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劳模群体精神探析
2021-01-06李娜娜
□李娜娜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各厂矿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提出比数量、质量、成本等内容的竞赛目标,按时评选模范,表彰先进,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1]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加生产,支持抗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首,各根据地先后开展了劳动英模评选与表彰运动,涌现出大批劳动英模。在劳动英模的示范引领下,边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根据地时期的劳模运动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劳模评选和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影响深远,并发展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学界从不同方面对该运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①,但对劳模群体及其精神关注较为有限,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基于此,对晋察冀根据地的群英大会和典型劳模代表展开研究,追溯劳模群体被发现和创造的历史过程,总结和分析他们的群体特征及其精神,从而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一、发现和创造劳动英模
晋察冀根据地建立后,就在农业生产领域和其他行业中开展劳动英模评选运动。通过举办群英大会,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劳模群体,他们活跃在边区的政治舞台上,有力推动了边区各项事业的开展。
(一)群英大会前的劳动英模评选
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产热情,晋察冀边区政府提出开展劳动竞赛、创造劳动英雄的倡议,率先在农业生产领域开展春耕竞赛,评选劳动英雄。1938年2月,边区提出“必须立即把春耕工作造成一个最广泛的群众运动,成为一个斗争,用群众的运动和群众的斗争,来进行春耕,扩大春耕,完成春耕”,“为保证春耕运动的完成,各机关各团体更要积极组织春耕突击队,帮助落后的农民,克服各种实际困难,在春耕中起模范的作用,普遍推行春耕竞赛,发扬农民的积极性,以完成春耕计划。”[2]1940年4月,边区发出“展开春耕竞赛,争当生产运动的模范”的号召,公布春耕竞赛条例。7月底,总结春耕工作,评选出春耕运动中的努力生产冠军专区(五专区)、模范县(平山、灵寿、曲阳),十名特等劳动英雄和九十名劳动英雄。[3]1941年,边区要求“村级干部在春耕运动中积极参加生产,领导群众做生产战线上的模范,军、政、学各界开展春耕突击运动,广泛的发动妇女参加春耕,鼓励群众争当劳动英雄,注意提高生产技术,改良农具、改良种子及施肥等工作”。[4]为武装保卫春耕,边区青救会、青抗先、边区部队联合举办百名青年参战英雄评选活动,公布了参战英雄奖励办法。1942年春,边区政府拨奖金一万三千元开展春耕竞赛运动。
在农业领域开展春耕竞赛的同时,边区其他行业中也开展了劳动英模评选运动。1939年,《抗敌报》通过开展赛工作、赛生产、赛节约、赛学习、赛团结友爱的“斯塔哈诺夫运动”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工人同志的积极性。1940年8月,在边区妇救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评定出边区女劳动英雄一百名,并颁发光荣奖状,给前十名颁发了银质奖章。1941年,边区政府颁发奖状,奖励模范小学教师。1942年5月,民兵王铁小在对敌斗争中勇敢善战、战绩显著,北岳区表扬他是“民兵及干部之模范”,并在全区开展“创造千百万个王铁小”运动。6月,行唐县模范青救会员甄坠子在爆炸运动中表现突出,荣获“爆炸大王”光荣称号。1943年,边区主要围绕赵占魁运动和李勇爆炸运动评选模范。《晋察冀日报》通过开展生产竞赛和改进运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于木制轻便印刷机的使用和轻便排字盘的改进,印刷厂的印页由日三千二百页增到四千六百页,排字由每小时六七百增到最高纪录一千二百字。[5]李勇领导游击小组积极利用地雷战开展反“扫荡”斗争,因成绩卓著被评为“爆炸英雄”“模范青年”。《晋察冀日报》专门报道了李勇及其领导的游击组在秋季反“扫荡”中的战绩,“两个多月毙伤敌伪官兵三百六十四人,炸敌汽车五辆”。
(二)劳动英模群体的出现
经过几年的宣传实践,劳动英雄的模范作用日趋明显,根据地创造劳动英雄的活动规模和范围更大、更广,在1944年达到高潮,举办了群英大会。为表彰1943年特别是三个月反“扫荡”期间各个战斗岗位上的英雄模范,边区行政委员会于1943年12月30日颁布了《反“扫荡”战斗英雄条例》,要求各分区、专区逐级选拔战斗英雄和战斗模范工作者。经过一个月的慎重选拔和审定,共评出104名英模,准备召开群英大会。1944年2月1 0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阜平召开,会期5天。由于其他几个根据地同北岳区处于分割状态,参加此次群英大会的代表均来自北岳区。
第一届群英大会闭幕后,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开设专栏连续数月报道英模的英雄事迹,一些剧社将英雄事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劳动英雄获得的物质奖励和政治荣誉感,激发了群众争当劳动英雄的热情。为使更多群众参与英模选拔,边区行政委员会于6月17日公布《晋察冀边区劳动英雄选拔办法》,规定了劳动英雄选拔标准和具体办法。9月21日,《晋察冀日报》报道了新选拔出的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的大批模范妇女。12月7日至17日,晋察冀边区公营工厂召开首届群英大会,到会的英雄模范和列席者共70余人,选出参加边区群英大会的代表刘润田等共20人。经过半年的酝酿,12月21日,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开幕,冀察、冀晋、冀中3个区到会的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共389人,到会各级干部290余人,连列席旁听者,每日经常有800余人参会,大会历时41天。
二、劳动英模群体的结构和特征
两届群英大会的劳模群体主要来自部队和农业领域,相对而言,第二届群英大会的劳模群体更具代表性,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年龄者,且妇女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英模们组织群众进行生产、战斗,拥护边区政府领导,向群众宣传政府各项政策和主张。
(一)劳动英模群体结构
群英大会后,晋察冀边区涌现出一大批劳模群体。第一届群英大会的英模主要来自地方和部队两个领域,主要从事农业经营,地方代表数量多于部队代表,女劳模很少,不超过5人。其具体结构如下:地方战斗英雄9人,一等英雄1人,二等英雄6人,三等英雄2人;地方模范48人,分别是武装斗争模范23人,模范工作者15人,模范劳动者6人,模范公民3人,拥军模范1人;部队战斗英雄23人,其中一、三等英雄各9人,二等5人;部队模范20人。[6]
第二届群英大会的英模来自部队、农业、拥军抗优、工业、文教、医药卫生、剧本创作等各个领域,在同一领域内也涌现出众多特色鲜明的代表,有不同年龄者,有为数不少的妇女代表。如农业生产英雄有自己生产好,领导全村生产也好的;劳力组织好,合作社办得好的;精耕细作积肥用肥好的;把人民的爱国心与他们切身利益结合而开辟工作的;妇女生产好的。战斗英雄,部队上有善于组织指挥、攻袭堡垒的,火攻炮楼、爱护战士的,武装斗争与开辟工作结合的,坚持极残酷环境下斗争的小部队单独作战的,领导部队生产好的;民兵方面有生产与战斗结合的,围点打碉的,自造武器的……工业方面有军工模范技师,工人劳动英雄,苦心钻研、发明创造的。[7]在肯定英模代表全面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英模在行业分布上的不均衡,如工业方面除军工较好外,其他工业不重视对英模的培养。经过分析,两届英模都以部队和农业领域为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战争环境和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地域特征有关。这一特征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英模大会上,除北京、天津外,华北区的英模仍以农业劳模为主。
(二)劳动英模群体特征
劳动英模凭借高涨的生产、政治热情,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和战斗。作为生产与战斗结合的典型,李勇凭借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保卫家园的饱满热情,领导游击组成员认真部署,将游击战与地雷战相结合,在反“扫荡”中大量杀伤敌人,武装保卫生产,他所在村庄五丈湾也因此遭敌人破坏较小。他在地雷战中能够事先选好地点安置地雷,并在敌人进攻时通过步枪射击将敌人驱使至雷坑,这既是他机智多谋、勇敢坚定的表现,也是他热爱群众、保卫生产的政治情绪使然。作为积极领导群众生产的劳动模范,胡顺义不仅自己勤于耕种,还将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劳力组织成变工小组开展生产、修渠工作,想办法成功改造村里的懒汉。在他的组织下,全村共开荒地三百四十亩,修好的渠能灌溉一百三十多亩地。女劳动英雄韩凤龄,对待工作积极负责,在反“扫荡”中领导村民抢收抢种、照管公粮,使全村粮食未受损失。模范生产组织者安有成,在推动组织本区生产时,善于发扬领导艺术,突破一点,推动全面,抓紧农业生产不同季节,布置不同的工作。在帮助改造懒汉时,他亲自动手,具体帮助,将懒汉的庄稼同种的好的庄稼做比较,指出懒汉庄稼长不好的原因。他还亲自帮懒汉锄了一片地,用锄过的和未锄过的庄稼做比较,用实际行动说服改造懒汉。
劳动英模在组织群众进行生产、战斗的同时,在政治上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坚定了群众同共产党一起进行抗战、革命和生产的信念。阜平劳模胡顺义在群英大会上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哪里来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啊!从前是大资产的世界,咱们怎么能成英雄!我没有别的说的,只是拥护共产党,拥护八路军,拥护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要同吴满有比赛,请毛主席当评判。”[8]军区供给部工人刘纪奎把自己所得奖金的一半交给政府做抗日经费,一半给他的伙食单位,用作改善大家生活。韩凤龄表示要用政府奖励的耕牛,帮助村里的抗属和孤儿寡妇种地,带领全村妇女参加生产,创造更多的妇女英雄。
三、劳动英模群体精神
在根据地最为艰难的时期,劳动英模以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战斗精神,粉粹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边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扬工匠精神,既注重产品的精工细作,又注重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边区的生产力水平。
(一)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战斗精神
1941年到1943年是晋察冀根据地最为艰难的时期,日伪对根据地进行了连续围攻和反复“清剿”,在“扫荡”期间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1941年5、6月,日军集中6万余兵力大举围攻冀东和冀中根据地;8月,日军调集7万余人对北岳区和平西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1942年,4万日军对冀东根据地连续进行了3期大规模“肃正作战”,后又以坦克、飞机及5万兵力对冀中根据地进行了长达两月的“拉网扫荡”。1943年9月到12月,4万日军对北岳区进行了最野蛮,时间最长的一次“毁灭扫荡”。
针对日军的进攻和封锁,八路军深入敌后,与民兵游击队密切配合,利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开展游击战争。如部队战斗英雄邓世军,曾带领一个连队英勇作战,冲破敌寇1500余人的三重阻击,成功突围。在另一次激烈战斗中,为了掩护全团安全转移,邓世军带领十几人坚守阵地。手榴弹扔完了,就接着投掷地雷,苦战一天,击退敌人多次冲锋,人员也伤亡过半。到了晚上,才趁着夜色的掩护突出包围。战斗英雄安全福同他的几个伙伴,利用麻雀战,与民兵游击组配合作战。既能形成合力,不畏强敌勇敢追击,又能分散于各个山头,避敌锋芒与敌周旋。曾经一次以6人抗击敌人1500人,坚守一天,粉粹了敌人对狼牙山的进攻。[9]
正是因为根据地有这样一批战斗英雄,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在长期斗争中,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大无畏气概,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英勇无畏、坚韧顽强、敢于战斗、视死如归的精神,与敌人斗智斗勇,破坏敌人交通,围困敌伪点堡,积极打击敌人,一次又一次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根据地反“扫荡”战斗才不断取得胜利。
(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通过发动劳模运动,塑造和宣传了众多劳动英雄。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劳动实践中,积极探索劳动过程中的新规律和新方法,灵活地运用知识和经验,推动劳动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创造,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为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韩凤龄劳动能力突出,积极响应号召,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她组织村里的妇女、儿童,积极帮助抗属,支持前线;创办韩凤龄小学,推行爱国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拥护八路军。胡顺义利用边区政府实行减租和鼓励垦荒的利好政策,每天早出晚归,除了种自己的地和租地外,还垦了三十四亩生荒,开了十五亩熟荒。由于他勤上粪、细锄地,每亩地比往年多打一斗,共收玉茭谷子十一石多。开的荒地收了二石多荞麦、两石多苦荞、三千多斤山药、三千斤萝卜,还养了三头驴(其中有一头驴驹,是边区政府给他的劳动英雄奖品)、五头牛、十二只大羊、四只小羊、三口猪,种了四十多株柳树。在胡顺义的推动和帮助下,整个朱家营村缺吃的人家由九十多户减少到十来户,全村生活得到改善。[10]
(三)坚守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热爱劳动、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既要求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细作,还要求不断吸收先进技术,勇于创造创新。根据地时期的劳模们,工作认真执着,生产精益求精,在实际劳动中一丝不苟,精进技艺,增长才能;注重技术创造和发明创新,以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改善已有工艺,促进生产力水平提升。
李勇在实际战斗与工作中,发扬苦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将游击战与地雷战结合,使地雷发挥巨大威力。行唐张文山经过四个月的不断试验,最终成功制成新式脚蹬纺纱机。新式机不仅纱纺的多,而且质量好,超过了敌占据点大兴纱厂的洋线,有利于农村副业的发展。[11]报社印刷厂英雄牛步峰在工作中不墨守成规,不断创新。因为买不到桃胶,造不出石印药纸,石印就要停工。他很快想出办法,用桦树皮和海带水做桃胶的代用品;当地没有桦树皮,他不怕辛苦跑到一百里路以外的地方去找。汽灯的“喷嘴”摔坏了,短时间内买不到,工作要受影响,他就用铅皮剪一个“喷嘴”代替。他还带领团队共同研究“铜边”新工艺。他同工友们一起讨论技术、总结经验,经过不断实验,通过在模嘴上加松香和桦皮,解决了将铜汁灌进模里的难题。又经过多次改进,“铜边”成品最终研制成功。新研制的“铜边”代替了“铅边”,使报纸周围的边线保持了笔直美观。为了能在战争环境中出报,他不断改进印刷机。印刷厂的铅印机重两千斤,报社每次转移都要用七八头骡子驮。牛步峰经过一年的刻苦钻研与试做,将铅印机改良至四百斤,后又发明了仅重八十斤的木质铅印机。正是有了木质铅印机,报社在日夜行军、炮火连天的环境中坚持出日报四十期。[12]
四、结语
抗战初期,为保证春耕任务的完成,边区政府积极推行春耕竞赛,表彰春耕运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拉开了根据地劳动英模运动的序幕。随着春耕竞赛的开展,工厂、学校、部队中也开展了劳动竞赛运动。通过两次群英大会,中国共产党表彰了一批劳动英模。这些英模积极组织群众与敌斗争,发展生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为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表现出的精神品质是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
注释:
①参见岳谦厚、刘威:《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安徽史学》2011年第1期;韩晓莉《抗战时期山西根据地劳动英雄运动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3期;岳谦厚等:《陕甘宁边区的抗属形象及其模范塑造》,《山西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王建华:《革命的理想人格:延安时期劳动英雄的生产逻辑》,《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张玮等:《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女性英模的生活》,《安徽史学》2016年第6期;岳谦厚、张宏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英模运动——以〈晋察冀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河北学刊》2019年第3期;张俊峰:《抗战时期山西根据地合作化运动的来源与实践》,《山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