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囊型颌骨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1-01-05李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颌骨开窗囊肿

李华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颌骨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常见的口腔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出现的局部炎症的疾病[1]。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面部畸形,神经损伤等[2]。颌骨囊肿常见的为单囊型,对于其治疗临床多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本研究探讨在治疗单囊型颌骨囊肿时使用开窗引流的效果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时间内,收集30例单囊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5例一组,研究组患者年龄8-45岁,平均(29.65±7.63)岁,女9例,男6例,病程6-20个月,平均(13.62±2.57)个月,8例上颌骨,7例下颌骨;对照组患者年龄8-45岁,平均(28.94±7.54)岁,10例女性,5例男性,病程6-20个月,平均(14.05±2.78)个月,10例上颌骨,5例下颌骨。两组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性别、囊肿位置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患者均已签署知情书,并且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准许。纳入标准:经过X线、穿刺、活体组织学等检查,符合颌骨囊肿的诊断标准,并符合单囊型,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多囊型颌骨囊肿,其它类型颌骨囊肿,恶性肿瘤,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研究,造血凝血功能障碍。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为刮治术:对患者进行麻醉后,进行常规的消毒,根据影像学定位颌骨囊肿的部位,并进行切口,翻瓣开窗将囊肿暴露出来,并且刮除囊肿部分,切除累及牙根,角化囊肿。用石碳酸进行浇浊,将纱布塞到颌骨囊腔内,在下鼻道进行打孔引流,术后更换纱布,到骨腔愈合。研究组为开窗引流治疗:对患者进

1 资料与方法

行麻醉后,进行常规的消毒,在囊肿的最膨隆处以及薄弱处,进行3.0 cm切口,切口要平行牙槽骨,依次将骨膜及以下组织切开,将囊肿囊腔1.0-2.0 cm进行暴露,吸出囊肿,并切除部分组织送检,确定是否保留囊腔内的牙齿,囊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碘仿纱条进行填塞,并且引流,制作囊肿填塞塑料,卡在邻牙,覆盖创口,并定期对囊腔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囊肿消失,临床症状消失,神经未损伤,面部正常;改善:囊肿显著缩小,临床症状减轻,神经轻微损伤,面部正常;无效:囊肿未变化,临床症状未减轻,神经损伤,面部畸形)[3-5],术后并发症(疼痛麻木、伤口感染、伤口出血),手术、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试验结果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结果用()表示,t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86.67%比对照组53.33%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和复发率0%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两组住院、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研究组的住院、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表3 两组住院、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表3 两组住院、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组别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研究组 6.64±1.86 46.64±8.13 152.06±23.64对照组 10.56±2.07 59.48±10.06 184.49±30.62 t 5.4555 3.8447 3.2469 P 0.0000 0.0000 0.0030

3 讨论

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压力变大,肥胖、熬夜、作息不规律等原因使得口腔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颌骨囊肿就是常见的口腔外科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按照发病的原因主要分为牙源性和非牙源型两大类[6-8]。牙源性的有根尖囊肿、含牙囊肿、始基囊肿以及牙源性角化囊肿等;非牙源性的有球上颌囊肿、鼻唇囊肿、鼻腭囊肿、正中囊肿等[9-11]。颌骨囊肿也分为单囊型和多囊型,其中单囊型最为常见。对于单囊型颌骨囊肿临床多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刮治术是治疗颌骨囊肿最为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手术范围较大,去除的组织较大,容易发生病理骨折,且该方法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因此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且容易复发。本次研究中,使用开窗引流治疗,治疗效果提高86.67%,并发症6.67%和复发率0%都较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也缩短。这些结果与刘英的研究开窗引流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30.88±1.67)min,减少术中出血量(9.33±1.06)mL,降低并发症的结果一致。开窗引流主要是通过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局部打开囊壁,引出囊液,低了囊腔内的压力[12-13]。并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少、操作简单等特点,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能保留完整的颌骨,咀嚼功能不受到影响[14]。因此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且不会对神经和面部产生损伤。

综上所述,在治疗单囊型颌骨囊肿时使用开窗引流,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且不易复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颌骨开窗囊肿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