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关于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2021-01-03沈炎芬许孟琴
沈炎芬 许孟琴
摘要:现今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数量需求更高,进而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初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要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渗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维与观点,进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现今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教学问题,教师对生命观念教学知识架构还不了解,笔者将对其详细分析,并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物实验教学;知识架构;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中学生的思维和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还不成熟,学生对生命的重要性没有概念和理解,遇到特殊的问题就会应用极端的方式处理。一方面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更无法保障我国未来的人才。对此,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在生物实验的教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意义,也让学生可以感受生命所带来的震撼,进而学生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二、 生命观念知识架构
生命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命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生命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观念,生命观念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以及物质与能量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开展生物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利用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并且利用实验课程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生物实验能够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从而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以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达到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 初中生物生命观念培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认知和体验统一化
从某个生物生命观点的角度进行分析,生命观念的渗透和教育是让学生了解世界生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生命观念是建立在生命科学的基础上所探索的结论,也是通过对生命的观察与描述而逐步形成的生命观念,更是生命世界中产生新的生命的价值观点,还是生物学科中的生命观念的核心内容。对此,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期间,应该让学生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并保证其二者的统一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讲解生命观念相关的生物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新生命的诞生,以及生命存在的现象,进而让学生将知识和理论相结合,形成完整、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人文性和科学性相融
从生物学家的探究角度进行分析,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有正确的生物观念,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保证知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相融。生命的产生是自然形成的,更是精神性的体现形式,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观念的相关知识内容,更要在学习中了解人文知识,并从人文性的生命教育中感受生命的意義和价值。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学习拓展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确保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正确认知生命。
(三)要求统一和因材施教相融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开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对学生有统一的要求的同时,也要确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态度、性格等差异,进而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四、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培养生命观念的方法
(一)根据概念构建,构成生命观念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实例或者内容对生物概念进行构建与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更为实际地了解生物知识内容,也确保学生能够对生物生命观念有直观的了解。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将生物概念,以及生命的常用概念联系在一起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生物观念的思维水平,进而使学生能够转变自身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生物观念也得以逐步养成。
例如,在学习生物知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时,在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并仔细观察和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为学生列举实际案例,冬去春来花草枯萎、动物冬眠,冬去春来花草复苏、万物苏醒。生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极为奇妙,这样简短的几句话能够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奇妙,教师让学生探索其中两者之间的变化与改变的因素都有哪些。学生在探索中会更为自主,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生物的认知更为广泛,学生的生物观念也得以正确树立。
(二)基于教材,进行主题探索
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对学生应用硬性灌输的方法。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和思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可以具备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而也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观点。教师要基于教材制订学生喜欢的趣味性问题,利用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有更多的认识,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例如,在学习生物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保护生物的意义和价值。如若某些生物濒临灭种会对生态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生物保护的认知,学生的观点能够直观地表达出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提高,其思维也更为独立、成熟。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农田中会有蛇的存在,如若蛇没有了会发生什么?教师为学生绘画一个生物链,蛇吃田鼠,田鼠吃庄稼。蛇没有了生物的食物链断开,田鼠没有天敌之后会大量繁殖,庄稼就会减产。
(三)开展实践,感知心灵震撼
很多生物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会忽视课堂实践教学,其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同时学生也感受不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也毫无进展。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开展实践探讨课堂,教师为学生播放生物之间的互帮互助,也为学生播放生物链的层级。学生在学习观看的过程中对生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能够真实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对世界上的生命,以及生物存在的价值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生物知识《开花与结果》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植物从破土而出一直到开花结果最终枯萎的过程,其过程是植物的一生。但植物枯萎之后,其根茎也会滋养土壤长出更多的植物种类,植物的开花也会更为明艳娇嫩。这样的循环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是正确的生命观念。视频可以直观地震撼学生,學生会反思各类生命的一生,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四)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树立学生生命意识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究大自然中的生命体,并感受生命的伟大与宝贵,进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对生物有更多面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学习生物知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时,很多学生认为植物的生命不需要保护,但植被的存在更具有意义和价值。教师让学生对城市的植被,以及远离商业的田园植被进行对比分析,看看植被的存在对人们生活与生长的意义。让学生能够对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明确的了解和认知,确保学生也能够明确生命的意义。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讨,田园的植被可以建设更为良好的环境和空气,城市的植被可以净化汽车尾气,以及各种空气粉尘,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城市环境。
(五)以结构与功能观出发,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结构与功能观是现代生命学科的基本观点,其内涵就是通过结构之间的必然联系,提高生物的功能,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依靠一定的结构来完成。无论是生物当中的细胞还是生物系统,都是构成生物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通过结构与功能观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菌与真菌的分布》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如果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生物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细心观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观察是学生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程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物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学习印象。
(六)进化与适应观,帮助理解生物知识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整体。在生物和环境关系中,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偎的。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在不断的变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进化与适应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新的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例如,教师在讲解《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一门课程的时候,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引发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做出相应的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制订学习计划。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这样在实现学习计划的过程当中,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课程的趣味性。
五、 结语
在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并探索学习和思考。学生对生物生命的存在有一定的了解,随着探索和思考也会形成正确的生物观点,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学生也能够尊重、珍惜生命。
参考文献:
[1]曹家钧.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1):6.
[2]范朝宽.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旬,2019(4):228.
[3]许海燕.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的培养[J].文渊:小学版,2020(1):650-651.
[4]杨洪琴.初中生物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05-106.
[5]翁丽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师道·教研,2014(2):152.
作者简介:
沈炎芬,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
许孟琴,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
文章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优化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115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