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木搭建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促进作用

2021-01-04吴潇萍王碧涵周桂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吴潇萍 王碧涵 周桂龙

摘要:“积木游戏”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孩子在扮演游戏当中合作搭建积木的方式来强化社交能力的过程,这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除了能够让他们形成较好的社交能力之外,还能够令康复训练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本文就将结合“积木游戏”对于自闭儿童的康复训练积极性进行阐述,期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积木游戏;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积木是训练过程中常使用的教具,也是最常见的玩具之一。在玩积木的过程中,儿童能习得很多技能:手眼协调能力、模仿与创造、空间认知能力等等。美国神经心理学家Le Goff一次不经意把乐高带到了自闭症孩子的面前,他们被奇妙的乐高积木所吸引,进而形成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积木模型。显然,积木游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是有非常积极的效果的。

一、刻板兴趣是自闭儿童康复训练前提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与自闭症相关的遗传变异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积极选择,因为这些变异也有助于增强人的认知能力。

积木搭建游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干預载体就是积木游戏用的积木(一般是“乐高”或者与之相似的塑料或木质玩具),这种积木通常形状并不复杂,但是基础形状十分丰富,而且大多色彩缤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并借助其“刻板兴趣”带来学习社交技能的内在驱动力。在几名自闭症儿童聚集于一起的时候,差别于外在性、暂时性的其他奖励,积木搭建游戏往往能够创建孩子的兴趣关注点,进而为后期的社会互动和主动合作创造机会。

如何利用这种“刻板兴趣”,一般可以结合自闭孩子的年龄特征展开,例如,针对2~4岁的自闭儿童,这段年龄的儿童一般具备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可以采取:一为“组成形象”,训练人员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形状、颜色,摆出一些小动物、水果的形象,并指引自闭儿童模仿,再过渡到自己摆放;二为“分类摆放”,分类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耐心地陪伴自闭症儿童练习;三为“搭高”,将积木堆高、更高,训练方位意识和抓握能力等等。这些康复训练也是强化自闭儿童社交训练效果和性格培养效果的关键前提。

二、社交氛围是自闭儿童社交迁移推力

因为自闭儿童在搭建积木的能力上要稍微低于同龄的健康儿童,根据实践观察也可以发现他们的搭建方式也和同龄健康儿童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自由搭建的过程中,其很难顺利地模仿训练人员的行为,一般会选择单调、向上(或者向两侧)的有序延伸搭建,有明显的刻板行为特征。不过,很多自闭儿童都是喜欢这种积木游戏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系统化能力比较强,和认知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整体来说,若干自闭儿童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有序的积木搭建能够获得一些自然的发展,构建社交环境,如果能够妥善利用起来,势必能够促进自闭儿童的社交行为迁移和有效泛化。

针对这一点,Le Goff曾经进行过相关研究,其研究报告证明,在对两名自闭症儿童实施乐高积木搭建游戏后,他们不仅社交能力得以提升,还开始在集体治疗活动之外进行主动聚集;孩子们会尝试主动拉上他的“同伴”去训练室中摆弄积木,与“同伴”的玩耍和互动也更加频繁。

“乐高积木”在世界上有被称作是“魔术塑料积木”的称呼,其在健康的普通儿童甚至是成年人群体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受众,它可以帮助玩家锻炼思维和动手能力,有无穷的创造性,而且因为其本身的合作性要求,能够构建出一个非常自然的社交环境,这也有改善自闭儿童社交能力的作用,因为本身的系统性和可预测特征,符合自闭儿童系统化认知的思维特征。而“乐高治疗”也是被公认的一种借助乐高积木作为主要载体形成的积极干预措施,借助内部依赖性,训练人员能够指引自闭儿童之间的密切沟通和积极交流,帮助他们关注相同的目标,并在合作中尝试实现目标。整个过程当中,训练人员除了必要引导和安全保护之外,并不会给孩子们处理任何社交问题或者社交矛盾,无论是挫折或者冲突,都必须要自闭儿童自行沟通和交流来处理,能够较好地提升社交能力。

三、友情概念是自闭儿童恢复自我条件

基本上所有的自闭儿童在共情能力上都比较弱,造成他们在和同伴进行互动或者其他社交沟通的时候很难理解对方需求,自己的需求也比较难表达出来。他们对于“友情”的概念也并不清晰,严重约束和同伴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加重了这种难以交流的问题。积木搭建游戏当中所组建的小组,可以协助自闭儿童建立起“同伴”,甚至是“友情”的基本认知。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大约有35%左右的高功能性自闭儿童觉得“友情”就是指在一起玩的人;有9%的自闭儿童则认为能够交流和帮助彼此的人就是“友情(朋友)”;除此之外,大多数自闭儿童都不能正确认知友情的概念,也很难描述“朋友”是什么样的关系,自然也并不会有朋友,积木搭建游戏就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一起玩和互相帮助的环境,创造互动、合作的条件,在共同游戏中,自闭儿童能够逐渐形成对于“友情”和“朋友”的认知概念,这种概念会帮助他们逐渐恢复自我,并回归到正常的状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一般在孩子3岁以前发病,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发育性障碍疾病。既然这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的疾病,那么在孩子发育早期是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蛛丝马迹发现问题的。尽早的去发现和诊断自闭症,对自闭症的治疗和康复有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积木游戏治疗能提升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体现了积木游戏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优越性。通过系统化的积木游戏互动可以促使自闭症孩子积极与同伴互动。由此可见,积木搭建游戏为自闭症孩子学习社交技能提供了内在驱动力,这正是积木搭建游戏的奥妙之处。

参考文献:

[1]侯英俊.关注幼儿健康,自闭症离我们并不遥远——自闭症儿童观察记录[J].好家长:创新教育,2017(12):1.

[2]杨琼,吴念阳.3-6岁儿童积木建构游戏发展水平[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08):6.

[3]宋璐伶,曹漱芹.积木游戏治疗提升高功能自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成效及有效要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8(09):8.

[4]房芸吉.乐高积木搭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J].知识文库,2018(20):1.

江西省信息技术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教育类机器人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探索与实践---以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课题号:2021-X-1-5625。

猜你喜欢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分析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社会化问题研究
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