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增厚老年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探究

2021-01-05熊宇李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分型内膜病理

熊宇,李艳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病理科,湖北 恩施 445000)

0 引言

对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日趋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子宫内膜增厚的出现频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有相关研究表明[1]。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在一定程度上与子宫内膜癌有所关联[2]。基于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老年女性患者子宫内膜增厚的相关病理知识,探索其临床表现、与病变的关系以及有效的诊断方式,我院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36例子宫内膜增厚老年患者为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将其中87例无症状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将129例有阴道出血症状患者设定为参考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研究组中患者的年龄最大者为78岁,平均年龄(66.3±3.9)岁,子宫内膜厚度从3mm到38mm,平均(21.4±10.3)mm,体质量指数从19.1 kg/m2到34.9 kg/m2,平均为(26.8±3.3)kg/m2;其中有35例患者为糖尿病患者。参考组中患者的年龄最大者为79岁,平均年龄(65.8±3.6)岁,子宫内膜厚度从2mm到34mm,平均(21.1±10.1)mm,体质量指数从19.4 kg/m2到34.2 kg/m2,平均为(26.1±3.6)kg/m2;其中有54例患者为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另外,将研究组患者,依据子宫内膜厚度为标准,分为A组(<5 mm)、B组(5-20 mm)、C组(20 mm)三个小组,三组患者的年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阴道超声检查。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厂商:Mindray;型号:DC-8)为患者实施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5.0-7.5 Mhz之间。患者在检查之前,必须要首选排空膀胱,然后以膀胱截石位接受检查。对阴道实施消毒作业以后,将探头置入患者引导内部,然后以横切面、纵切面等分别获取子宫图像,从而对患者的子宫各个位置实施全面的观察,并对子宫内膜厚度展开测量。

(2)诊断性刮宫术。以负压吸宫术获取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探后以20%甲醛对获得的组织予以固定后,完成石蜡切片的制作;将切片置于显微镜下,对其病理类型作出判断[3]。如果无法通过上述方法获得内膜组织,或者组织量不足,难以作出有效分型,则为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以完成病理分型。

(3)性激素水平检测[4]。以患者静脉血作为检查样本,通过离心之后得到血清,再通过放射免疫法,获取相应的性激素水平,主要观察和分析FSH(血清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技术)

1.3 观察指标。①就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展开对比;②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表现;③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④对比观察组中A/B/C小组的病理分型。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雌激素水平对比。从表1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FSH、E2、LH水平,分别为(3.51±0.97)U/L、(120.04±20.68)ng/L、(3.80±1.52)U/L;参考组患者的FSH、E2、LH水平,分别为(2.40±0.85)U/L、(87.52±12.43)ng/L、(2.29±1.06)U/L;研究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相对更高P<0.05,见表1。

表1 雌激素水平对比()

表1 雌激素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FSH(U/L) E2(ng/L) LH(U/L)研究组 87 3.51±0.97 120.04±20.68 3.80±1.52参考组 129 2.40±0.85 87.52±12.43 2.29±1.06 P - <0.05 <0.05 <0.05

2.2 超声表现对比。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子宫内膜均匀增厚,占比52.9%;最少的为团块回声、强度不均匀,占比19.5%。参考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团块回声、前度不均匀,占比50.4%,最少的表现为均匀真厚,占比20.0%。可见,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超声表现对比

2.3 病理分型比较。从下表2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仅有3例(3.4%)子宫内膜癌,中绝大部分均为良性病变,共有84例(96.6%),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单纯性增生是所占比重最高的两项。参考组患者中共有40例(27.1%)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该组中占比最高。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研究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显著偏低;但子宫内膜息肉、单纯性增生显著偏高P<0.05,见表3。

表3 病理分型比较

2.4 观察组内不同子宫内膜厚度患者的病理分型对比。从如表4中可以看出,A组患者中,中单纯性增生占比最高,共11例(47.8%);B组中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占比最高,同27例(60.0%)。C组中患者,复杂性增生占比最高;另外研究组中的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全部位于C组。三组患者的病理分型有显著差异,P<0.05。

表4 观察组内不同子宫内膜厚度患者的病理分型对比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每年增加20万该病症患者,而因为子宫内膜癌死亡的患者数量每年约有1万例左右,所以是一种对女性健康有非常严重威胁的疾病。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其卵巢功能会不断衰退,雌激素水平持续变低,绝经以后,则会由一薄层小腺体和致密间质细胞取代原本的子宫内膜功能层。但是一些女性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外周转化的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使其出现增生、增厚。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这是其典型症状之一,所以通过对子宫内膜增厚的深入检查,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子宫内膜增厚老年患者,是否出现了阴道流血症状,对于患者的病理类型可能有较大影响。无症状的研究组患者,与有症状的参考组患者,其雌激素水平、超声诊断表现、病理分型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别,这与相关研究的结论也是一致的[5]。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子宫内膜增厚老年患者,即使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也同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特别是随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越大,这种风险越大。因此临床上应当基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患者实施针对性针对性检查。

猜你喜欢

分型内膜病理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经腹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