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策略探究

2021-01-03戴欣漪

考试周刊 2021年93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小学语文策略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语文课堂有效地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认识,应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微课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微课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微课学习技巧,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微课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方法过程,要结合微课的教学特点与优势,全面地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创新微课教学方法应用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强语文实践能力。文章从多方面探索了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二、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相关概述

语文学科在整个小学教学体系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微课应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学科教师依据具体的小学内容,带领学生对知识的难点和核心部分进行梳理,并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形成短小、直观和精湛的视频形式。将微课视频引入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可辅助学生更为顺利地内化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应用微课手段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在导入、练习、复习等阶段,依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的微课内容,这样便可充分发挥出微课的应用性价值,让学生更为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在结合教材和相关的教育资源制作微课时,也可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将语文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融入其中,辅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这样学生便可在微课的启发下顺利掌握学科知识,同步提高学科素养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微课手段应用率较高,但教师在引入微课手段参与教学时,在引入和应用的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部分教师在使用微课手段参与教学时,由于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便会将网络的资源直接搬到课堂,并未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改进,这便会直接影响微课应用的效果。第二,部分教师仅将微课作为辅助性的工具,通过观看、浏览等方式呈现微课内容,对微课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性完成度不高,这便导致微课难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同时重难点知识也不够突出,严重降低了微课教学的实施效果,无法促进学生提高学科技能。

三、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感

教师使用微课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充分发挥该种手段的丰富性等特征,辅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此外,实施微课教学活动时,教师还需侧重引導学生更为重视对知识的把握,这样便可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顺利内化新知识。一般微课的时长为5~15分钟,通过微课手段完成教学活动,能够明显压缩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讨论、互动等。这样便可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深化理解知识,并发挥出核心作用。

(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微课的呈现形式较多,且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对广泛。教师可综合运用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呈现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持续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向学生呈现较为新颖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结合学生提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作视频内容,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感悟,体会到语文学科知识的乐趣。

(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微课参与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后,便可将微课应用在适当的环节,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可在课后与学生分享微课内容,这样学生便可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来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回顾掌握。该种教学模式不但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此间,学生可逐渐积累更多的学科知识,掌握语言规律,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 小学语文课堂微课设计的策略

(一)灵活设计,巧妙设计

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实践可知,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未发展到成熟水平,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效果不够理想。在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的难点和核心时,教师便可利用微课形式来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内化,高度集中注意力来理解知识,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顺利完成知识点的把握。如《詹天佑》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设计的不同线路特征。以往,教师对该部分知识的讲解较为生硬,学生理解的难度也较高。而教师利用微课形式便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视频形式来展示铁路的“人”字形线路,学生会看到火车行驶在铁轨上的动态画面,从而理解铁路设计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可通过微课手段来体现出设计的巧妙,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微课能够综合运用图文等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以相对轻松的方式理解学科知识,并主动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学科学习中来。

(二)智慧选材,自主探究

确定微课实施效果的因素不仅在于选题,同时选材也较为关键。微课教学手段的使用目的是引导学生锻炼并提高探究技能,以此来优化学科学习的效果。如在实施《晏子使楚》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该部分知识主要讲述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过程,体现出晏子本人的机智和勇敢。在开展该部分学习时,便会有学生提出下述问题:晏子受辱后为何不直接选择回国,出国的意义何在等。上述问题的价值较高,充分说明学生已经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此时,教师便可结合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制作微课内容。可通过评书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春秋末期的历史发展背景,以此说明晏子出使的政治意义,这样学生便可顺利解决上述问题。该篇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均较强,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技能,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选题,题小而精

选题可作为制作微课的初始环节,也是影响微课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选题科学、有效,便可为有效发挥微课的价值提供前提。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围绕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制作微课内容。教师可与学生结合句子含义进行讨论,此后学生得出结论,并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和效果。通过开展上述课程内容的研究,学生不但能够掌握作家写作所应用的技巧,同时还可准确掌握用词的方法,为其后续的自主写作也可提供技巧和经验方面的参考。

五、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需侧重研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方法,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若想推动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教师便需建立学生为核心的理念,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首先,教师需凸显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可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发挥自主能力内化知识。其次,通过创设情境来推动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熟悉和亲近感。学生可通过情境认识到学科知识的应用性价值和重要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学习的状态,主动参与到学科知识的内化中。

以微课手段参与的语文教学活动,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需发挥引导功能,这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课堂的核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微课的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多种生活中常见却不常尝试的元素,如影音资源等。如教师在开展《圆明园的毁灭》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便可在导入环节利用微课形式进行讲授。如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此后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观点。通过图形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呈现圆明园被毁的过程,这样便可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此时教师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便可顺利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情感。微课可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习的内容完成高度概括。

(二)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课形式也受到了更多师生的认可和青睐。为迎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教师可尝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科学使用微课,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主动将关注力应用到学科内容的探索中。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通过创新设计教學环节,科学应用信息化手段来呈现学科知识,辅助学生准确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推动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微课的操作和呈现形式更为简单,且理解难度不高,这便能够明显提高教学的实施效率,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在实施《一颗豆荚里的五粒豆》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先通过网络渠道搜集与豌豆相关的图片信息,并播放视频,将视频与课程内容穿插呈现,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呈现动画视频,并鼓励学生自主展示。这种融洽的教学氛围也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让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学科素养,在微课的引导下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内容。

(三)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在学习语文知识期间,如果遇到理解障碍,便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此,学科教材中便出现较为丰富的知识呈现形式,通过图片来配合文章内容,同时教师还可制作微课,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来促进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中,不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

如在讲解《繁星》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繁星景色的美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便可通过下述方式完成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让学生观看繁星,并配合相对轻柔的音乐。教师以舒缓的语言对繁星的景色进行描述与解说,如“哪一颗星没有光?”等。这样学生的多种感官均会受到刺激,仿佛自己便在繁星的景色中,完全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情感营造适合的氛围。教师在讲解学科知识时,还可倡导学生自主完成,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结合教学目标来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需熟练掌握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技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综合利用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六、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探索运用微课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的实践对策。新时期语文教师要全面地掌握微课教学方式,科学地应用到语文教学课堂,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进一步加强语文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彦林.有效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7):109-110+113.

[2]刘爱玲.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6):7-8.

[3]邓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J].才智,2020(17):129.

[4]崔艳芬.微课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103-104.

作者简介:

戴欣漪,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