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的两种调控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疗效观察

2021-01-04卓礼浪明灿清义月娣郭金梅徐志伟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组间

卓礼浪 明灿清 义月娣 郭金梅 徐志伟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的两种调控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列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分别予以次日调整胰岛素剂量与即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对其临床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作出评估,并就评估结果作出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治療前组间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较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动态监测的实时血糖状况予以即时设定血糖餐前大剂量干预是一种有效、快速且安全的血糖控制方法,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血糖;调控方法;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受到国内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现象日渐加剧的影响,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其中以2型糖尿病患病群体居多[1]。患者主要有肥胖、多尿、多食、多饮、下肢溃疡、易疲劳及代谢紊乱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会诱发肾脏、眼部、血管、足部及神经系统的机体组织病变与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构成较大不良影响。当前糖尿病已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已成为临床不断探讨与关注的重点问题[2-3]。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临床当前通常以药物控制为主,常规方式主要为降血糖药物控制或注射胰岛素,而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方面,注射胰岛素则一直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皮下注射胰岛素主要分为胰岛素泵注射与传统的每日多次注射两种方式,而对于采取何种胰岛素泵调控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临床尚存在一定争议性[4-5]。鉴于上述内容,本文现展开以下研究,分析两种胰岛素调控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经本院接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纳入20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列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100例,本次研究均取得伦理委员会审核且同意[批号:2020年审(22)号],常规组选取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最低42岁,最高68岁,均值(53.42±5.48)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9年,均值(6.13±1.25)年,研究组选取患者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最低41岁,最高69岁,均值(53.38±6.51)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8年,均值(6.11±1.18)年,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完整且组间无显著差异,同时均全程参与本次研究并高度配合,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先拟定基础率与餐前大剂量,监测患者每日空腹与三餐后2h血糖、夜间0、3、5点血糖,次日依照前一天血糖状况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与餐前大剂量。

研究组:先拟定基础率,监测患者每日三餐前、三餐后2h血糖、夜间0、3点血糖法调控血糖,依照当日血糖即时设定餐前大剂量。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后统计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并作出对比。

(2)对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作出评估并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达,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实施t检验和X2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结果

2.1 组间对比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

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前组间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较低,P<0.05。详见表1:

2.2 组间对比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会使患者胰岛素功能受到严重损伤,且合并不同程度并发症,其治疗过程较为困难,为此如何选择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极为重要。当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采取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纠正其代谢紊乱及降低血糖浓度,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6-7]。

随着国内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长,需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之增多,胰岛素治疗为计数缺乏的一种替代治疗,最好可与自身分泌节律保持一致[8]。胰岛素泵的应用是目前胰岛

素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血糖波动。 且在延长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时间的同时良好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且使部分患者获得更长的缓解期[9]。本次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前组间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较低,且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应用胰岛素泵大剂量即时调整剂量在血糖达标时间及血糖波动方面较为良好,而大剂量即时设定餐前大剂量能随时对患者低血糖、高血糖情况进行处理,使血糖达标时间更短,且不会增加胰岛素风险,胰岛素泵能模拟机体胰岛的生理分泌节律,通过基础输注量24h不间断的向患者体内输注微量胰岛素,于进餐前再按需输注追加剂量的胰岛素,促使胰岛素浓度符合机体生理需求,且能依照患者个体差异与饮食需求,预先设置基础量的胰岛素与餐前的大剂量胰岛素,通过一定速度恒量通过皮下方式进入患者体内,通过按需发挥出全天血糖波动的效果,从而促使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10-11]。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即时调整剂量方法能使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安全高效,值得普及采纳。

参考文献:

[1]李霞,胡素琴,翁志強,等.三种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对血糖治疗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J].药学服务与研究,2021,21(1):41-44,51.

[2]徐建宾,申晶,菅小红,等.胰岛素泵对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 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9):1103-1106.

[3]李硕良,冯秀娟,何华平,等.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4):487-490.

[4]陈凯庭,安艳荣,董学勤,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5):945-948.

[5]井庆平,孙爱东,李媛,等.血糖日平均危险范围指数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改善的影响[J].山东医药,2021,61(22):63-65.

[6]季淑,张爱枝,闫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辅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68-70.

[7]湛文世,王龙,凌小元,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1,49(4):427-430.

[8]魏伊函,权莉,阿布力克木·吐尔地,等.不同C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基础-餐前剂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10):743-746.

[9]王炜炜.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3):335-337.

[10]李会娟,田田.瞬感血糖仪与胰岛素泵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2):109-112.

[11]徐敏.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52-54.

课题名称:2015年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书

课题编号:201502036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组间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及质量改进
ATP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