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报道的历史转型
2016-11-09田华
田华
【摘 要】中国的典型报道半个世纪的发展经历了从“劳动英雄”到“道德楷模”的内在转变,这种转变实质上体现出的是中国典型报道的历史转型问题。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不仅能提高公众对“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认知和认同,而且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下,典型报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典型报道;历史转型;劳动英雄;道德楷模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48-02
所谓典型报道,是指新闻媒介选择事实、强调新闻事实社会意义的报道方式,多表现为经验新闻、先进人物新闻。典型报道是宣传性报道方式,即为了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才在同类事物中选择典型的事例。[1]
一、中国典型报道的两个阶段
从“劳动英雄”到“道德楷模”,新闻媒体报道视角和方式的转变实质上体现出的是中国典型报道的历史转型问题。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劳动英雄”到“道德楷模”体现的正是典型报道的这种创新性的根本改变。
(一)“劳动英雄”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兵工厂开展劳动竞赛,优胜者被评为“劳动模范”,而“劳动英雄”随其后产生。20世纪80年代前的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主要是在塑造“劳动英雄”。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再到大跃进文革时期的“假典型”,这三个阶段的典型报道主要都集中在生产领域。我们大而化之将其统归为中国典型报道的“劳动英雄”阶段。这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无关系。
吴满有是记者莫艾在中国找到的第一个斯达汉诺夫似的人物,吴满有这一典型劳动英雄人物的树立推动了当时的农耕生产,于是继吴满有后大批的典型人物被推出。劳动英雄在当时广为流行,与社会经济环境离不开的同时又对社会管理和生产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广泛开展劳动生产竞赛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必然结果,因为通过树立劳动英雄,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有效激发人们的竞争心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政府在确认先进模范的过程中,还可以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所以劳动英雄制度不光能够创造出惊人的生产奇迹,也是社会管理的有力手段。[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这个时代崇尚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偶像崇拜。艰苦朴素、舍己为人、自力更生、献身国家是这一时期英雄人物的共同特征。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邱少云等是这一时期劳动英雄人物的代表。他们集无私奉献、为国家牺牲小我、艰苦奋斗等精神于一身,并成为当时时代精神的标志。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此时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处于追求温饱阶段,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国人追求的是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搞好生产就是最大的目标,于是知识竞赛不停上演。但囿于经济的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单一,受众价值取向大致趋同,政治意念相对单纯。换言之,政府需要靠劳动英雄来鼓动群众开展生产,媒体需要通过英雄人物的报道来表明“衷心”,同时群众也需要典型劳动英雄来自我激励,在这三重条件的共同推动下,劳动英雄的盛行成为必然。
(二)“道德楷模”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典型报道属于“道德楷模”阶段。典型报道最初具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方面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典型报道主要在发挥意识形态调整作用,报道重点主要放在道德楷模身上。道德楷模是道德上仿效的榜样,是某种道德理想的集中体现。楷模总是有爱有恨的血肉之躯,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当代的道德楷模,时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此时,道德楷模已不再作为独立个体,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先进道德文化的凝聚者和传承者。改革开放向中国社会注入了一种新鲜的血液,这也是中国社会开始全面复苏和走向市场经济的开始。此时,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为救掉进粪坑的大爷而牺牲的张华成为这个时代社会道德楷模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道德楷模活动可谓愈演愈烈,进入21世纪,新闻媒体报道被“消费偶像”所淹没,各类道德人物评选活动争先开展,诸如“人物榜单”等新型典型人物报道形式走入公众视野。同类的评选活动如《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50人”年度评选等,中央电视台2004年开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可谓将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推向了发展的高潮。相比传统典型人物报道形式,新时期的道德楷模的评选采取了新的方式,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候选人与网友在线交流等评选方式使得受众能够参与新闻生产的过程,这种方式能使典型报道的对象受关注的程度更高,社会渗透性更强。
二、中国典型报道历史转型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渐入式发展,我国人民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要,这种追求带来的是思想领域的活跃,思想活动日渐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以及差异性等综合特点。特别是随着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发展,网络进入平常百姓家,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的民众不断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而且会对媒体编码进行对抗性解读。因此,此时的典型人物报道对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更加重要,任务也更加艰巨。
(一)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下道德滑坡成为社会问题
我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物欲满足后的社会民众价值观多元化成为不可逃避的归宿。加之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政府对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相对弱化,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媒体监视环境的功能要求其对受众进行必要的道德引导,开展道德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无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报道最佳的选择。
可以说时代典型人物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他们展现着时下业已形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对新的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与变革。[3]在“劳动英雄”阶段,受众的价值取向大致趋同,道德层面的教化被劳动激励所取代。新时期,多元化价值观带来的道德问题是典型人物报道绕不开的话题。如何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工作重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媒介在为受众设置议程的同时也要以受众的议程作为参考标准,因此,道德楷模的报道顺应民心又势在必行。
(二)媒介形态日渐丰富为道德楷模的报道提供土壤
“劳动英雄”盛行的时代,中国的媒体形态单一,机关党报作为为数不多的媒体形态成为整个社会舆论引导的阵地。此时的受众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且不易直接接触媒体,大众传播呈现魔弹论效果阶段,可以说当时的媒介对受众进行的大多都是自上而下的单面传播,反馈渠道的闭塞、传播过程的一元化,很难形成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因此,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并且也安于和乐于被动地接受媒介的信息输送。
“道德楷模”阶段,我国的媒体形态日渐丰富,相应的机关报、台在整个传媒领域中的地位相对弱化,单纯的高大全似的典型人物所传递的价值观的灌输已经不能让机关报、台赢得受众的追捧。相应地,随着传媒领域市场机制的准入,媒介集团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近些年来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改变了人们媒体参与的方式和态度。不得不说媒介形态的丰富为道德楷模的盛行开辟了土壤。从《感动中国》人物的网络评选到电视荧屏的播出再到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一个道德楷模从被选出到被推崇媒体都参与其中,且参与的方式和方法也日渐贴近受众。在媒介形态多样化的前提下,媒体拓展报道路径、转换叙述视角是道德楷模时代典型报道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民族出版社,1999,142.
[2]高海波.斯达汉诺夫运动与典型报道[J].国际新闻界,2011,(11):8.
[3]张舒,梁鑫.当代典型人物群像分析——以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为例[J].东南传播,2009,(7):99.
作者简介:
田 华,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