、合作筹措资金,修建了观景楼台亭阁、接待站、游乐园、攀山公路、沿山人行道、停车场、游船码头、垃圾箱、新式厕所等服务基础设施,游客逐年增加。

表1 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分类

表2 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类型数量

2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1 旅游风景资源类型结构

在实地调查、搜集区域详细资料、专家意见评分法等基础上,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4]等国家标准,将哈思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为五类,包括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每类资源按评价因子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类资源的权数。分析评价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表2 可以看出,哈思山森林公园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地文、水域、生物、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主类,占全部国家标准8 个主类的100%;有18 个亚类,占国家标准31亚类的58%;25种基本类型,占国家标准155个基本类型的16.1%;54个资源单体。各类资源的构成中,其中地文、生物及人文活动聚集度较高,水域风光次之,分别占旅游单体总数的24.1%、24.1%、14.8%、11.1%。可开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满足不同旅游市场需求。

在各类资源的构成中,地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活动三大主类资源占旅游单体总数量的63%,反映出哈思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以生物资源为主体的基本类型[4]。其中自然资源(地文、水域、生物、天象与气候景观)有34个,人文资源(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人文活动)有17个,两者比例2:1,所以哈思山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资源占绝对优势。

从资源空间上分析,山与植被景观组合,林木生长茂密,森林覆盖率达60.7%,哈思山丰富的森林资源如一道绿色屏障阻挡着北部的沙漠向南倾移,是靖远县培育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水与植被景观组合,哈思山紧临黄河,植被因水而丰美,林内分布大小泉眼30多处,水因植被清澈长流。

人文资源丰富,丝绸之路从宁夏进入靖远境内,取道哈思山,哈思山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至今还留有碑记,为哈思山赋予了不少文化气息。森林公园有较好的资源既适合森林观光、休闲度假,又可开展宗教朝拜、历史文化寻觅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旅游区。

2.2 旅游风景资源的级别结构

据旅游资源分级标准,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品级,其中:一级、二级为普通级,五级为特品级,三级、四级、五级通称为优良级[4]。哈思山森林公园优良级旅游资源为12处,占单体数量22.22%,普通级旅游资源42处,占单体数量77.78%,见表3。

表3 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品级结构

由表3 得出:优良级与普通级比例为0.29:1,可见普通级旅游单体比例较高而优良级旅游单体比例较低,这是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最大的一个特点。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景观资源在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影响力,在地文、生物、人文、森林资源等方面具有较高旅游价值,部分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提升空间。

3 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5],对哈思山森林公园资源质量、开发利用条件、区域环境质量、风景资源质量等进行定量评价。

3.1 资源质量评价

对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地文资源、水域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天象资源分别用典型度、自然度、吸引度、多样度、地带度、珍稀度、利用度等因子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因子评分值权数、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计算得出资源质量评价值,哈思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得分17.9分。

3.2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通过对森林公园大气、水、土壤质量及空气细菌含量、负离子等因子进行赋值,对哈思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分7.5分,见表4。

表4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

3.3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通过对森林公园内基础设施、适合旅游期、交通条件、区位优势等因子进行赋值计算,对哈思山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得分5.5分,见表5。

表5 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表

3.4 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森林公园评定值为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值之总和。经计算,哈思山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值和为31.9,符合Ⅱ级(30~39 分)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标准,说明公园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较高,具有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森林景观资源以雪岭堆银、哈思松涛、丝路古驿、雪山古刹等和独特的雪山胜景,富有神秘特色的宗教庙宇建筑,历史悠久的丝路遗迹,具有传奇色彩的戍边文化故事,是干旱荒芜的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片绿色奇葩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通过加强保护并制定开发的具体措施,将森林公园建成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4 森林风景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4.1 改善公园内森林景观质量

哈思山森林公园是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区内植物有29科、60属、92个种,但从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植物景观林相单调、季相变化少,观花观叶树种少,景观协调性差。因此,要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好现有森林植物资源的基础上,遵循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景观质量,以提高可览度[7]。

4.2 依托资源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根据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可通过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形成综合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在调整森林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改变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使森林旅游的产品内容更多样化。开发静养场、森林浴、健康步道、森林康养等场所,增加野营、徒步越野、登山、垂钓、水上娱乐等健康游乐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健身性、挑战性,设计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构建以森林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为核心,有机结合森林康养、探险旅游等,通过产品设计、线路设计和行程安排,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

4.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森林公园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主体功能[7],遵循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原则,把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大森林风景资源开发与建设力度[8]。加快通往公园景区景点旅游专线公路建设,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及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

4.4 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要重视生态旅游从业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懂旅游有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与交流,提高森林旅游从业队伍的整体水平。吸纳大学毕业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开展公园旅游讲解比赛活动,激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景区风光,印制宣传画册通过文化交流会、洽谈会、食品文化节、雪山寺庙会等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哈思山旅游的知名度。

为了更好的利用哈思山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及森林旅游业,使森林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在对哈思山森林公园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结合资源特色,满足不同人群的偏好,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适宜的开发建设。同时,尊重当地文化,以促进当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9]。

猜你喜欢

森林公园风景森林
森林公园游记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哈Q森林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