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结合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措施探究
2021-01-03戴云玉
摘要:读写结合是将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实施,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掌握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技能。近年来,中国小学教育更为提倡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扎实推进读写结合的课堂构建形式,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充分发挥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便需侧重研究能够产生最优效果的读写结合形式,从而实现预期的素质教育效果。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读写结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文章分析读写结合的意义与实践教学措施,希望能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意义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情绪方面的稳定性较差,如果长期无法良好控制情绪,便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规划教学活动时,便需侧重从阅读的角度着手,在引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技能,同时还可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
让学生高效开展阅读活动是辅助学生增加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让学生在了解文字意义的同时拓展学科视野,持续提高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阅读活动时,便可从写作练习着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形成个性化的思路,围绕写作主题完整表达信息。只有凸显写作练习的重要意义,才能让学生主动从阅读中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内化为个性化的技能,以此奠定扎实的写作基础。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重点积累学科基础知识,教师便需科学规划写作训练,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渠道,研究适合的读写结合方式,以此来发挥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
教师可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活动来积累与总结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也会出现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等情况。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期间,需重点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设置,主动学习行业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课堂,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关注。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讲,部分教师由于已经形成固定思维,因此在规划教学活动时,倾向于以固定的写作和阅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并未结合具体的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对学生提供的实践训练机会也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以单向信息传输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导致学生只能以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并未真正调动学科思维能力。也因此,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难以实现质的提高。
(二)阅读内容过于复杂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未发展成熟,加上并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因此在阅读和写作任务相对复杂时,学生便会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此外,小学生在理解和认知方面也未发展成熟,极大限制阅读能力的提高。尤其学生在选择阅读内容时,往往缺乏准确性,阅读内容与自身的理解能力不符,这便导致学生即便完成了文本的阅读,但对其内在的含义无法真正领会。然后,部分阅读文本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甚至有些阅读内容还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误导,更无法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为有效锻炼学生熟练运用写作技巧,优化写作的质量,部分教师便会为学生布置每天写日记的任务。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在观察和理解方面的能力不足,对生活中的事物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写作时也无法准确把握重点。同时,写日记的任务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对写作练习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反而不利。然后,部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便会借助网络等渠道抄袭他人的作品,这也无法达到锻炼写作能力的目的,還会对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措施
(一)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众所周知,只有不断拓展阅读范围,才能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提高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因此教师需鼓励学生尽量广泛阅读文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锻炼阅读技巧,在既定的时间内准确把握阅读内容中的重要信息,同时总结写作的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经验,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思路和素材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可通过阅读学会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问题,不断提高理解、分析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以此作为优化写作质量的基础。学生在形成一定水平的能力后,便可在写作时主动运用阅读期间积累的素材和经验,改善以往写作形式单一、素材单调等问题,全面提高文章的丰富性。
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教师可选择固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阅读渠道,在班级内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这样便可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自主获取学科知识。小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汉字储备和阅读技巧后,会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偏好,在选择阅读内容时,也倾向于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如小说、散文等经典作品。
若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郁的兴趣,教师便需使用高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改编的电影等视频,让学生通过观赏电影来产生阅读书籍的兴趣。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共同观看《哈利·波特》。在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后,教师便可向学生推荐原著书籍,并将书中的经典片段给学生讲解。这便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可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积累素材,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形成具有个性化和丰富性的文章。
(二)结合教材内容,强化仿写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应用频率较高,小学生也普遍使用上述电子产品来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课外读物的形式、风格日益丰富,这便导致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阅读课外读物,而对课内的教材内容缺乏兴趣。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属于部编教材,选取的文章均具有典型性,题材相对丰富,语言也较为生动,更能够迎合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精读教材中的文章,依据教材深化讲解知识信息,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写作、修辞等方法,并通过讨论解决难题。针对学生普遍存疑的部分,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搜索答案,如果学生无法自主解决,则可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问题。学生在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后,便可尝试仿写或续写教材的文章,进行创新化的写作,充分发挥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来创作文章,实现写作技能的提高。
如在完成《落花生》课文的阅读后,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教师便可让学生尝试仿写文章,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同时还可围绕花生的成长情况、果实等特征与其他植物,如苹果、桃子等进行对比。学生在自主观察后,便可结合自身的理解写出个性化的文章。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认识到务实的人生道理,实现写作能力和思想意识的双重提高。
(三)读写结合,提高综合能力
小学生初步尝试写作,教师可选择小部分内容组织学生练习写作。在学生高质量完成小段落的写作后,再行尝试整篇文章的写作练习。教师可通过开展阅读训练来推动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利用写作练习来反向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将读写训练结合实施,鼓励所有学生均能够自信地表达观点,形成个性化的思维和观点。在开展写作训练的初期,教师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目的,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写作练习中,最终实现预期的写作效果。如在学习《火烧云》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说出原因。部分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喜好择取不同的句子,并阐述出句子的优美之处。通过总结,学生便可掌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同时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高语言表述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鼓励学生自主造句。这样学生在写作相关的文章时,便会主动运用文章中或自己造的句子,不断提高写作的质量。
教师需在开展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不同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如教师可为学生提高分析和观察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自主分析其特征,运用文字进行表述。这样学生便可逐步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主动将上述能力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不断优化写作的效果,同时也会更加热爱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作为参与后续学习活动的动力。
(四)互相批改,教授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若想不断提升写作的质量,便需反复推敲文字,提高文字运用的准确性。高质量的文章并不是一次性便可完成的,需要反复研究使用文字的准确性,通过反复的诵读和研究来确认文字是否恰当。小学生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自主修改工作,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相互批改作文,通过学习他人的优势,客观发现不足来形成自我反思,掌握他人使用词句的方法,不断优化自身的写作效果。除了学生互批作文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写作方法,在学生参与读写训练期间,需让其掌握正确的写作思路,并将阅读文本中的素材合理应用到写作中,同时还需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等基础错误。尤其需提示学生准确把握写作的主题与要求,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写作,这样才不会出现跑题的情况,这也是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相互批改作文获得收获,教师便需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批改方法,让学生能够科学评价他人的文章,并从中获得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学科教师可将需要批改的文章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先阅读文章,在掌握大致的内容后,便可让学生先找出文章中出现的错别字,或者语法方面的问题,并对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性、逻輯性等进行分析。此后分析文章布局的合理性及句子的艺术性,主题是否偏离等。如果发现文章存在上述问题,便可指导学生进行批改,通过采取适合的修改技巧来提高文章的质量。让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技能,目的并不在于批改本身,而是让学生通过修改他人的文章来学习写作的知识与经验,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相互交流和批改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技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信心,让学生自主体验写作和修改文章的乐趣。学生会通过分析他人的文章来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写作弊端,从而明确后续改进的方向,主动调动自身的观察、表达和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来完成写作任务,不断提高文章表达的艺术性,以及思想的深刻性。
五、 结语
读写结合方法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该种方法能够充分凸显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关系。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章构思能力,提高写作的逻辑性,顺利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还未达到成熟的水平,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期间,便需先激发学生产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内部动力的促进下全身心地投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形成相应的学科素养,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训练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耀辉.读写结合,节节高升: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分析[J].才智,2020(11):111.
[2]杨天菊.读写结合促表达:浅议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
[3]姚强文.探究语文的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J].汉字文化,2019(22):105-106.
[4]高霞.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40.
作者简介:
戴云玉,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