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优化策略探究
2021-01-03杨顺玉
杨顺玉
摘要:情感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教学,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个性品质,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处理事情。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情感教育;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引言
小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理解过程中往往以感性认识为主,教师必须充分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兼顾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类学科,在知识体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优化课堂教学,能够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效果,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内涵价值,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学水平。
一、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的积极价值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三观还未形成,所以这一时期的情感教育对小学生而言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其决定了小学生未来会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认知观念。教师通过小学教材上的一些文章,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对社会、对世界产生感情色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能夠使小学生和课文中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去体会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人生。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是非观,让学生辨别清楚是非善恶,促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优化策略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编写的文章,内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文章的情感因素,有效分析文章在表达过程中的情感内涵,充分凸显出语文教材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价值。小学生尤其对一些历史性和故事性的文章情有独钟,非常乐于对这些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探索,教师要筛选一些具有情感内涵的语文文章来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情感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这些文章当中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狼牙山五壮士最后跳涯的心理活动,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革命烈士为了战争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今日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要忘记革命烈士为今日所做出的贡献,更要发奋图强,学习更多的知识来促进祖国强大,使国家再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利用自身的能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对文章思想的思考,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效渗透了情感教育。
(二)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情感
设计情境,指的就是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氛围。用更加形象与优美的语言,来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或是通过实际形象的画面、实物以及电脑图像这些教学媒体,把学生导入到将要学习的情境当中,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当然,设计情境的方式并不少,像是,物体演示、角色扮演以及话剧表演和语言描述这些都是感受情境的有效方式。老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假如可以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作品当中的境界,指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其能够陶醉其中,就势必会有“耳目一新”的美感,进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比如,在《灯光》一课中,有的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照亮了那本书,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有的同学总结了三次“多好啊”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多好啊”是“果”,第二个、第三个“多好啊”是“因”。有的重新回顾生活中的璀璨灯光,由直观可感的“灯光”升华到象征着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联想到诸多英雄人物,深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由课内走向课外,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引导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有很多的课程都具备课外实践活动环节,因此,为了更好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在进行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善情感教育。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桥》一课,当群众在老汉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过桥时,老汉却突然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愤怒地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而当桥上只剩下他和小伙子时,老汉却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桥,让他先走。聚焦这一“揪”一“推”的矛盾冲突,设置问题串:一是老汉为什么要“揪”?如果不“揪”会怎样?二是老汉为什么要“推”?这一“推”对老汉和小伙子意味着什么?三是这一“揪”一“推”矛盾动作,蕴含了老汉怎样的情感?基于前两个问题的学习,学生在第三个问题的探讨中,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后展开了思辨:师:同学们,这一“揪”一“推”的矛盾动作,蕴含了老汉怎样的情感?那个小组能说说你们的想法。生1:我们小组觉得这两个动作,好像有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老汉揪出小伙子是为了全村的村民着想,如果不揪出小伙子可能会引起混乱。生2:场面如果混乱,所有人的生命都无法保证。生3:我来接着补充,当桥上剩下小伙子和老汉时,后面老汉推小伙子,是因为小伙子是他的儿子,在生死关头,他把生存的机会给了儿子,他是爱儿子的。生4:我同意前面同学的发言,从“揪”这个动作,我们看出了老汉心里想着村民,从“推”这个动作看出老汉也爱他的儿子,这两个动作正是反映了老汉的品质,所以是不矛盾的。只有给学生充分交流的自由,才能很好地把学生的个性思维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因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培养千人一面的结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把握好教学情感,提高自身修养,使学生得到良好情感的渲染,能够使学生拉近和教师的关系,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价值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4):40-41.
[2]杨朝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1):146-147.
[3]魏季花.立足情感,深入语文世界——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情感教育[J].智力,2020(3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