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生态功能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06招旸艳张吕梁
招旸艳,张吕梁,范 苏
(1.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210037;2.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文理学院 帕克16802)
1 我国森林生态功能特点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效益[1]。根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14—2018 年我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88.04 亿t。下面介绍四种森林生态功能的发展、问题原因及相关对策等。
1.1 涵养水源功能
水源涵养功能是衡量我国森林生态功能最重要且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如表1所示,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水源涵养比第七次清查结果增加了859.43 亿m3,增长率为17.27%;第九次结果比第八次增加482.41亿m3,增长率为8.31%。虽然涵养水源量稳定维持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增长率,但增长速度在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水资源总量和年用水量数据,第七次至第九次清查的十五年期间,全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一直稳定增长,全国年用水量呈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体现出我国作为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成效。三次清查结果的年涵养水源量占期间年均水资源总量的20%左右,且占比有明显增长;同时,年涵养水源量占期间年均用水量的份额稳定增加,保持在10%左右,并在第九次清查期间超过了年均用水总量。表现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水资源流量的补充作用,对水资源二成存量的重要成分作用,以及缓解用水压力的作用。
表1 近15年年涵养水源量与年均用水量统计表
1.2 保育土壤功能
保育土壤分为固土价值和保肥价值2个指标[2]。相关研究表明,土壤流失与森林植被覆盖度成反比。森林通过林下强大的网络式根系和土壤盘结在一起,林地内的枯枝落叶层吸收涵养水分,起到有效的固土作用[3]。由图1 所示,固土量在第八次清查中比第七次增加了11.56 亿t,增长率为16.43%;第九次比第八次增长5.57 亿t,增长率为6.8%。和涵养水源一样,固土量虽然呈递增趋势,但后五年增速放缓,表明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不断减少,森林植被覆盖度越来越高,固土效益愈加显著。
森林植被覆盖度也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近三次森林清查结果显示年保肥量日益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8.13%、7.44%,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逐渐变小。可以看出森林植被的存在起到保护水土、防止土壤流失作用的同时,土壤肥力也得到了改善,给森林保育带来了更多的营养物质。
图1 年保育土壤量统计图
1.3 净化大气功能
植物的滞尘作用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如表2 所示,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年吸收污染量和年滞尘量就上一次分别增加了0.06亿吨、8.44亿t,增长率为18.75%和16.88%;第九次增加0.02、3.13 亿t,增长率分别为5.26%、5.36%。虽然年吸收污染量与年滞尘量在维持上升趋势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增长率,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及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中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在近三次全国森林清查的十五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递增趋势,远大于年吸收污染量与年滞尘量的总和,因此更加需要增强净化大气功能的完善。
表2 年吸收污染量、年滞尘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表
1.4 固碳功能
与工业减碳相比,森林固碳功能的实现通过碳的输入与输出,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高的特点[4]。目前,森林作为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图2所示,总碳储量2009—2013 年间清查结果比2004—2008 年间增加了6.16 亿t,增长率为7.89%;2014—2018 年比上个五年增加了7.59 亿t,增长率为9.01%,总碳储量整体呈稳步递增趋势且增长幅度不断提高。近十五年来我国总碳储量不断增加,体现了我国森林植被的增加,也对碳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森林生态功能发展的问题分析
对上文的年固土量、年保肥量等有关指标增长率变化进行了统计,以全国森林面积为基准进行比较,发现在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趋于稳定的前提下,除了总碳储量增长率有所上升之外,其余均有大幅度的下降甚至低于基准增长率,增速逐渐变缓。
表3 以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为基准各指标统计图
2.1 森林生态功能指标的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2 森林总碳储量变化统计图
两次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基本稳定在6.2%左右,第七次至第八次除了总碳储量略高于基准增长率,其余均高于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10.17%~12.49%,而第八次至第九次各指标的增长率急剧下降,像年固土量、年保肥量在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只是略高于它的1%左右,增长速度不容乐观。
2.2 年固土量、年保肥量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
第八次全国森林清查结果中年固土量、年保肥量不断增长,保育土壤功能有一定的改善,而第九次清查时虽然仍然呈上升的趋势,但和森林面积增长率相比却是愈发相近。即使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相比较而言年固土量和年保肥量则降低了9.63%、10.69%,与森林面积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
2.3 吸收污染量、年滞尘量增长率低于森林面积增长率
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表明,2005 年、2010 年和2014 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0.12、105.44 和123.01 亿吨,增长率分别为31.6% 和16.67%。在温室气体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的良好情况下,第八次-第九次森林年吸收污染量与年滞尘量增长率不仅减少了13.49%和11.52%,下降快速,而且低于全国森林面积增长率0.8%左右,比其他指标问题更加的严峻。
2.4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发展不完善
基于上面所描述的问题,森林生态功能近年来发展缓慢,总结了较为典型的原因,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它是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在激励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也具有局部性、临时性的缺陷,补偿对象局限,标准单一且较低[5]。通常只按森林面积进行补偿林木的管理费,重视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忽视了森林生态功能。
3 森林生态功能发展对策
3.1 加快造林绿化的步伐,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家应推进造林绿化、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政府还应精准提升森快质量,着力增加森林碳汇[6]。尽快完成自然保护区、类似森林公园这样重要的城市森林资源方面监管智能的整合,同时还应该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
3.2 采取有针对的补偿政策,实施差异性发展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政府和社会通过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的关于森林补偿机制的问题,政府应该根据生态保护区各森林生态功能的不同采取有针对的补偿政策,扩大补偿范围,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动态补偿标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规,使补偿机制更加的针对化、法制化、规范化[8]。
3.3 提升森林质量,加大低碳宣传
培育碳汇林和生物质能源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在林分达到成熟林之后,可以采取适当的间伐补值、异龄混交的模式,充分利用林地的生产力来产生比较高的固碳价值。与此同时应加强人们的低碳意识,加大低碳宣传,进而扩大碳汇林经营规模,提高社会的低碳偏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