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之临床运用思路

2021-01-04陈亚军刘爱平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长夏灵枢脉象

陈亚军,刘爱平

(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广东 中山 528415)

《灵枢经》[1]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它与《素问》[2]共同构成中医经典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该书创立的针法原理指导着针灸学的发展。《灵枢经·九针十二原》[1],作为《灵枢经》首篇,是针灸纲领性的文献,其提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这一要领,为针灸重要的指导原则,被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现今仍有一些针灸医家忽视脉诊这一必要步骤,现就《黄帝内经》内容,及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对“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加以阐释。

1 何以知病之所在

《素问·三部九候论》[2]云:“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通过三部九候诊脉法,发现某一部脉象与整体脉象不同之处即是疾病之所在。相同道理,采用独取寸口诊脉法,亦能诊断脏腑经络之病症所在。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右寸脉对应肺与大肠、右关对应脾与胃、右尺对应心包与三焦、左寸对应心与小肠、左关对应肝与胆、左尺对应肾与膀胱。

在寸关尺三部诊脉,如发现某一部脉象或者某几部脉象独小、独大、独急、独迟等即是疾病之所在,还需进一步分析判断病在脏、在腑。首先在症状表现上,病在腑,当下患者为阳病,症状像火,整体为实证;病在脏,当下患者为阴病,症状像水,整体为虚证;或者诊患者整体的寸口脉,除了一部异常脉之外,其他脉搏动有力为病在腑,其他脉搏动无力为病在脏[3]。所以通过寸口诊脉法能诊出疾病在何脏何腑,如脉诊左寸脉独弱小,则病变脏腑在心与小肠,此时整体脉象有力则在小肠,无力则在心,余脉象依次类推。如诊的疾病在心,则可针刺心经以治疗心病,但又应该如何选取心经穴位呢?

2 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1]篇记载“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奈何?岐伯曰: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该篇作者提出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的四季与五输的对应关系,而在此处的四季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描述人体当下的状态,而我们又可以通过患者的整体脉象判断当下所处的状态。

在《素问·玉机真脏论》[2]中作者提到“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素问·平人气象论》[2]载:“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钩曰平”“长夏胃微耎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1]载:“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也;黑者,其脉石也”,从以上三篇文章可以得知春脉应弦、夏脉应钩、长夏应代、秋脉应毛、冬脉应石,而且脉象应柔和有力、从容和缓,如脉力过强或过弱皆为病脉。《素问·玉机真脏论》[2]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春对应五脏为肝,属东方之木,在这个季节里世间万物开始生长,因此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名为弦脉,如果脉气太强或者太弱则是病脉,“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其余四脏脉气太强或者太弱亦会出现相同病脉。所以当病人整体为弦脉时则当下人体状态处于春季,可以针刺荥穴;当病人整体脉象如钩时,则当下人体状态处于夏季,可以针刺输穴,其他依次类推。

根据诊脉发现某一部或者几部独小、独大等脉象判断出病变所在的脏腑,然后据整体脉象的弦、钩、代、毛、石的属性决定针刺的选穴,那又该如何决定针刺的补泻呢?

3 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1]载:“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据色脉定病变脏腑,然后依整体脉象来决定针刺补泻。“病之六变,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整体脉象偏急则说明人体阳虚有寒,此时针刺应补法深刺而久留针;整体脉象偏缓则说明人体有热,针刺应泻法浅刺而不留针,正如《灵枢经·九针十二原》[1]所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整体脉象偏大则说明人体多气少血,针刺则微泻其气,无出其血;整体脉象偏滑则说明人体阳气盛,微有热,针刺则浅刺而不留针,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整体脉象偏涩则说明人体多血少气,微有寒,针刺则补法而久留针,出针按压其针孔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整体脉象偏小则说明人体阴阳气血俱不足,此时则不适合针刺,应调以甘药补益气血,如《灵枢·终始》[1]所云:“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4 针刺补泻与留针时长

针刺补泻手法对于针刺效果非常重要,《灵枢·小针解》[1]曰:“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实则泻、虚则补,如补泻反则会导致加重病情,“补泻反,则病益笃”“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慑辟,皮肤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以上皆为不懂针刺补泻之危害。“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此为迎随补泻与徐疾补泻。针刺的深度亦会影响补泻效果,《灵枢·终始》[1]云:“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实证用泻法则深刺,虚证用补法则浅刺,针刺深浅不得其术均会导致不良后果,如《素问·刺要论》[2]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关于针刺留针时间,《灵枢经》亦有详细的记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刺留针时间关键在气至与否,即脉象是否“补则实、泻则虚”来决定,留针时间过长或者过短会引起相应的临床危害,如《灵枢·九针十二原》[1]与《灵枢·寒热病》[1]皆提到“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5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按以上方法取穴针刺,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气至”,“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如能做到气至,则针刺治疗疾病就像风吹云散,晴空万里一样豁达。“气至”绝不是现在人们所理解的得气,而是如《灵枢·终始》[1]所记载的“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所谓“气至”是指脉象的改变,“满则泄之”者需脉形、脉力由强到弱发生改变;“虚则实之”者则脉象变得有力、有根、有胃气,“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那如何才能做到“补则实、泻则虚”呢?关键在诊脉,根据脉象选穴、选补泻手法、决定留针时间,以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6 结 语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作者在针灸过程中非常重视脉诊,许多篇章内容皆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具体体现与阐释。在具体临床中首先我们通过诊某一部脉象或者某几部脉象独小、独大、独急、独迟等判断病变脏腑;然后依据整体脉象的弦、钩、代、毛、石的属性决定针刺的选穴;接着据脉象缓、急、小、大、滑、涩属性决定针刺补泻;最后据“气至”与否判断临床疗效,如此针刺,则可“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也许笔者有些观点偏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针灸前辈及同道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长夏灵枢脉象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长夏宜养脾
中医脉诊学习之感悟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