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瘦素及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在子宫内膜癌Ⅲ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01-05王娟杨丽萍魏天舒张莹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瘦素内膜淋巴结

王娟,杨丽萍,魏天舒,张莹莹

(吉林市中心医院 妇科一疗区,吉林 吉林 123001)

0 引言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癌症中占20%-30%[1]。有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瘦素水平变化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有一定关系,而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则是诱发子宫内膜癌重要因素,有报道称,癌症患者的IGFⅡ水平上升时,其预后效果一般比较差[2-3]。瘦素属于肥胖基因编码,其由脂肪细胞所合成和分泌,属于多肽类物质。因此,血清瘦素及IGFⅡ在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当中的表达及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Ⅲ期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8-72岁,平均(56.69±6.42)岁,平均病程(6.67±1.25)年,病理分型:子宫腺癌22例,子宫腺鳞癌16例,子宫透明细胞癌2例;将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癌Ⅲ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年龄31-71岁,平均(57.72±5.08)岁,平均病程(6.35±1.47)年,病理分型:子宫腺癌24例,子宫腺鳞癌15例,子宫透明细胞癌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病理分型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未接受放化疗和内科治疗,无脑心、脑相关疾病以及其他的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依据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则按照FIGO(2009)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血清相关指标检测方法。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2 h,次晨空腹抽静脉血4 mL,瘦素及IGFⅡ检测由ELSLA法进行,将其放置在未加入抗凝剂的试管当中,在室温静置1 h,以30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放置入-20℃的冷藏柜中进行保存和待检测。两种因子的检测均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瘦素和IGFⅡ水平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值均用()方式表达,给予t检验,比较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瘦素和IGFⅡ水平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和IGFⅡ水平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瘦素和IGFⅡ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瘦素和IGFⅡ水平对比()

分组 例数 瘦素 IGFⅡ对照组 40 211.24±21.65 38.1±5.19观察组 40 252.14±26.89 59.67±6.28 t--7.49 16.74 P-0.00 0.00

2.2 观察组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血清瘦素、IGFⅡ表达情况。与淋巴转移阴性者,淋巴转移为阳性者血清瘦素、IGFⅡ均升高(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研究肯定了子宫内膜癌和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临床指出,子宫内膜癌者多为肥胖,有80%患者超出正常体重平均值的10%,而体重超出了正常体重15%,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系数可增加3倍,尤其是年轻时肥胖,其危险性更为显著[4]。子宫内膜癌是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发病的,其缺乏孕激素对抗,在机体中大量脂肪组织会增加雌激素储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雌激素被逐渐释放,所以大部分患者在绝经后患病[5]。另外,脂肪细胞还可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让雄烯二酮转化成雌酮,使内源性雌激素含量增加,成为产生子宫内膜癌致癌因子或者致癌因素的重要物质[6]。

表2 观察组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血清瘦素、IGFⅡ含量变化()

表2 观察组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血清瘦素、IGFⅡ含量变化()

分组 例数 瘦素 IGFⅡ阳性组 19 266.69±23.78 70.25±11.74阴性组 21 227.64±20.85 49.62±6.95 t-5.53 6.84 P-0.00 0.00

瘦素作为肥胖基因蛋白产物,其不仅作用在下丘脑、甲状腺、胰腺、性腺及肾上腺,还可接受这些神经内分泌器官负反馈调节,从而使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生理功能得以发挥。有研究报道,瘦素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呈高表达,瘦素受体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当中显著下降,特别是分化比较差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当中,但尚未进行深入研究[7]。在一项体外研究中证实,瘦素可增加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芳香化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雌二醇的形成,以增强CREB与cyclin D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最终促使细胞周期失控,增加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8]。IGFⅡ基因位于胰岛素基因旁的染色体11p15.5,IGFⅡ前体经过连续的蛋白水解丢失E结构而成为成熟的IGFⅡ,目前已知其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肝癌患者肿瘤组织或血清中均呈异常表达,有可能成为促使肿瘤发展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9-11]。另有研究指出,IGFⅡ是迄今所知功能最复杂的生长调控因子,它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参与基因组重建,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并且IGFⅡ与瘦素水平密切相关[12]。

当前临床主要通过超声、宫腔镜及诊断性刮宫术等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诊断,其中,刮宫术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度有一定要求,容易发生宫颈裂伤、子宫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临床认为若能找出理想的癌症标志物,尤其是血清肿瘤标记物,对于有效筛查子宫内膜癌和减少不必要诊断性刮宫术的进行,降低疾病漏诊率等具有重要意义[13]。对于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上无明确血清指标,而为了探究瘦素与IGFⅡ对子宫内膜癌转移的具体作用,本研究以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Ⅲ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并对入组患者血清瘦素和IGFⅡ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Ⅲ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瘦素及IGFⅡ含量均高于单纯患有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进行血清检测后,证实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瘦素和IGFⅡ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说明瘦素及IGFⅡ的高表达有可能对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起到推动作用,也可能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始动因子之一。

由此结果可见,血清瘦素以及IGFⅡ水平在子宫内膜癌Ⅲ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瘦素及IGFⅡ异常也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及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瘦素内膜淋巴结
瘦素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经腹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